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翰墨親緣
潘琦、潘立遠、潘繼坦書法作品展
25日在廣西自治區博物館開幕
趙如鋒主持開幕式 韋守德宣布開幕
_DSC0103.jpg (513.98 KB, 下載次數: 24)
下載附件
2013-9-26 12:03 上傳
南寧消息:2013年9月25日上午10時,由廣西書法家協會、廣西桂學研究會、廣西紅水河文化藝術促進會主辦的“翰墨親緣——潘琦、潘立遠、潘繼坦書法作品展”在廣西自治區博物館隆重舉行。廣西文聯副主席、廣西桂學研究會副主席趙如鋒主持開幕式, 廣西文聯黨組書記韋守德宣布展覽開幕,廣西文聯黨組書記、主席韋守德,廣西博覽局局長、廣西書協主席鄭軍健,廣西文聯副主席黃德昌、趙如鋒、韋蘇文、余昌文、張耀明等出席了開幕儀式。在開幕儀式上,潘琦、潘立遠、潘繼坦三位書家與他們共同創作的書法長卷一起亮相。相關領導、嘉賓及書法家、書法愛好500余人參加了開幕式。
展覽城市: 廣西 - 南寧
展覽時間: 2013-09-25~2013-09-30
展覽地點: 廣西博物館
主辦單位: 廣西區文學藝術聯合會、廣西書法家協會、廣西桂學研究會
參展人員: 潘琦、潘立遠、潘繼坦
風聲水起的廣西書法
——【翰墨親緣】潘琦、潘立遠、潘繼坦書法作品展觀展側記
文/侯勇
9月25日上午十點,翰墨親緣——潘琦、潘立遠、潘繼坦書法作品展在廣西自治區博物館隆重舉行。潘氏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潘氏人才輩出,薪火相傳。此次參展的三位作者都是土生土長的廣西人,展出作品內容豐富多彩,表現的形式多種多樣,藝術風格各具千秋,涉獵各種書體,都是他們用心內的真情實感抒寫自然界的美彩和各自民族的情感世界,充分展示各自民族多彩的文化底蘊。
到機場接我的冬云女士說她今年入區臨帖展了,這讓我有接到繼坦先先生要在區博辦展的消息還要興奮。這種興奮,我想,應該是得益于廣西書法的普及,應該是得益于這片全民上下熱衷書法的土地,甚至于無人不談書法,談及書法就眉飛色舞的那種興奮和激動了。然而,誰能想象到,在八十年代以前,這片土地,被全中國的書法人認為是“一片未開墾的處女地”。而那個時候,這片土地便一直在孕育中,在九十年代初期,全國中青展“廣西現象”媒體對那次廣西現象的敘述是“1993年,全國第五屆中青展,被評為一等獎的10件作品中,來自廣西的作者占據了4個。這是中國書法史上的奇觀。一時間,大家對此表示其強烈的好奇心,將這個歷史事件稱為“廣西現象”。 這4件在當時獲獎的作品都有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對書法的形式進行了大膽的探索,可以追求一種嶄新的視覺效果。
后來,人們總會記起廣西現象,然而,廣西書法慢慢的在近十年間,又變得默默無聞了,這便是我去年國慶后去廣西探親的時候,也是我第一次踏上廣西的這片土地時候的疑問,而這種疑問,在到南寧的幾天時間里,便被那解除了,那次,因為重慶廣西政協書畫院舉辦的一個書法展,參加展覽人員、參觀展覽的群眾數量,讓我很振驚,在展覽結束后,與省文聯,省書協及幾位地方政協主席的交流和溝通以后,讓我真正感受到廣西的書法熱已經是深入人心了。
作為此次書法展覽的主角之一的原自治區委副書記潘琦先生在百忙之中,接受采訪,更是讓我們有幸聆聽一位省部級領導干部對廣西書法熱的支持和關心,潘琦先生曾經是“八桂書風”的倡導者,不論是在作為領導干部期間乃至于退休以后對中國書法在廣西的普及與發展都不遺余力的大力倡導和推廣,他在接受采訪時稱當前廣西書法熱可以說是中國第二個“廣西現象”。他毫不避諱的談起官員書法,并稱中國書法在廣西的普及得益于領導干部書法熱,他說,領導干部一定要學習書法,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和普及需要領導帶頭,企業嘗甜頭,群眾跟進的螞蟻模式,并笑稱,搞文藝一定要開發領導層,感動有錢人。
潘琦先生介紹,近幾年來,廣西書法的發展可謂是風聲水起,各種展覽應營而生,比如這次我們搞的這個“翰墨親情——翰墨親緣——潘琦、潘立遠、潘繼坦書法作品展,作為我們潘姓三人來展現潘姓書法家的魅力和藝術作品并通過姓氏來組合,這是一個嘗試,這個嘗試得到了廣西各界特別是書法界的支持。我們三個人的書法作品各有特點,我以傳統為主,潘立遠是以現代書風為主,潘繼坦以精致小品為主,這三個人的書法作品,展示了潘姓三個書法家不同的書法理念,我們都是植根于中華民族傳統的書法來發展的,應該是“八桂書風”的一種個案體現,當然,這都得益于廣西的廣大領導干部書法熱的出現,在廣西,這幾年,我們的領導書法群可以是全國比較有名的,同時舉辦九個省部級的領導書法展,這是全國沒有的。潘琦先生號召廣大領導干部要學習書法,因為學習書法對于官員的人格魅力和職務威信都有極重要的幫助。他說,我一直在講,書法是外才,知識是內才,一個官員必須首先展示外才,才能知道你的內才,一個官員有三種威信,一種是職務威信,一種是文化知識威信,一種是人格魅力威信,有了文化知識威信才會有人格魅力威信,所以文化是人格魅力的支撐,文化是人格魅力和職務威信的關鍵,所以我一直提倡,領導干部一定要學中國傳統書法。
在廣西的上上下下,都形成了共識,然而,對于書法的普及和提高方面,潘琦先生也是非常的關心和憂慮,他表示,光有普及不行,我們還必須要提高,我們還需要從人才隊伍,人才機制,人才培訓等方面去努力,這才是廣西書法的未來,他認為,廣西書法的普及是風聲水起了,更重要的一個問題就是提高的問題,他說,當前廣西書法的提高,應該從三個方面去思考,一個是要培養一支在全國有影響力的書法隊伍,特別是在全國獲得大獎,具有較強的創作能力和豐富的知識儲備,這是一個核心,第二個要舉辦各種類型的書法班,來培養各種書法人才,第三,建立一個培養和激勵書法家的機制。這樣,廣西書法的提高,是指日可待的。
作為此次參展作者之一的潘繼坦先生,也是廣西新晉的書協副主席,他也說,廣西的書法熱已經全面鋪開,幾乎所有的省廳局單位都有文聯,書畫院的機構設置,當地企業對書法事業的支持力度也非常大,群眾的熱情非常高,廣西書法界也意識到在書法熱的帶動下,普及程度得到極大的提升,下一步的重點工作將會是書法的提高。有了領導的關心,企業的支持,群眾的積極參與,如此,我們對廣西書法的未來是大有希望的!
要是你要在廣西發展,那就拿起筆起,開始練書法吧!這便是我對廣西書法發展的印象。
此次“翰墨親緣——潘琦、潘立遠、潘繼坦書法作品展”共展出作品180多幅,作品同時結集出版,本月28日結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