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
6月25日,劉正成先生接受南方衛視《一方水土》的欄目采訪,在記者問到如何如何把握書法藝術的方向的時候,劉正成先生提出,書法藝術不能任筆為體,一定要經過嚴格的技巧訓練,老干部體不是書法藝術,書法藝術也不是手工藝,書法藝術與人生經歷有關,與文化有關,不不能僅僅停留在抄寫唐詩宋詞的水平上,要通過自作詩文來達到抒發心情和意境,并且通過跨學科的角度來豐富思維和創作的空間。
編者略作整理,刊發于此,以饗眾網友。
侯勇
2013-6-28
書法藝術不能任筆為體
一定要經過嚴格的技巧訓練
劉正成
書法是一種文化。首先書法要有技術、要有技巧,沒有技巧的話,書法難以表達你從心的問題。
一、書法藝術不能任筆為體,一定要經過嚴格的技巧訓練
筆暢神怡,書法創作要有技術作為支撐。我們的書法活動中間,一定要有對技術的追求,一定要有嚴格的技巧訓練,不是說我今天拿了書法,誰不會寫字,他自己搞一套,這種情況很多,就像老干部書法。老干部工作四五十年了,退休了,玩玩書法,有人說我不會寫字,我一輩子都在寫字。他也不可能再去臨帖,一步步去學習了,就拿著筆自己揮舞。人家為什么說老干部體?這種體就是缺乏一種技術訓練的體。比如說他要拉小提琴,那從小就是訓練工法指法,我想下圍棋,我從小就記很多定式,這是基本功訓練。但是到了老年的時候,你下圍棋的時候,你怎么下得過年輕人,你的定式已經記不住了,記定式、練手勁,就是你的技術基本功。
為什么聶衛平到了年齡大了,他的大局觀是不是很漂亮?他最后跟不上,技術跟不上,他腦子里邊的技術基本功不夠了。你就可以說,你可以隨心所依欲不逾矩,甚至有的說,號稱天下第一草書,拿著筆,他平時寫鋼筆字怎么寫,就拿毛筆那樣寫,自己認為自己,我這個書法天下第一,我很狂,我有很自由的奔放的形式。他就不知道,草法都不懂,那個字應該怎么寫,他不懂。這個筆怎么去鉸轉?怎么去翻轉?怎么使用毛筆的各種鋒?怎么樣使各種鋒和各種墨?調和章法的各種疏密計算、輕重緩急,這種技巧他沒有。那就是任筆為體,這個大概就是不能談為書法。
你說書法表達個性,這種個性缺乏一種價值觀的個性。那些偉大的歷史人物,他不是那么簡單,我就是急躁,我就是那種平穩,他的生活經歷有很豐富的內涵,這些都是需要復雜的技術去表現出來。就像我們表演藝術、影視藝術這樣,它通過很多的細節才能把藝術豐富起來。
二、書法藝術不僅僅是技巧問題,還與人生相關。
另外一個方面,書法不僅僅是門技術,特是藝術,藝術又和人生相關,人生的深度一定要看文化的高度。如果說書法,你拿著毛筆一天就寫字,你沒有和你的社會生活實踐相聯系,你也沒有具備基本文學的素養。你就不能用屬于你自己的語言,然后筆墨把它表達出來。即使你技巧再好,你也是一個書匠。你是一個謄文公,只能說為書手。就像我們古代一樣,古代印刷書的時候有很多書手、書工,包括抄經手。他也許對他抄寫的東西并不理解,他就是一個書手,相當于印刷機的作用。這樣就不能談為家,家一定要屬于有自己完整的、系統性的一種藝術指向、意境表達。而這種表達具有詩的特征,我們書法這個方面也是文化必須具備另一項基本功。
當代書法發展從八十年代,也就是改革開放以后,書法得到長足的發展。這種發展大量的工人、農民、解放軍,都去參與書法藝術。文化也許有深淺不同,他都可以從事這個活動。但是這個就有區別,你是具有民間性質的群眾藝術活動,還是一種書法高度的創造。你這個藝術從事不能夠停留在技巧普及的階段,我在主編《中國書法全集》,我在組織中國書法家協會各種展覽的時候,我都注意了這兩個問題。我們既要向傳統學習,要整理傳統書法的一些技術、技巧的制高點,掌握這些技術。
三、書法家要充實文化修養,要用跨學科的角度來豐富思維和創作的空間
另外一方面要充實文化,文化不是你抄一個唐詩宋詞就是文化,必須成為你自己的細胞,這中間特別注意跨學科的交流。我經常組織跨學科的,文化學者進行座談,啟發大家開拓自己對藝術的思維空間。我在做中國書法主編的時候請過古文字學家座談會,開過哲學家座談會,讓哲學、美學的這些專家來討論書法。我也組織一些文學家座談會,我把汪曾祺、林金楠這些著名作家也請來一塊談書法。我也請過書法鑒定家來談書法,我也請過一些音樂、表演藝術家來談書法。為什么?我就想從多學科的角度來豐富我們書法家的思維空間和藝術創作空間。
我們現在書法開始設立學科了,在美術學院設立書法專業,就容易把書法當成一種美術進行對待。其實中國的書法家歷來是一種綜合文化修養的表現,畫有畫匠,你到畫院。書法恰恰是一個文學家、藝術家、甚至官僚,他的意識,你在業余中間進行書法的寫作,或者寫文稿、或者寫詩稿。為什么?他需要有綜合的文化素養,不是以抄一個書。
我們現在普遍的書法家現在就是文化缺失,書法家的文化修養不夠。你看我們現在的書法展覽,大部分是抄唐詩宋詞,很少人自己寫出一首能表達自己思維意境的詩歌,或者散文。你看顏真卿也好、蘇東坡也好,他們當然也抄過古人的詩,但主要還是他們自己的創作。一個書法家這一生能夠流傳幾件作品,就很不容易了。王羲之、顏真卿,最重要的就是幾件作品的傳世。蘇東坡作品能被大家記住也都是幾件,那幾件都是他的文學、書法綜合素養的結合。不會是蘇東坡抄一首杜甫的詩,這些東西不能代表他的,不是他的代表作。
今天書法成了業余文化活動,大家抄抄唐詩宋詞,讀讀律詩也是無可厚非,也是可以理解的,都有文化的權利。但是我們要作為一個更有責任感的藝術家,或者是還能在歷史上希望能夠留點名的書法家。那一定要有高標準,書法是文化。書法不僅要有從小訓練的技術,同時要有一生的文化追求。我想在我從事書法活動中間,包括從事的書法創作、書法理論研究、書法編輯、書法教育,我都基本上遵循這么一個理念在進行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