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當代書法家的擔當就是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式,來作可以做、做得好、應該做的事。這和那種書齋營生、那種筆墨趣味、那種思古幽情,是一種對照,顯得更為開闊,更為鮮活,也更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
——鮑賢倫
書法家的擔當不是書齋營生,不是筆墨趣味,不是思古幽情
什么是書法家的擔當
鮑賢倫在筆道魚情——王似鋒書法展的發言
_DSC0017.jpg (235.04 KB, 下載次數: 28)
下載附件
2015-5-28 12:06 上傳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各位書法同道:
今天,浙江省書法家協會與湖州市委宣傳部一起在浙江美術館舉辦《筆道魚情——王似鋒書法展》。首先請允許我代表省書協向前來參加開幕式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各位同道表示誠摯的歡迎,對王似鋒書法展的開幕表示熱烈的祝賀。
王似鋒先生早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就已在浙江書壇嶄露頭角,2005年更在省第三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展上榮獲“陸維釗獎”,這在我省標志著“浙江標準”意義的最高獎項。事隔十年,似鋒再次與全省同道見面,不僅憑借蓬勃的創造力給我們展示了百來件風采卓然的五體創作,更讓我們看到了一位書法藝術家如何自覺沉潛于地域文化并從中攝取營養、豐富創作內涵和情思的生動景觀。
首先,似鋒是一位藝、學并重的書法家。從九十年代開始便屢有學術論文發表,《筆道略說》、《從實用書法走向藝術書法》等一批論文見解獨到,主編《二十世紀中國書畫藝壇——湖州十家》,副主編《中國書法全集-趙孟頫卷》、《中國書法全集-吳昌碩卷》等一批關于湖州歷史人物的著述,更讓他承接了故鄉先賢的文脈。他在書法上對正書下務最巨,點畫敦實而筆意活泛;行草則是他當家手段,寫來溫潤而有風神;近來轉向大草的實踐,下筆灑脫,搖曳多姿如云煙繚繞,折射出似鋒心性浪漫不群的一面;他篆隸也相應趨于草化,時出奇思,力求渾然意象。這一些多向度的實踐既表現出似鋒的藝術才華,也把映出他以他的“筆道觀”推進藝學融通、藝學互證的努力。
其次,似鋒更是一個接地氣,敢作為的書法家。近十年來,他將水鄉荻港作為生活基地,與荻港漁莊徐敏利董事長合作,書寫了一幕幕“魚文化”的精彩篇章:一年一度的魚文化節是千年魚文化的當下傳承,筆道藝術館、蠶桑絲綢館、漁鄉風俗館、百魚樂逍遙長廊等先后建成開放。水秀的風景、物產、民風、民俗融動了似鋒的藝術靈感,《荻港八景》、《天堂漁歌》等一批詩文被催生。偌大個漁莊,無處不是似鋒筆墨揮灑處。不僅有文人化的的書法聯匾,更精彩醒目的是粉墻上巨大的民俗樣式的“魚躍龍門”、“出入日利”一類作品,有民間趣味,也是現代圖式,非謹小慎微者所能為。
所以似鋒的沉潛水鄉,絕不是學古人的漁隱為寄。他是以魚文化為內容,以書法為載體,以民眾為對象,雅俗結合的踐行書之大道。這就是一個當代書法家的擔當。擔當不是別的,就是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式,來作可以做、做得好、應該做的事,似鋒這樣做了。這和那種書齋營生、那種筆墨趣味、那種思古幽情,是一種對照,顯得更為開闊,更為鮮活,也更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
借這個機會,我們再一次動員全省的書法家進一步學習、領會、貫徹習總書記在全國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深入生活、創作精品、服務人民大眾,為當代文化藝術事業的繁榮與發展作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再次感謝湖州市委市政府對書法事業的支持,感謝省政協領導對展覽的關心和過問、感謝劉正成老師、感謝支持書法事業的所有人。
祝展覽圓滿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