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艹人人摸97在线视频-久久综合色综合-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三级特黄床戏试看50分钟|www.feigov.com

中國書法在線

 找回密碼
注冊
查看: 3104|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個三:書法VS太極拳——藝術與藝術家的身份摭談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于 2015-3-9 14:51:41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書法VS太極拳
——藝術與藝術家的身份摭談

□個三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書協會員郁均劍在全國政協會議分組討論時有“把書法作為藝術形式,是對漢字的一種褻瀆”云云,一經《羊城晚報》報道,即遭到全國上下諸多書法家的言論圍剿,是意料之中之事。理由有三:一是郁均劍之言剝奪了當代書法家們的飯碗,書法都不是藝術了,那書法家們自然就沒有市場了;二是作為全國政協委員,其言論平臺具有巨大的影響力,萬一影響了書法家們的飯碗,那可事大了;三是郁均劍雖在歌唱界有聲名,但在書法界應是沒有多少根基與分量的,包括業界人脈與其自身的書法表現(或謂之成就)。如此,書法家們不批爾,批誰?!想當初,身在政、藝界高位、“要抓緊時間說真話”的吳冠中先生,發出國家應取消“官養”畫院、協會的言論,尚且遭到一大批利益集團中人的猛烈反擊,批個無厘頭的郁均劍,也就毫不足奇了。
瓦釜雷鳴中,筆者無意再增喧囂。然而書法是不是一種藝術形式,或者說是不是藝術,如何厘清對書法的一些認識,卻是可以進行一些探討的,也再度激發筆者的思考。
忽然想到太極拳,發現它與書法有著諸多的可比性,于是不妒妨將兩者拿到一起VS一番。

書法VS太極拳

一、兩者均是在中國傳統哲學基礎上所產生的具體的、經典的傳統文化表現形式。書法人謂之國粹,融合了傳統儒、道、釋等哲學思想。同樣,太極拳是首批列入國家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以中國傳統哲學為理論基礎,以太極、陰陽辯證理念為核心思想,結合易學的陰陽五行之變化的一種經典拳術,兩者均是傳統文化的經典表現形式。

二是兩者的外延皆很豐富,且極具相似性。書法以中國方塊文字作為表現的基礎,是中國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它牽涉到文字學、文學、韻律學、美學、歷史學等。太極拳亦是一項全面的系統工程,它涉及古典文學、物理學、養生學、醫學、武學、生理學、心理學、運動生物力學等,兩者皆體現藝者的宇宙觀、道德觀、人生觀等。

三是兩者均有各自的傳統套路、流派與理論成果。書法是將文字進行筆法、結構和章法的處理,使之成為富有美感的藝術作品,講究“用筆千古不易,結體因時相傳”,有基本的側、勒、努、趯、策、掠、啄、磔“永字八法”;太極拳亦然,它以肢體運動為基礎,通過對招式、意念的組織處理,使之成為一套獨特的傳統拳術,它亦講究基本的掤、捋、擠、按、采、挒、肘、靠八種勁。

在對從藝者的心理及相關要求上,兩者亦相近。蔡邕《筆論 》云:“書者,散也。欲書先散懷抱,任情恣性,然后書之;若迫于事,雖中山兔豪不能佳也。夫書,先默坐靜思,隨意所適,言不出口,氣不盈息,沉密神采,如對至尊,則無不善矣”。又其《九勢 》云:“夫書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陰陽生焉;陰陽既生,形勢出矣。藏頭護尾,力在字中……勢來不可止,勢去不可遏”;太極拳基于太極陰陽之理念,用意念統領全身,通過入靜放松、以意導氣、以氣催形,以形助氣,招招相連,連綿不斷……
書法有篆、隸、楷、行、草五體流傳有緒,又有各種流派相互融合,相互借鑒,也有各自的特點。太極拳亦有各種體式與楊式、武式、吳式、孫式、和式等流派,各流派既有傳承關系,相互融合,相互借鑒,也各有自己的特點。

在理論成果方面,書法有李斯的《用筆法》、崔瑗的《草書勢》、衛鑠的《筆陣圖》、王羲之的《題衛夫人筆陣圖后》、孫過庭的《書譜》、康有為的《廣藝舟雙楫》等,太極拳亦有陳長興的《太極拳十大要論》《太極拳用武要言》《太極拳戰斗篇》,陳照丕的《太極拳理論十三篇》、張三豐的《太極拳歌》、《學太極拳須斂神聚氣論》、王柏青的《太極丹功義詮》、王宗岳的《拳經》、武禹襄的《十三勢行功心解》等等。

書法與太極拳均有自己的要領與訣竅,如果不依存于這些基本的套路、流派與理論基礎,那兩者都失去了各自存在的基礎,這應是沒有異議的。

四是在對外文化交流上,兩者均作出了貢獻,且都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無疑,書法與太極拳(中國功夫),都是中國文化進行對外交流的大名片,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雖然書法曾影響了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周邊一些國家的文化,但在當下的語境中來說,中國功夫在對外交流上似乎走得更廣,已受到了世界各地人們的普遍推崇,逐漸成為連接不同種族、不同民族、不同語言、不同國家的文化紐帶。當然,書法作為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形式,具有獨特的識別性,也越來越被外界所重視,在對外傳播中起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五是兩者均講究在繼承的基礎進行發揚光大。

那么,兩者的也是有一些區別的。

一是產生的時間上有長短之別。當下,大多人認為書法起源于原始人的刻劃,至今已有幾千年歷史,而太極拳則自明代陳王廷(1600-1680)創立,至今只有近400年的歷史,但要追究到其創立太極拳的拳術基礎——自家拳,或者再往上溯,時間恐怕也是可以再往前推多少年也是不為過的。

二是表現形式與傳播上存在差別。書有痕,書法為空間藝術,有相對的跡化優勢,而太極拳是時間藝術,其演練只有要靠無法完全達意的圖繪,或現代影像來進行間接的跡化,兩者在傳播形態與途徑上是存在差別的。
三是功用有大小之別。書法可以修身,可以審美,且書法是以文字為基礎的,文字又有記載諸多文化、文明之功,這是非常了不起的貢獻,而太極拳的功用更多體現在健身與防衛方面。

對藝術與藝術家身份的思考

雖然太極拳與書法存在許多本質上的接近與相似,傳播也廣、影響也大,但在當下,不得不承認太極拳卻終不如書法這般“藝術”,習其拳者也不稱為“藝術家”。那么,什么是藝術?怎樣的人才是藝術家呢?

甲骨文“藝”是會意字,左上為“木”,表植物,右邊是人用雙手操作,《說文解字》解釋其本義為種植。種植需要技藝,由此衍生出“藝”之新義:才能。于是,有才藝者則被稱為“藝人”,各種技藝又被稱為“藝事”。古代西方人最初也同樣將藝術歸入一般技藝之中。西方學者對“art”(藝術)有“宇宙精神說”“主觀精神說”“模仿說“或“再現說”等種種學說。當下認為藝術是社會意識形態的一種,是人類實踐活動的一種形式,也是人類認識、把握世界的一種方式,主要是滿足人們多方面的審美需要。藝術家通過知覺、情感、理想、意念綜合心理活動,按照美的規律來塑造藝術形象,對現實生活和精神世界進行形象反映,將創造性與表現性結合起來,并使之成為客觀存在的審美對象。根據表現手段和方式的不同,藝術可分為表演藝術(音樂、舞蹈),造型藝術(繪畫、雕塑、建筑),語言藝術(文學),綜合藝術(戲劇、影視)。根據表演的時空性質,又可分為時間藝術(音樂),空間藝術(繪畫、雕塑、建筑),和時空并列藝術(文學、戲劇、影視)。 藝術區別于宗教、哲學、道德、科技等其他文化形態。藝術主要基本特征表現在形象性、審美性和情感性上。以此考察書法與太極拳,兩者均可稱為傳統藝術,這種身份的認同,不受時間、空間與功用等的影響。

對于藝術家身份的確認,筆者以為,應該在其藝術是否具有形象性、審美性、情感性的基礎上,再加上創造性來進行,如果是從事傳統藝術的,那么,還要加上傳承性。只有其藝術具備了傳承性、形象性、審美性、情感性、創造性,其人方可稱藝術家,而創造性是區別技人與藝術家的關鍵所在。陳王廷是太極拳的開創者,是藝術家,而后來承其衣缽而無創造者,只能稱技人,這道理,就如從前人那學得如何種植之藝者,只是技人的道理一樣,否則,遍地都是藝術家了。書法亦然,承前人衣缽而無創造者,不是藝術家,或者具體地說,不是書法家。

以之鏡鑒當代書壇,若何?

2015年3月7日于乾豐堂

(作者個三,本名李哲,書法篆刻家、文藝批評家)
2#
發表于 2015-3-9 15:17:56 | 只看該作者
拜讀了。寫的不錯。沒有提老魯,沒有提康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QQ|時事點擊|中國書法全集|小黑屋|松竹書院|養晦書塾|劉正興畫苑|藝術展廳|學術研究|收藏鑒賞|自治社區|休閑社區|Archiver|書法在線 ( 京ICP備17008781號

GMT+8, 2025-5-15 11:39 , Processed in 0.27458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