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艹人人摸97在线视频-久久综合色综合-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三级特黄床戏试看50分钟|www.feigov.com

中國書法在線

 找回密碼
注冊
查看: 4167|回復: 7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老外看中國:書法改變了中國歷史(華西都市都11.9)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于 2014-11-9 17:59:32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老外看中國:書法改變了中國歷史





華西都市報 11月9日報道 10月底,英國劍橋大學國王學院終身院士艾倫·麥克法蘭現身劍橋大學“康河計劃”四川大學工作站暨四川大學喜馬拉雅多媒體數據庫建設掛牌儀式,他把自己從事多年的研究項目“康河計劃—保護即將消失的世界”首次帶到了成都。
  在川大進行了一系列學術訪問之后,11月2日艾倫院士又拜會了著名藝術家、成都市美協主席劉正興,與他同行的還有著名書法家、國際書法家協會主席、《中國書法全集》主編劉正成和著名學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原南方科技大學校長朱清時,在劉正興的工作室里,這幾位東西方文化界的代表人物一邊品茗,一邊坐而論道,他們圍繞著中國書法的起源、東西方書法區別及審美差異、以及中英兩國的教育區別等話題進行了一次高端對話。



聊文化
徐志摩是一位天才詩人


  麥克法蘭教授說:“徐志摩是一位天才詩人,也是一位西方文化的先行者,”自從有了徐志摩詩碑,來劍橋大學國王學院參觀的中國游客陡增。
  艾倫·麥克法蘭現為劍橋大學社會人類學系教授,曾任系主任。他是英國科學院(British Academy)與歐洲科學院(Academia Europaea)院士、皇家人類學會(RAI)名譽副會長及皇家歷史學會研究員。1941年他出生于印度,在英國受的教育,先后在牛津大學、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倫敦大學東方和非洲研究學院學習歷史和人類學。麥克法蘭教授在喜馬拉雅山區(尼泊爾和阿薩姆)有30年的田野經驗,并研究英國和東方歷史。
  麥克法蘭教授著有關于英國、尼泊爾、日本及中國人類學及歷史研究專著20余部,如《玻璃的世界》、《都鐸和斯圖亞特王朝英國的巫術》、《英國個人主義的根源》、《資本主義文化》和《綠色的金子:茶葉帝國》等。其著作被翻譯成法文、德文、西班牙文、日文、韓文、中文等多種文字,在幾十個國家出版。11月2日下午四點,麥克法蘭教授和夫人一起來到了劉正興的繪畫工作室,已經在里等候的劉正成首先向其贈送了一個非常特殊的禮物,他專門在上海給麥克法蘭訂制的唐裝,麥克法蘭教授很高興,他立刻脫下自己戴的牛仔帽,換上這件合身而且樸素的玄色外套,給劉正成鞠躬以示感謝。
  劉正成和麥克法蘭于今年在劍橋大學相識,要說起兩人之所以成為好友,不得不感謝一位已故多年的先生——徐志摩。今年6月底起,劍橋大學國王學院舉行“徐志摩影像展”以紀念曾就讀于劍橋的著名中國詩人,而當時正好在劍橋訪問的劉正成參觀展覽時遇見麥克法蘭教授,兩人一聊天,發現彼此對詩歌、書法等很多文化領域都有著相近的審美,于是雙方就互相交換了各自出版的著作。艾倫·麥克法蘭一直致力于“康河計劃”項目的開展,從1970年開始,由他主導的在世界多個國家拍攝與收集的視頻與錄音超過1000個小時、照片超過10萬張,幾乎涵蓋了所有喜馬拉雅區域,而他認為劉正成作為優秀的藝術家,同時也研究中國古文字并且對考古學也頗為精通,于是他力邀劉正成以項目顧問的身份加盟“康河計劃”。
  值得一提的是,身為徐志摩校友的麥克法蘭不光對這位中國詩人推崇備至,他還是讓“徐志摩詩碑”屹立在劍橋的幕后功臣。劍橋大學國王學院于2008年在康河岸邊、石橋一側、垂柳之下,立了一塊來自北京的大理石。這是位于中國境外的第一塊紀念徐志摩的詩碑,在上面篆刻著徐志摩最知名的詩歌《再別康橋》中的兩句:“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
  當年正是在麥克法蘭的建議下,劍橋才決定給徐志摩立碑。麥克法蘭教授說:“徐志摩是一位天才詩人,也是一位西方文化的先行者,他把西方的文化帶到中國,促進了東西方文化交流,所以建議學校立碑,一來是紀念這位文化使者,二來希望能吸引更多的中國優秀學生,到劍橋來求學、深造。”自從有了徐志摩詩碑,來劍橋大學國王學院參觀的中國游客陡增。



聊藝術
中國書法融合書寫與繪畫



  麥克法蘭說:“要了解中國書法,僅看書法集是不夠的,要多組織中國書法家去西方辦展覽,而且還要邀請像您這樣優秀的書法專家在西方學校開設關于書法的講座或課程。”
  艾倫·麥克法蘭與劉正成、朱清時兩位中國學者坐在桌前進行前沿對話的時候,作為主人的劉正興在桌上擺放好了茶具、瓜子花生和水果,出人意料的是,竟然還有兩大瓶威士忌。
  劉正興笑著說:“麥克法蘭教授是從英國來的客人,這威士忌也是英國產的,這會讓他有回家的感覺。”麥克法蘭教授也很隨意,他可以一邊品茶,一邊喝威士忌,然后和劉正成、朱清時他們談笑風生,不過他喝威士忌的時候必須要在里面兌點清水,“直接喝太烈。”他笑著說。
  麥克法蘭和夫人對工作室里懸掛的劉正興油畫很感興趣,每幅作品都看得很仔細,這些色彩濃烈的風景畫大都是劉正興在藏區寫生采風歸來后完成的,麥克法蘭說:“這些繪畫和我們之前看到的中國風景太不一樣,非常雄偉壯觀。”他指著一幅近景是湖,遠景是延綿山脈的作品說:“這幅感覺很像蘇格蘭高地啊!”劉正興說:“今年5月我的確去過蘇格蘭的艾雷島寫生,那里的風景和藏區很相似。”麥克法蘭微笑點頭,“的確是這樣,不過蘇格蘭的海拔是沒法和西藏比的。”
  當天高端對話的參與者有兩位是藝術家,朱清時院士雖是科學家,但他對藝術也有著精到的認識,因此當天的聊天內容免不了從藝術開始。麥克法蘭很謙虛地說:“我不是藝術家,我對藝術認識得也不夠深入,中國的繪畫博大精深,我個人喜歡宋代的水墨畫,關于書法我略知一二,中國不乏擅長書法的人,我認為劉正成先生的書法就非常漂亮。中國的書法是非常獨特的藝術形式,因為融合了書寫和繪畫,因為漢字本來就屬于象形文字,很多字都是一幅獨立的畫面。”坐在他身邊的劉正成笑著說:“麥克法蘭先生對中國書法看得很準,也很敏感。”
  說起自己第一次真正意義接觸中國書法和漢字,并對其產生興趣,麥克法蘭坦言自己和夫人2003年去麗江旅游,有一次在參觀納西族博物館的時候,他被展覽的納西族東巴文書法給震撼了,這種非常原始的文字有獨特美感,而且還是兼備表意和表音成分的圖畫象形文字,作為人類學家的他認為很有研究價值,后來,他花了不少功夫去調查和了解中國書法與文字的起源與流派。
  基于麥克法蘭對中國書法的了解,劉正成向他發問:“西方觀眾如何能更好地欣賞中國書法?中國書法如何在國外得到更好地傳播?”麥克法蘭回答他:“要了解中國書法,僅看書法集是不夠的,要多組織中國書法家去西方辦展覽,而且還要邀請像您這樣優秀的書法專家在西方學校開設關于書法的講座或課程。”



聊教育
英國教育學院制和導師制有特點



  麥克法蘭說:“中國的傳統教育非常特殊,中國古代的教育系統里,書法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學生寫的字漂亮與否,甚至決定他能否有更好的前途,從這個角度講,書法改變了中國歷史的發展。”
  麥克法蘭教授透露道,以前英國學校要教英文書法,他自己11歲的時候就學過,“我們是用一種特殊的鋼筆來寫漂亮的書體,但是現在英國很多學校不會教學生們這個技能了。”劉正成接過這個話題說:“英國的傳統就是:你是什么層次的人,就應該寫什么樣的字,這其實和我們的觀念相通,中國講求字如其人,比如顏真卿人很正派,他的書法就寫得很方正,書法的審美其實包含了文化價值觀念。”
  作為人類學家的麥克法蘭進一步比較東西方書法的本質區別,“很久以前,西方人用骨針在羊皮上書寫,而那時中國人用毛筆在宣紙上書寫,骨針很硬,只能寫出生硬的線條,無法像毛筆那樣把字體寫出像繪畫一樣的效果。歐洲從中世紀開始普及印刷術后,書法的作用就更一步弱化,到了后期,專門學習西文書法的只是一些少數的特定人群,比如書記員之類的。”劉正成則說:“中國有6萬個字,英文只有26個字母,所以中國把字寫好的含義和西方把花體書寫好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從某種程度來看,書法是中國的文化圖騰。”
  教育學家朱清時則補充說,中國文字因表意的象形文字從實用引向書法,而表音文字則止步于書法。緊接著,劉正成又從蔡元培當年提倡“以美育代替宗教”的視覺,向麥克法蘭講到中國產生于原始宗教的文字,是中國傳統禮樂教化培養人的審美與修身的重要手段,他認為,其實現在很多西化的現代中國人也并不太容易理解書法的重要意義。
  自然而然的,大家聊天的內容便從書法轉到教育話題,麥克法蘭說:“中國的傳統教育非常特殊,中國古代的教育系統里,書法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學生寫的字漂亮與否,甚至決定他能否有更好的前途,從這個角度講,書法改變了中國歷史的發展。”
  麥克法蘭認為,英國的教育系統是為了給社會培養各個行業的優秀人才,他伸出自己的五個手指頭挨著舉例,“比如將軍、醫生、律師、商人、教師……”
  朱清時以前擔任南方科技大學校長時,是外界公認的中國高等教育改革先行者,麥克法蘭也和他探討了中英兩國高等教育的若干話題。
  朱清時笑著對他說:“其實我和劍橋大學還有很深淵源的呢。”原來1979年,朱清時作為改革開放后第一批出國留學人員中的一員,被派往美國留學,1989年他又領到劍橋大學皇家學院獎學金,然后在那里工作過一段時間。他說:“中國高校比西方更加行政化,而西方高校比中國更加學術化。” 華西都市報記者楊帆
2#
 樓主| 發表于 2014-11-9 18:01:15 | 只看該作者
11

8c0e8d778e24677a9b1cb8c5f3c844ac.jpg (65.32 KB, 下載次數: 26)

8c0e8d778e24677a9b1cb8c5f3c844ac.jpg
3#
 樓主| 發表于 2014-11-9 18:05:40 | 只看該作者
1

8e84e06237591e59110f8961678e3866.jpg (100.78 KB, 下載次數: 25)

8e84e06237591e59110f8961678e3866.jpg
4#
 樓主| 發表于 2014-11-9 18:07:18 | 只看該作者
11

a657cff9545033e8a256a392c05d5a95.jpg (64.11 KB, 下載次數: 25)

a657cff9545033e8a256a392c05d5a95.jpg
5#
 樓主| 發表于 2014-11-9 18:09:08 | 只看該作者
11

fad073d81f942243611c068f2cb865b9.jpg (42.71 KB, 下載次數: 27)

fad073d81f942243611c068f2cb865b9.jpg
6#
 樓主| 發表于 2014-11-9 18:10:52 | 只看該作者
老外看中國:書法改變了中國歷史

m_503acbe57630a87b78075e12e0c345fc.jpg (12.68 KB, 下載次數: 25)

m_503acbe57630a87b78075e12e0c345fc.jpg
7#
發表于 2014-11-17 09:12:17 | 只看該作者
獨立的畫面---啟發門外漢的我。
8#
發表于 2014-11-17 09:12:29 | 只看該作者
獨立的畫面---啟發門外漢的我。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QQ|時事點擊|中國書法全集|小黑屋|松竹書院|養晦書塾|劉正興畫苑|藝術展廳|學術研究|收藏鑒賞|自治社區|休閑社區|Archiver|書法在線 ( 京ICP備17008781號

GMT+8, 2025-5-14 21:02 , Processed in 0.32297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