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艹人人摸97在线视频-久久综合色综合-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三级特黄床戏试看50分钟|www.feigov.com

中國書法在線

 找回密碼
注冊
查看: 5270|回復: 15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徐自強先生去世,享年80歲。國際書協主席劉正成致唁電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于 2013-12-10 22:32:12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徐自強先生去世
(1933-2013)

國際書法家協會主席劉正成致唁電

我國杰出學者、金石學家、圖書館學家、古籍整理出版家、國家圖書館研究館員、考古學教授徐自強先生,因病于2013年12月9日16時零8分病逝,享年八十歲。

在山東出差的國際書法家協會主席劉正成先生第一時間特委托張永強先生轉發唁電,唁電稱
徐公乃當代文壇之耆宿,徐公一生為學的經歷,既值得國家表彰,又堪為后輩楷模。

徐自強先生千古!



徐自強(1933~2013)
1933年5月11日生于重慶市南川縣。1956年入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學習,1966年研究生學習畢業后,分配至北京圖書館(今中國國家圖書館)工作,歷任善本部主任、金石組組長、國圖古籍館常務副館長等職,曾任重慶龍骨坡巫山古人類研究所副所長、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理事等社會職務,參與組建并擔任敦煌吐魯番學會副秘書長,籌備世界上第一個集中收藏與提供閱覽的敦煌吐魯番學資料中心。




國際書法家協會唁電

永強先生轉致徐自強先生夫人:驚悉徐公自強先生仙逝,不勝悲痛之至!徐公乃我當代文壇之耆宿,其在我國古籍整理、圖書館學、金石碑帖學、書法史學、史前歷史學等各個學科的卓越成就與等身著述,他的逝世是我國文化界和學術界的一大損失!徐公一生為學的經歷,既值得國家表彰,又堪為后輩楷模。

在此,請允許我代表國際書法家協會并以我個人的名義,向徐自強先生的逝世表示深切悼念!并向徐師母及徐公親屬學生致以親切的慰問!

徐自強先生千古!

國際書法家協會主席
劉正成敬挽
2013年12月10日于山東





徐自強先生生平
(1933-2013)


我國杰出學者、金石學家、圖書館學家、古籍整理出版家、國家圖書館研究館員、考古學教授徐自強先生,因病于2013年12月9日16時零8分病逝,享年八十歲。

徐自強先生的辭世,是中國考古學界、圖書館學界的重大損失,是中國古代文化研究領域的重大損失。

徐自強先生,1933年5月11日生于重慶市南川縣。1956年入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學習,經1966年研究生學習畢業后,分配至北京圖書館(今中國國家圖書館)工作,歷任善本部主任、金石組組長、國圖古籍館常務副館長等職,曾任重慶龍骨坡巫山古人類研究所副所長、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理事等社會職務,參與組建并擔任敦煌吐魯番學會副秘書長,籌備世界上第一個集中收藏與提供閱覽的敦煌吐魯番學資料中心。

一、整理出版北圖資料,在諸多領域成績卓著

上世紀八十年代徐自強先生負責了國圖新館的建設工作。在繁忙的工作間暇,他撰述不止,先后編著有《中國石刻通論》(與吳夢麟合著)、《中國石刻與石窟》(與吳夢麟合著)、《北京圖書館藏中國歷代石刻拓本匯編》(101冊)、《敦煌大藏經》(63冊)、《齊白石手批師生印譜》等200多種,撰寫《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考》、《張建章墓志考》等重要學術論文百余篇,在古籍文獻整理出版、敦煌學、石刻學、房山石經和考古學領域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為學界所推崇。其中,徐先生帶領北京圖書館金石組編著的《北京圖書館藏中國歷代石刻拓本匯編》,從北圖金石組當時收藏的20多萬種古代拓片資料中,精選自戰國到民國時期的近兩萬種石刻拓片,其中絕大部分都是整張原貌,不少還是經鐵琴銅劍樓、飲冰室等名家鑒藏的珍本善本,裝成100巨冊,另編索引一冊。可謂卷帙浩繁,規模宏大,具有極強的資料性、學術性、藝術性和文物性,是研究中國古代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等不可缺少的寶貴資料,堪稱中國古代石刻資料研究的劃時代煌煌巨著,著名學者鄧廣銘譽為“石刻二十四史”,給予高度評價。

二、傾心“兩大題記”的研究,取得舉世矚目成果

徐自強先生自1967年剛剛參加工作后不久,即協助當時北圖金石部負責人曾毅公先生從事《房山石經》的整理工作,特別是對《房山石經題記》的匯編和整理研究。后曾先生故去,徐自強先生與金石組同仁一起,于1987年整理出版了第一部關于房山石經的文獻巨著《房山石經題記匯編》,由書目文獻出版社出版,該書自隋唐時期高僧靜琬倡導的《房山石經》雕造1300多年以來的15000多通經版的數千條題記,第一次編次匯集成書,輯錄出版,為學界提供了寶貴的研究資料,居功至偉。該書出版之后,迅速在國內外學界引起廣泛關注,目前日本高校已成立了專門的研究機構,進行《房山石經》的專題研究。

上世紀九十年代,徐自強先生又開始了對《敦煌莫高窟題記匯編》的整理工作,先后傾注了近三十年的心血,將四種代表性的敦煌莫高窟題記資料,即《伯希和敦煌石窟筆記》(1908)、史巖《敦煌石室畫象題識》(1945)、謝稚柳《敦煌遺書敘錄》(1996)、敦煌研究院《敦煌莫高窟供養人題記》(1986),按洞窟重新編次輯錄,并加以研究,重新編制了更加準確的、新的《諸家編號表》(包括各家各自為首的四種對照表),以供學界征引、研究。關于此書的編纂過程,在2013年8月在京舉行的“敦煌吐魯番學會成立3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上宣讀之后,受到與會國內外學者的好評,認為此書的出版,必將對敦煌學的研究和發展大有助益。遺憾的是《敦煌莫高窟題記匯編》三校出版在即,而徐先生溘然長逝,終未親眼看到此書梓行,實令人喟嘆!

三、發現二百萬年“巫山人”,改寫中華人類起源歷史

1995年,徐自強先生退休后,不顧年事已高,毅然回到故鄉四川,與中國社科院古人類與脊椎研究所專家一起,參與進行了對長江三峽龍骨坡地區舊石器時期考古發掘工作,經數年考古現場的艱辛發掘,發現了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200萬年前的“巫山人”遺址、遺物,并獲得國內外古人類研究機構和賈蘭坡等專家的認同,為探索中華人類的起源、論證中國是世界上人類起源的重要地區之一提供了寶貴的考古學實物支持。2012年,這一重大考古發現已寫入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編著的《簡明中國歷史讀本》中,為舉世所公認。

四、潛心研究華夏文明發展源流,寄托對祖國的美好祝愿

晚年的徐自強先生仍勤于耕耘,研究不止,他以平均每天8000字以上的速度,潛心撰述《中華遠古史概論》一書。該書規模宏大,立意深遠,全書書稿近300萬字,均以一絲不茍的楷書書寫于方格稿紙之上,收錄圖片近千張,以大量考古學、文獻學、地理學、人類學的新資料為基礎,對中國古史和考古學材料進行全新視角的分析研究,全面闡述了中華民族起源的偉大過程,謳歌了華夏民族的形成史、發展史,對偉大祖國的繁榮昌盛和發展富強充滿了祝福和祈愿!

徐先生還積極整理恩師著名學者郭寶鈞、閻文儒、向達、鄒衡諸先生的著作,撰寫傳記,出版發行。對后輩更是諄諄善誘,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幫助提攜不遺余力,使得一批有志于古代文化研究的青年學者受益匪淺,深深感受到徐先生的為人師表和博大胸懷。

徐自強先生住院期間,國家圖書館、敦煌研究院、故宮博物院、中國社科院等研究機構及其相關人員,徐先生的親朋好友等先后到醫院探望、慰問。徐先生去世后,著名書法家、學者劉正成先生第一個發唁電,致以深切慰問,隨后,中國書法在線,國際書協,中國書法全集編輯部對徐公的去世深表哀悼,中國書法在線網站在第一時間發布了悼念主題,在此,徐先生的家屬對此表示感謝,同時,對所有關心過、幫助過徐先生的單位、同事和親友,表示衷心的感謝!

徐自強先生敦厚淳樸、堅忍不拔的高風亮節,與金石而不朽!

徐自強先生嚴謹治學、自強不息的學者風范,同石經山而永在!!
徐自強先生千古!!!


撰稿:張永強
(作者為:西泠印社社員、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會員、《中國書法》雜志社編輯部副主任)
                       

2#
 樓主| 發表于 2013-12-10 23:06:47 | 只看該作者
2012年5月11日,徐自強先生攜夫人吳夢麟女士參加松竹講壇活動。

1205121311b2010decb040b1d9.jpg (210.31 KB, 下載次數: 8)

1205121311b2010decb040b1d9.jpg
3#
 樓主| 發表于 2013-12-10 23:07:58 | 只看該作者
徐自強先生參加松竹講壇活動

1205141328eb6b212d3e8157c3.jpg (103.84 KB, 下載次數: 7)

1205141328eb6b212d3e8157c3.jpg
4#
 樓主| 發表于 2013-12-10 23:10:23 | 只看該作者
徐自強先生在松竹講壇活動中發言。

希望我們的書法研究把角度拓得更寬一點

——談談我對〖松竹講壇•懷素《自敘帖》論爭〗講座的感受


徐自強




今天劉先生讓我有這個機會來松竹書院參加這個會,來學習,我很感謝,也很激動。尤其在這個會上,劉先生以那么隆重的方式給我過八十歲生日,我實在是不敢當,我現在向劉先生和大家表示真誠的感謝!

在這么多專家學者面前,我確實沒有條件、也沒有資格來說這個話,因為我既不是書法家,我也不是書法的研究者,我最多是個中國書法的業余愛好者。所以,我今天只能是作為一個業余愛好者參加這個會議后,說一點感想,更不能說是點評。

因為我在國家圖書館工作了30多年,主要是對金石組,善本部和國家古籍館的管理工作,在這個過程里面,雖然是以行政工作為主,但確確實實有機會看到了很多真本、好品,因為沒有那么多機會去研究你們的內容,像各位專家學者做得那么深那么透。但是看了總比不看好,所以在看的過程當中,我確實產生了對書法的感想,尤其在以后也不斷編了一些著作,我看到了17000多種拓片和照片,最后也出了一些文字說明,確實對中國書法產生了深刻的印象。

所以,我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說一點感想。我在過去的工作當中知道穆棣老師,也知道何傳馨老師寫了很多書,但確確實實沒有接觸過。所以,今天我是第一次當面聆聽穆老師的講解和說明,通過這個學習,我感到收獲很大,開闊眼界,提高認識。我的感覺,我不敢說穆老師的講解演講對故宮本的評價不能說完全百分之百的都正確,我不敢這么說。但是,我的印象里面,他用了非常獨特的視角和方法來發表了一家之言。這是一個新的方向。就像考古學一樣,有黃金考古、動物考古等等,我們還有碳元素的測定,通過碳元素的衰變等等,新科技、新技術加入考古里面,使考古工作大大進步。我們的書法鑒定,何先生他們引進了日本的技術,來堅定了我們今后研究的信心,使我們的研究工作更好的深入,做了很好的示范,這個意義是很大的,應該說是一個開放的新的領域。

我另外還有一個感覺,通過自己的業余愛好和30多年的學習,我感到我們書法界在研究上還有擴充的地方、還有擴充的領域。現在我們中國書法不下幾千件,有上萬件,加上兩位專家的工作,對各界的研究是很廣的,很深的,加上全國的研究也是很不錯了,甚至還上升到對時代的研究,唐代書法、宋代書法等都有很高的成果。但是從我一個愛好者的感覺,我總覺得還有一些問題沒有涉及,或者沒有很好的涉及。比如說在全國、全世界有六七十種人口,有上千種語言,但是為什么在咱們的語言當中,唯一只有一種語言形成了獨立的書法,那就是我們的漢字,以漢字為基礎,形成了完整的、系統的書法藝術。在其他的文字里面,我還沒有看見過,也沒有聽說過有這種獨立的書法藝術。

所以,我覺得我們漢字為基礎的這種書法藝術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現在我覺得也是唯一的。因為我們用的字是漢字,我們用的字是象形文字,跟他們的拼音文字不一樣,所以我們可以形成這種傳統。當然,我覺得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不是完全對?就是因為我們是象形的漢字系統就可以形成這種獨立的書法藝術嗎?也不一定,咱們國內象形文字的還有不少,比如東巴文、馬歇爾文等等,他們都是用象形文字,但是它沒有形成系統的完整的書法藝術,但是它也可以形成東巴文書法,過去還辦過展覽,我想這些問題是不是可以從更高的程度,從更綜合的角度、更開拓的角度研究一下,為什么在世界整個語言當中,只有漢字為基礎的能夠形成獨立的書法藝術,而這個書法藝術整個來講是一個系統,拿出一種也是一個系統。甲骨文、金文、刻本還有軟筆寫的,不管是篆書、隸書、楷書、草書,拿出一種來,大家都承認這種高明的藝術,而且是精品。

比如今天說的懷素草書,懷素是一個僧人,他的字屬于狂草,但是他們就承認他的作品就是一個很高的藝術,現在看來在全世界沒有不承認的。為什么呢?為什么能達到這個高度呢?我覺得應該值得好好的研究,希望我們專家學者從更綜合的角度、從更高的角度來做一些研究,寫出一些著作來。然后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再分類的從各個時代研究唐代書法、宋代書法、漢代書法,還要從刻本書法,甲骨文是寫的,青銅器也是刻的,碑刻更是以刻為主,當然也有寫的,木板書也是刻的,最后形成的工具都是刻的。這種刻本所形成的書法藝術到底它有沒有特點?是什么特點?是什么風格?這種刻本的書法藝術跟我們用軟筆寫的書法藝術,現在我們研究的好多都是軟筆寫的,軟筆寫的很早,在陶氏文化里面已經有軟筆寫的字了。在春秋戰國里面也有軟筆寫的字了,我們現在研究的都是軟筆寫的多,不管唐代、宋代等等,都是毛筆等軟筆寫的,這方面研究的比較多。  

這些都是我的想法,我們的書法研究能否從個案的研究、限定、分析和考證,把角度拓得更寬一點,從時代、從整個綜合的方面做研究,是不是能把我們書法的按照提高到一個更高的水平,更高的程度。

12051414194d1e9acb670a1dcd.jpg (106.6 KB, 下載次數: 5)

12051414194d1e9acb670a1dcd.jpg
5#
 樓主| 發表于 2013-12-12 10:41:55 | 只看該作者
徐自強先生 在北京云居寺石經山 千年古道  2011年

徐自強先生 在北京云居寺石經山 千年古道 2011年.JPG (1.25 MB, 下載次數: 8)

徐自強先生 在北京云居寺石經山 千年古道  2011年.JPG
6#
 樓主| 發表于 2013-12-12 10:43:53 | 只看該作者
徐自強先生

徐自強先生(1933.5.11-2013.12.9).jpg (120.39 KB, 下載次數: 4)

徐自強先生(1933.5.11-2013.12.9).jpg
7#
 樓主| 發表于 2013-12-12 10:46:04 | 只看該作者
徐自強先生在 西泠印社重振金石學學術研討會做主題發言2009,10
8#
 樓主| 發表于 2013-12-12 10:49:25 | 只看該作者
徐自強先生手稿與遺著

5徐自強先生 遺著《中華遠古史概論》手稿 之一.jpg (107.96 KB, 下載次數: 6)

5徐自強先生 遺著《中華遠古史概論》手稿 之一.jpg
9#
 樓主| 發表于 2013-12-12 10:50:16 | 只看該作者
徐自強先生手稿與遺著

6徐自強先生 遺著《中華遠古史概論》手稿 之二.jpg (197.63 KB, 下載次數: 9)

6徐自強先生 遺著《中華遠古史概論》手稿 之二.jpg
10#
 樓主| 發表于 2013-12-12 10:51:01 | 只看該作者
徐自強先生手稿與遺著

7徐自強先生 遺著《中華遠古史概論》手稿 之三.jpg (204.16 KB, 下載次數: 4)

7徐自強先生 遺著《中華遠古史概論》手稿 之三.jpg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QQ|時事點擊|中國書法全集|小黑屋|松竹書院|養晦書塾|劉正興畫苑|藝術展廳|學術研究|收藏鑒賞|自治社區|休閑社區|Archiver|書法在線 ( 京ICP備17008781號

GMT+8, 2025-5-15 11:36 , Processed in 0.32137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