|
羅振玉
http://hnbc.hpe.sh.cn/04/yuyanwenzixue/luozhenyu.jpg
羅振玉 (1866~1940) 中國古文字學家、 金石收藏家。字叔蘊,一字叔言, 號雪堂,浙江上虞人。清同治五年(1866)六月廿八日生 于小官吏家庭,16歲中秀才。光緒二十二年(1896)起,在 上海創辦學農社、東文學社,后在湖北等省任農務、教 育方面職務。光緒三十三年,到北京任學部咨議。辛亥 革命后,他自居遺民,策劃清廷復辟,并參預了成立偽滿 的活動。民國二十九年(1940)五月十四日卒于旅順。羅 振玉自青年時愛好金石考訂之學,生平著作130余種,刊 印書籍超過400種。對晚清以來發現的文物,如殷墟甲骨、 西陲簡牘、漢魏石經及清內閣大庫檔案等,他都作過搜集 和研究,有重要貢獻。
殷墟甲骨發現于光緒二十五年(1899),兩年后羅振 玉見到劉鶚所藏,建議劉氏將拓本編為《鐵云藏龜》印 行。隨后探明甲骨出土地點,在卜辭中發現商王名號,于 宣統二年(1910)作《殷商貞卜文字考》,同時將經古董 商搜集的甲骨選編為《殷虛書契前編》。次年,命弟振 常等到殷墟收購甲骨等古物。民國四年(1915),他又親 往殷墟調查。他有關甲骨的著作,還有《殷虛書契考釋》、 《殷虛書契菁華》、《鐵云藏龜之余》、《殷虛古器物 圖錄》、《殷虛書契待問編》、《殷虛書契后編》、《殷虛 書契續編》等多種。
關于青銅器,羅振玉編有《夢□草堂吉金圖》、《貞 松堂集古遺文》、《貞松堂吉金圖》等,而《三代吉金 文存》20卷,搜集拓本尤為齊備,是最重要的金文匯編。
此外,他與王國維合著的《流沙墜簡》,以及著錄敦 煌寫本的《鳴沙山石室秘錄》、 《敦煌石室遺書》、《鳴沙 石室佚書》正續編、《鳴沙石室古籍叢殘》、《敦煌零 拾》、《貞松堂西陲秘籍叢殘》等,也有較大的影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