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硯田寸耕”——徐圭遜作品展
10月24日在蘇州美術館舉行
展覽作品所得全部捐贈,為組織增光添彩
_DSC0071.jpg (218.49 KB, 下載次數: 37)
下載附件
2015-10-25 15:02 上傳
書法在線侯勇 10月24日,由民進中央、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中國文聯書法藝術中心、中國書法家協會中央國家機關分會聯合主辦的“硯田寸耕——徐圭遜作品展”在蘇州美術館開幕,展出著名書法藝術家徐圭遜先生的60余幅書法精品。
暨南大學藝術學院院長、著名表演藝術家張鐵林主持開幕式,民進中央常務副主席朱永新代表主辦單位致辭,徐圭遜先生的老師,著名書法家王鏞先生對徐圭遜先生業余學習書法所達到的專業書法水平做了精彩的致辭,徐圭遜先生現場向分別捐贈給民進中央開明慈善基金會和江蘇民進以及蘇州民進公益活動及蘇州教育慈善專項經費合計200萬元,回報民進及家鄉的支持。
全國政協副主席、民進中央常務副主席羅富和及來自北京、江蘇、其它地區、蘇州本地的書法家及社會各界人士等500余人參加了開幕式。
硯田寸耕,陶冶性靈
書法是千年以來中華民族生活方式的傳承,中國文化活著,書法才活著;藝術需要生活的提煉與感受,需要時代的感召與傳導。因此,書法不是單一的書齋藝術。
顏真卿的祭侄文稿,蘇東坡的寒食帖,都是將自己的哀樂熔鑄于書寫當中的,那才是有生命力的。雅集之余王羲之的蘭亭序,更是將當時的風景友情和自己的心情融為一體。書法作品也是文章的起草,寫到會心處,那才是心悟善書,筆歌墨舞,氣貫其中,一氣呵成。而現在的書家作品,很多是抄寫人家的文字,沒有自己的感情,也就難以達到心靈對話而筆下生輝。
所以,優秀的藝術家須堅守初心,堅守文化品格的精神世界。徐圭遜在談到這次書展起名為“硯田寸耕”,他說,所謂“寸耕”者,就是耕耘方寸之地;方寸雖小,仍能涵容日月星辰。所以,方寸之地足以陶冶心靈。唐代劉知幾說:“始知流俗之士,難與之言。凡有異同,蓄諸方寸。”北宋蘇東坡也有名句:“君家長松十畝陰,借我一庵聊洗心。我田方寸耕不盡,何用百頃糜千金?!?
展覽作品全部捐贈,為組織增光添彩
徐圭遜是民進中央開明畫院的執行院長,一般人更不會知道,他受了多少委屈,費了多少周折,花了多少精力。他個人出資在蘇州率先為會員建立了“民進之家”,會員們隔三差五到這里潑墨揮毫,品茗交流。他說,這是一個民進會員應該盡的義務,“為組織增光添彩”是作為一個會員的正道。此次展出的60件作品所得收入,分別捐贈給民進中央開明慈善基金會和江蘇民進以及蘇州民進公益活動及蘇州教育慈善專項經費。
據悉,此次將展覽此次展覽將持續至10月30日。展覽當天還可憑請柬領取《硯田寸耕——徐圭遜作品精裝集》(人民美術出版社)贈書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