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沃興華談書法
7489611921.jpg (58.75 KB, 下載次數(shù): 30)
下載附件
2015-12-28 11:24 上傳
沃興華先生講座
(2011年)
6月9日上午,在沃興華老師授課結束時,我在班里做總結說:“沃老師是我非常崇敬的一位老師,每次接觸沃老師,我都感覺自己接受了一次思想上的洗禮,沃老師的人格魅力、藝術魅力深深感染著我,催我奮進”——這是我內心真實的感受。
沃老師去年九月份已經(jīng)給中國書法院第六屆學員上過一次課了,這次授課是在曾翔老師的提議和同學們的請求下增加的。沃老師平常惜時如金,極少外出講學、應酬,(前幾天,老家的一個朋友出數(shù)十萬托我請沃老師過去寫字,電話中沃老師說外出寫字太浪費時間,并且當場寫的作品質量不好保證,給推辭了。)這次能破例再次前來授課,對書法院學員的厚愛可見一斑!
授課雖只有短短幾天,但沃老師的敬業(yè)、樸實無華、平易近人、見解的高深、治學的嚴謹、創(chuàng)作的精彩絕倫再次打動了學員們,也點燃了大家學習的激情,留給了大家很多的感動……
與沃老師交談是讓人再高興不過的!每次交談,沃老師總是很直率的說出自己的意見、見解和想法,讓人受益多多。這次除了課堂上聽到沃老師所講的很多的新內容,私下交談時我也有很多收獲,特別是沃老師談起影響自己很深的簡短的兩句話,自己聽后也感覺將受益終生!沃老師還看了我整理編寫的書法教材,鼓勵我再補充完善一下,爭取出版,到時他來寫序,這真是對我莫大的鼓舞!興奮啊!
憑記憶錄沃老師談話于下:
書法界現(xiàn)在沒有真正的批評,大家都是互相吹捧,只有網(wǎng)絡上才有真實的意見,我愛關注網(wǎng)上對我的批評,雖然上面有很多罵我的。
帖的臨摹一般要講究精到,但碑的臨摹不能以精到作為像的標準,
我上研究生學的是古文字專業(yè),接觸了大量造型奇特的古文字,所以雖然現(xiàn)在很多人覺得我的書法怪,但我一點也沒覺得,我對漢字造型的處理還沒有古人奇特。
我在學習書法的道路上運氣很好,剛開始學書法時,手頭資料很少,只有一本字帖(顏真卿多寶塔?),恰好那個階段正是需要專一的時候,后來需要打開眼界、涉獵廣的時候手頭的資料也多了。中間上研究生、停止書法學習的那幾年,也恰好正是需要讀書的時候。
我與井上有一的大字最主要的區(qū)別還不是用筆上,而是造型上。井上有一還是寫“字”的感覺,我比較注重作品的形式構成。
作品賣不賣錢無所謂,我最關心的還是自己的字寫得好不好。
我最終還是要回到漢隸上,我很喜歡漢隸的寬博雄渾,其中透出的正大光明的氣象。古代書法家中顏真卿的字有正大光明的感覺。
漢隸看似簡單,但其實很難。寫那些規(guī)整的、波磔明顯的隸書很容易,大開通、楊淮表記、西狹頌就很難。
隸書不適合我現(xiàn)在的做法(強調對比),網(wǎng)上有人說得對,我現(xiàn)在就是在做加法,探索書法的各種可能,最近我還在加東西,又在嘗試書法風格與書寫內容的關系,可能年齡再大些我會做減法。
我的座右銘是兩句話,雖然字數(shù)不多,但影響了我一生:一是變成小孩,二是做費力事。圣經(jīng)上說,你們若不回轉,變成小孩子的樣式,斷不得進天國。只有把自己當成孩子,才能沒那么多顧忌,干自個感興趣的事,不計較、顧慮得失、成敗。做費力事就是不做輕松的、容易的事。
——轉載于“董瑋書法博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