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書法在線十周年座談會發言稿
_DSC0287.jpg (104.97 KB, 下載次數: 17)
下載附件
2013-4-28 18:31 上傳
蔡大禮
也是接到了電話,說到這個主題,侯勇說你稍微準備準備,其實也沒有太多好準備的,因為都是大家親身經歷的。我感覺網絡應該說它是一種時代的變化,我們知道現在叫信息時代。所以,當初有網絡這個東西的時候,大家都覺得很新鮮,而且對人的這種吸引力非常大,這種交流方式以前沒有過。我記得中國書法網最初是一個留言板,根本不是什么網站,非常簡單,大家都在這個留言板上發消息,而且你發一條,我這一條才能上去,是按照順序走的,就簡單到這種程度。但是網絡這種交流形式在當時給大家提供了一個新的交流模式,所以,把大家的熱情一下子激發出來了。
記得當時中國書法網建的時候欄目比較少,但一點不影響大家交流的熱情,甚至有網友要把當天所有欄目最后一篇回復,都落上自己的網名才去睡覺,可見這種癡迷的程度;再一個,離得那么遠的人,一下子拉到跟前,雖然見不到人,但是交流非??旖莘奖?,我覺得這種書法網絡這種嶄新的形式前些年突飛猛進發展的一個基礎,這是科技發展帶來的變化。然而,經過快速發展的十年之后,我感覺現在的書法網絡應該是一個慢慢要進入淘汰、沉淀、積累、再發展的階段,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樣如火如荼了。就說門戶吧,做書法的門戶網站太多了,滿世界都是。最近,還有一個美院的老師跟我打聽,也想發起搞一個門戶網站,我說你別搞了,沒有意義,這個前期要付出很多的人力物力,但是實際的效果會與你的預期相差很遠,即便有人給你做一個漂亮的可行性報告,其實那是脫離實際的。
所以,我覺得這個時期應該說是網絡轉型期。咱們現在到網站上去看看,從我個人來說,我熱情最高的階段也過去了。上網一看,信息爆炸,每天更新帖子從頭到尾看一遍時間都沒有,根本看不過來,只能挑某些自己感興趣的,或者總固的幾個帖子看一下。所以說如今這么龐大的信息量,可能會逐漸超越大家的接受限度,加上你也分得很細,各個版塊、各個專業、各個問題、各個書家或團體,網絡講人氣,人氣被分流分散得很厲害,交互性下降,總體來說是人氣也在慢慢下降的。與此同時,涌現了一些新興的交流工具,比如微博、微信,對書法網站也有分流作用,因為它方便,它和手機綁在一起可以隨時隨地,而且微博一條140個字,很簡單,隨手就發出去的,微信圖文不說,甚至可以語音對話,我想跟你說話直接一按就發出去了,現在新的形式出來之后,這種網站形式的發布顯得有點落伍了。
所以說,在這種形勢下未來書法網站朝哪個方向走?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我記得當初幾個主要的網站,包括中國書法網、劉老師的書法在線、還有書法江湖,曾經一度都是非常熱的,而且注冊量很高,人氣很旺,而且網上經常有一些交鋒、打架之類的,挺吸引人的。這種盛況應該說都是基于大家對網站這種新的交流方式的熱情,但是你靠這個長久持續的維持是不可能的。所以,現在變成了什么形式呢?現在變成網站的這種商業運營模式開始搞起來了,變成了一種經營主體,網站為了維持生存,同時也有商業上的需求。像您的書法在線這種堅持學術本位東西的,非常難,而且現在可以說本身運營的話,可能您也有一些投入,也在持續地做投入。
劉正成:純投入。
蔡大禮:至少我做到能夠對折,我不能說全部是掙錢,我至少能夠把成本分銷一部分的話,不得不做商業。
所以,這個題目,當時說到網絡未來怎么發展的話,我認為最有可能的一個方向就是要專業化。過去搞“大而全”,其實結果是雷同,未來只有每個網站做出自己的特色來,每個網站要有定位,有自己的理念,才能培養出屬于你的目標受眾,這是立身的一個基礎,才能夠保證你有足夠的吸引力,才能夠實現你一個是聚攏人氣,再一個就是保證你的經營能夠維持下去。
現在應該說從門戶來講,我跟中國書法網的負責人也見過,提出過一些改革的建議,我說你現在這種搞法不行,把人氣分散了,看起來架子很大、版塊很多、很細,但是實際每個版塊里頭的實際表現非常差,大家彼此互動溝通越來越少,還有一些版塊幾乎很少有人關注內容也沒有更新,表面看起來似乎流量還有,但實際上是潛存了一種危機,做到最后肯定越做越小。
孫向群:我認為這種危機的造成,主要是一個原因,因為我參與過幾個網站的建立,當時網站的一個理念最后都被大家拋棄了,什么理念呢?就是我提供平臺,我只提供平臺,任何人在我這里發言是自由的,最后這種自由性被各方利益所干擾,逐漸逐漸的開始限制這種自由性,這是我認為書法網站最后走向今天這個地步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于人,人為的干涉。這個你沒有辦法,人生活在這個社會當中,你不能說他錯,他要生存,他要跟社會交流,他必須要受到這個社會的影響,這種影響造成了網絡這個自由基地變了,那種自由其實也是一種被自由。我估計這可能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蔡大禮:至少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恐怕更多的是經營壓力,再一個大家對這個網絡模式的熟悉和接受,一旦司空見慣以后,他就不感興趣了?,F在網絡有一個詞叫黏著度,就是吸引力不夠,沒有好的東西吸引留住網友了。
孫向群:如果說書法江湖沒有政治上的原因的話,書法江湖當時走到了老大的位置上,最后是因為各方面的原因遭受了重創。
蔡大禮:我覺得可能未來的趨勢就是說網站會做得更專業化,比如說劉老師中國書法在線更側重學術方面的,更側重于書法與周邊學術前沿的東西,這是它的特色與重點。未來可能就是說某些網站專門做某一類,比如專門針對初學者的,核心內容就是搞教學、搞培訓,某一類網站專門策劃展覽、搞活動,有可能將來往這個方向發展,這是我個人的一種預測,但是也不一定說必然是這樣的線路,然后再配合一些商業輔助性的東西,因為沒有這個東西,它網站生存不了,至少我們可以看個大概的方向吧,我就先說到這兒。
孫向群:我覺得我們在辦網站的初期,在前一段書法網絡的高潮當中,我們應該看到我們有成功的一面,我們要及時總結經驗。當然,網上的鬧騰也很厲害,從這些鬧騰方面來看,表面上看我們還在那講,但是實際上各種電話、各種短信、各種勸說,比如說孫先生你不要再這樣講,否則的話我們網站會得罪什么樣的人,大家合作一下。這種東西確確實實作為我們發言人來講,我們也要為辦這個平臺的人著想,這個東西我就覺得時間一長,也是最后為什么出現流浪客這樣一個人物的根本原因。
當年在我跟中國書協進行一次交涉的時候,我代表中國書法家網跟中國書協在交涉時,我就公開跟張書記講這樣一句話,我說張書記,網絡有網絡的特性,第一,它不反黨;第二,它是搞學術的;第三,它不進行人身攻擊,我們沒有權利封掉任何一個人。其實這個是我們網絡應該堅持的東西,但是很多網站最后由于經濟的壓力、社會交往的壓力、自身發展的壓力,因為網絡不可能脫離社會而存在,它必須要在社會上生存,它要生存下去,就必須要按照社會的規則來辦事。由于以上這幾項原因,迫使很多網站放棄了。所以,這種東西在我們反思網絡發展為什么會到如此境地的時候,我覺得應該值得大家考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