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興華按:
張鵬先生和我曾經在網上打過一個筆仗,因為我不會打字,發言都要請人幫忙,很不方便,所以無法深入下去,對此我很遺憾。我覺得學術討論最后如果能夠統一意見當然好,如果不能,雙方通過平等的交流,各自把自己的觀點表述得更深入更完整,那也很好,我甚至認為比統一的還要好。后來在出版《論書法的形式構成》一書時,我又約他對那次筆仗稍微做了一些補充,附在書后發表了。
幾個月前,張鵬先生為《云南美術書法》雜志來做我的訪談,前幾天剛剛拿到樣書,我覺得其中有些內容可以用來回答當前書法界對丑書的批判:因此附上一些圖片,想在《中國書法在線》上發表。
謝謝張鵬先生,真希望書法界能夠多一些真誠的人和真誠的討論。
思接千載,書于當下
——沃興華先生訪談
時間:2015年6月
t012b80db911c8e5c76.jpg (36.01 KB, 下載次數: 19)
下載附件
2015-12-27 19:45 上傳
沃興華
復旦大學文博系教授、博導,曾任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上海市書法家協會秘書長,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書法院研究員,全國中青年書法展評委。
書法學習從顏真卿、米芾以及明末清初諸家入手,上溯漢魏六朝,借鑒明間書法及西方現代繪畫的表現方法,熔鑄陶冶,風格上強調對比關系,注重形式構成,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
1973年參加上海市書法展覽,以后歷年有作品參加上海市和全國的各種展覽,在書法研究方面出版的專著有《中國書法史》、《書法技法新論》、《書法創作論》、《從臨摹到創作》、《書法問題》、《民間書法藝術》、《書法構成研究》等三十余種,《金文大字典》(合著)曾獲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特等獎。
采訪及文字整理:張鵬(云南師范大學書法教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