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艹人人摸97在线视频-久久综合色综合-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三级特黄床戏试看50分钟|www.feigov.com

中國書法在線

 找回密碼
注冊
查看: 6625|回復: 7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劉正成在敦煌:敦煌寫經和簡牘書法影響了整個二十世紀的中國書法。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于 2013-4-11 01:15:4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按:近日,劉正成先生一行在隴上河西采風,途經敦煌時,參觀了敦煌莫高窟、鳴沙山月牙泉、陽關等景點,并在石窟中用六尺四條屏抄寫大字心經作品,在完成敦煌采風行程后,接受電視臺記者采訪,從重游敦煌以及敦煌寫經與簡牘書法對二十世紀的書風影響方面,發表了自己的觀點,中國書法在線記者根據采訪錄音整理出此文,刊發以于此,以饗眾網友。

此文未經本人審閱,特此說明。

侯勇

2013年4月11日



敦煌寫經和簡牘書法
影響了整個二十世紀的中國書法

劉正成

六年之后我又重訪敦煌,我覺得敦煌就像一本書一樣,每來次一次就如翻開新一頁,就有新的感受。

這次,我更多的是從地域文化的角度看敦煌的意義,因為我做“隴上鴻泥”這個展覽,重新體驗這一方山水、這一方感情,和這邊的朋友一起重新游覽敦煌莫高窟,鳴沙山、月牙泉,還去了陽關。陽關和玉門關一樣,都是中國古代陸路對外交通咽喉之地,是絲綢之路必經的關隘,也是我們歷史文化中間的一個國門的象征。我知道陸游的詩“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這個“何處”,就應該在嘉裕關,玉門關和陽關這一帶。林則徐“一騎才過即閉關,中原回首淚痕潸”。說他一起才過玉門關,他被貶到新疆的時候,過這個關,剛出門這個門就給關上了,他感覺關上的不是一扇門,是一個國家的門戶,所以這次更看見西陲邊塞的文化在我們國家歷史文化中間的意義。

當然,敦煌的歷史文化的意義更是不可掩蓋,因為我們歷來重視中原文化,中國的《史記》是以中原為主的文化歷史記載,敦煌是一個地域的歷史坐標,如果說一百年前沒有王道士把敦煌的經卷發現出來,不知道這個地方在漢唐時代、特別是魏晉南北朝佛教文化和其它文化留下的東西,它是一個文化的寶庫,現在大家知道王羲之王獻之,到現在沒有他們的墨跡。最早的墨跡本也是唐代的摹本,可是在敦煌石窟里面有西晉、南北朝時期的大量的墨書,從文化上來說他彌補了這個時代,絲綢之路上人們的宗教信仰,人們對生活環境,地理,今生和往生,從生死涅槃,我把它稱之為此岸和彼岸的對比,從這些角度去了解我們的先民生活時存在的環境和經濟社會背景。敦煌有大量的墨書文字,再現了這將近六百年時間里活的中國書法史。

我重新來到這里,就讓我想起這些,想起我們這個地方見證古代文化的人,我們的古人在這里充分展示了他們的信仰。

從敦煌莫高窟的繪畫,一筆一畫就是在文化高峰中間優美的淵博的藝術體現,也讓我們看到了漢唐文化的高度,我們在看了敦煌的壁畫以后再看明清時的繪畫,那真的是就沒有什么可比性了。我在陽關的時候題了四個字“漢唐風韻”,敦煌莫高窟里邊的壁畫和經卷所展示出來的,就是真正的漢唐風韻。

通過敦煌的游覽和體驗,也讓我有了創作的激情,去到一個洞窟中去抄寫心經,剛到這個地方的時候,我就在想,這么狹小的一個地方,光線又不好,能不能抄好,我真的沒有把握,可是我擺好桌案以后,看到我們華麗的壁畫,還有飛天,就感覺進入到另外一個世界了,拿起筆,就完全忘記了周圍還有許多朋友,還有攝制組的鏡頭,完全忘了這一切,獨自進入到一個經生的狀態,安安靜靜的把這260個字的心經用楷書把它寫出來了,他們說我的這個楷書心經比以前寫得更好。為什么我在這個地方能把字寫出來,我想,這就是一個精神文化環境給人的一種反饋和陶冶,能夠讓你的心寧靜下來,符合我們心經中間要求的精神境界,所以也是我今天的心得,說靈感也好,說精神準備或環境條件刺激也好,我覺得這個刺激是一個很大的收獲。

敦煌寫經和簡牘書法影響了整個二十世紀的中國書法

我們剛剛過去的二十世紀的100年之間,中國的書法藝術發展起了巨大的變化。這巨大的變化從哪里來呢?就是在一百年前,我們在西域發現了流沙墜簡,發現了敦煌遺書。這些就是西漢東漢時期,居住在邊陲的人,留下的古書的墨跡,記錄他們的生活軍旅等的記錄,同時還一些對于佛教供養的經卷,這些簡牘和經卷,構成了我們今天抄經的書體,影響了整個二十世紀的書法。

回顧我們中國書法的歷史,如果說唐代以來確立了王羲之的書圣地位,那么這個晉唐的經典就成為了我們十幾個世紀的經典的主流,到了清代乾嘉時期,書法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我們以前的書法是拿到手上觀賞的,到了明代以后,書法掛到墻上進行觀賞,字就變大了,就像繪畫一樣,成為一個帶有很強視覺意義的一種藝術,它不是閱讀的,甚至就是一種觀賞的藝術,這個時候,碑刻就有了大的空間,從摩崖中間去吸起了營養,所以乾嘉以后,碑刻、墓志一下子成為中國書法的主流書風,到了清代末年,我們發現了流沙墜簡,敦煌寫經以后,又重新找到了書法的另一種風格。

所以我說影響書法風格發展的三個的發展時期。第一個是晉唐的王羲之、顏真卿、以及宋代的蘇東坡這樣的經典書風,第二個是我們北朝的碑刻墓志,像云峰石刻,張猛龍碑,龍門二十品這些,成了我們清代末年和民國的主流,二十世紀后半期,發現了簡牘和敦煌寫經,簡牘有什么意義呢,就是我們看刻到石頭上的文字,我們稱之為銘石書,而手寫的文字,兩千年來沒人看過,所以它的發現改變了我們中國書法新的歷史時期的風格變化。這個變化就是是書法家用草寫的方法寫隸書,甚至用草寫的方法去寫篆書,寫行書,然后這個簡牘主要是西漢東漢的簡牘,還有戰國的,這個簡牘記載了那個時代的藝術演變過程中非常自由的書寫,所以簡牘和寫經的書體,就改變了當代書法,形成了一個破體書風,成為我們今天的主流。

現在我們寫楷書的人很少像顏真卿、柳公權這樣寫楷書,而是參雜以寫隸書的方法,我們寫草書往往還用章草的筆意,也有漢簡的筆意,所以我們今天如果說清代以前的科舉,把每個書體確定為一個體例,寫楷書,就是一筆不能用隸書,篆書的筆意,如果有一筆,就成為了破體,成了破體,考試的卷子就作廢了,我們現在恰恰是諸多書體雜柔在一起,成為這個時代的主流,所以這一百年的中國書法的巨大變化,而且還在變化,方興示艾。從這種意義,我們來看敦煌寫經和河西的秦漢簡牘,在書法史上的影響和地位,是怎么說也不為過的,所以,敦煌寫經和秦漢簡牘是非常偉大的,我們還要加深它,有利于書法創作的發展。

書體演變與宗教信仰對寫經書法的書者的心態影響巨大

說到寫經書法,可以說有兩點值得注意,一個是這些寫經的書家,和我們其它的文人書法不太一樣,他們是當時的一個謄書人,當時還沒有印刷術,他們就是專門做這個的,并且是一種職業,而且是祖祖輩輩遺傳下來的,也許他們的文化并不高,但是這種遺傳的規則,在他們的職業中間很重要,因為他們祖祖輩輩都是抄經的。這種宗教的信仰對他們書寫的心態有巨大的影響,他們寫的很安靜,有一致的規律 ,這是寫經體書法的一個最大的特征。

第二,南北朝到初唐,書法正在書體演變的過程中間,他們的書寫習慣,滯后于我們書法史上的文化書法發展的潮流。從南北朝寫經,從書體上就能來辨別他的書寫時代,在隋唐時代,書法已經有虞世南歐陽詢等杰出的書法家的出現,他們的風格還帶有隸書意味、有些古拙的一種遺傳的方法,所以他們非隸非楷,形體飄逸。到了唐代以后,這種意味就非常少了,逐漸向顏真卿、柳公權那樣,起鋒駐筆,收筆回鋒,形成了唐代楷書的特點。所以寫經體的非隸非楷的飄逸的書風,是書法史上難得一見的新的書體,這種書體一出現就受到近現代和當代書家的歡迎,成為我們取材的對象。當然文字內容,書者職業,足以要對書法的發生巨大的影響,因為這種風格更加追求宗教信仰的境界。這種風格不像張旭懷素那樣狂放,它更像一曲小步舞,回避甜媚庸俗的這個節秦的處理,顯現示我們對于精神追求的另外一個層次,一種形而上的宗教信仰,更加恭敬,更加閑適,可以表現的這種藝術,反而符合我們藝術的自然。
2#
發表于 2013-4-11 19:15:31 | 只看該作者
拜讀!
3#
發表于 2013-4-11 22:21:57 | 只看該作者
::gif88::gif
4#
發表于 2013-4-12 19:24:40 | 只看該作者
慢慢的領會!
5#
發表于 2013-4-25 10:03:28 | 只看該作者
::gif34::gif
頭像被屏蔽
6#
發表于 2013-4-26 12:58:23 |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7#
發表于 2013-5-6 19:45:33 | 只看該作者
劉公教誨歷歷在目……
8#
發表于 2013-5-7 15:27:07 | 只看該作者
::gif27::gif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QQ|時事點擊|中國書法全集|小黑屋|松竹書院|養晦書塾|劉正興畫苑|藝術展廳|學術研究|收藏鑒賞|自治社區|休閑社區|Archiver|書法在線 ( 京ICP備17008781號

GMT+8, 2025-5-15 02:41 , Processed in 0.34346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