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形象 中國精神”
中國藝術研究院名家系列展
陳忠康書法精品展24日在國家博物館展出
十年一劍,冠蓋京華。
一場沒有開幕式沒有鮮花的開幕式。
國家博物館。
人們蜂擁而來。
陳忠康書法精品展在這里展出。
陳忠康.jpg (64.74 KB, 下載次數: 34)
下載附件
2016-2-24 14:49 上傳
陳忠康
1968年出生于浙江永嘉。1991年畢業于浙江美術學院國畫系書法專業。曾工作于溫州博物館、溫州師范學院。2005年始在中央美術學院攻讀博士學位,2008年畢業獲博士學位。現工作于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書法院。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書協行書委員會委員。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碩士研究生導師。
書法在線 侯勇 三春之季,歲惟嘉時。2月24日上午,由中國藝術研究院主辦的“人民形象 中國精神”中國藝術研究院名家系列——陳忠康書法精品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王文章,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呂章申,中國書法家協會分黨組書記、副主席陳洪武,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呂品田、副院長牛根富等領導參觀了展覽。參加今天活動的還有中國書法家協會顧問王家新、胡抗美,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劉洪彪、秘書長鄭曉華,中央美術學院博士生導師邱振中,中國書法出版集團董事長李世俊,中國書法院院長管峻、副院長戴幼楠、楊濤等來自各界的藝術家以及眾多書法愛好者。
著名藝術家邱振中、陳洪武、胡抗美、劉洪彪、王家新、管峻、李勝洪、楊濤、曾翔、張羽翔、李相國、王登科、葉培貴、馬嘯、張公者、王民德、陳中浙、丘挺、陳海良、肖文飛、王厚祥、尹海龍、劉彥湖、陸明君、莫武、曾三凱、況尉、蔡大禮、洪厚甜等接受了各媒體的采訪,對陳忠康的藝術創作給與了高度評價。
作為在北京的個人首展,此次共展出陳忠康近期作品80余件,內容豐富,書體各異,無論蠅頭小楷還是檗窠大書,都能輕松駕馭,游刃有余,極盡其妙,每一件作品既不失古法,又極富新意,可謂精品迭出,異彩紛呈。最為可貴的是陳忠康在作品中傳達出的自然隨性的創作狀態,生活體驗與學術關注高度融合,在不經意間呈現出深厚的傳統功力,表現出漢字書寫的自然本真之美。本次展覽的另一個亮點是對材料的考究,許多作品都是用民國老紙創作的,雅意十足,古趣盎然,書法的文化意蘊由此得到延展。近年來陳忠康對書寫材料的收藏與研究,對其書法創作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材料研究始終是書畫藝術創作不可或缺的重要課題,但因許多現實因素,一直未能得到當代書法界的普遍關注,這于傳統書法的研究未免失于全面。陳忠康獨特的關注視角,一方面可以找回傳統文人的學術生活方式,另外也使書法創作與書寫材料的關系重新緊密起來,這對于當代書法創作無疑有著特別的啟示。
陳忠康以其不懈的努力與艱苦的探索,積累了豐富的創作經驗并逐漸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論闡釋體系,為當代書法帖學的深入及傳統書法創作開辟了一條獨特的道路。中央美術學院教授、著名書法理論家邱振中先生評其為 “當代書法創作中一個典型的個案”,并期望其“在中國書法史的序列里,再上幾個臺階。”這次展覽為我們展示了這種可能性。
中國藝術研究院作為這次展覽的主辦單位,近十余年來堅持“三位一體”的發展格局,在藝術創作領域取得顯著的發展成果,匯聚了一大批在國內具有代表性的優秀藝術家。他們技藝精湛、成就斐然,為我國當代文化藝術事業的發展作出了應有的貢獻,也為自身在藝術界贏得了杰出的地位。他們的藝術實踐和理論探索,體現了當代中國文化藝術應有的價值理念和藝術家應有的社會擔當。陳忠康無疑是這一戰略性人才規劃與具體工作中的重要成果之一。
此次展覽免費向大眾開放,為期十五天。展覽結束后,陳忠康將把部分精品無償捐贈給國家,充分體現了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家們的社會責任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