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艹人人摸97在线视频-久久综合色综合-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三级特黄床戏试看50分钟|www.feigov.com

中國書法在線

 找回密碼
注冊
查看: 39652|回復: 10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2012年度百名華人公共知識分子(政右經左版)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于 2012-12-10 20:25:52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艾未未 曹思源 陳一諮 陳永發 陳子明 崔衛平 戴煌 戴晴 丁學良 董橋 杜光 方勵之 高全喜 高氏兄弟 高文謙 高耀潔 高瑜 韓寒 韓志國 何方 何清漣 賀衛方 胡績偉 胡星斗 黃翔 黃亞生 江平 姜維平 金雁 勞思光 黎鳴 李承鵬 李劼 李煒光 李酉潭 栗憲庭 劉軍寧 劉緒貽 劉瑜 劉再復 茅于軾 慕容雪村 南方朔 浦志強 錢理群 秦暉 秦曉 秋風 冉云飛 孫立平 孫文廣 滕彪 童之偉 汪丁丁 王德威 王天成 王巍 唯色 吳敬璉 夏業良 笑蜀 辛子陵 信力建 徐昕 徐友漁 許紀霖 許小年 許知遠 許志永 許倬云 楊帆 楊錦麟 楊奎松 楊煉 楊鵬 楊天石 楊照 野夫 葉啟政 應克復 于建嶸 余杰 余英時 俞可平 袁騰飛 袁偉時 張博樹 張鳴 張木生 張千帆 張鐵志 章立凡 章文 鄭宇碩 周舵 周志興 朱大可 朱嘉明 朱清時 朱云漢
2#
 樓主| 發表于 2012-12-10 20:27:4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政右經左 于 2012-12-10 12:29 編輯

余英時簡介

余英時(1930年1月22日-),普林斯頓大學講座教授,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余英時原籍安徽潛山,生于中國天津。1949年考入北平燕京大學歷史系。1950年入讀香港新亞書院,師從國學大師錢穆。1951年在報紙發表文章。1952年,成為第一屆畢業生。1955年,被推薦入美國哈佛大學,師從楊聯升,取得歷史學哲學博士學位。歷任美國密西根大學副教授,哈佛大學教授,香港新亞書院校長兼香港中文大學副校長,美國耶魯大學歷史講座教授,普林斯頓大學講座教授,并曾于1991年至1992年任美國康乃爾大學第一任胡適講座訪問教授。余英時曾經比喻自己對政治只有「遙遠的興趣」,會持續觀察政治、評論政治,但不會參政。余英時個人從不認為自己是新儒家,也否定別人將其師錢穆視為新儒家。在學術上,余英時頗受錢穆的影響,研究興趣主要集中在歷史學尤其是中國思想史領域。余英時曾比較系統地研究了中國歷史上的儒家知識分子即“士”這一階層,認為孔子最先揭示了“士志于道”,從而規定了士是中國歷史上基本價值的維護者,曾參發揮師教,提出士當弘毅,任重道遠,仁為己任,死而后己,這一原始教義對后世影響深遠,且愈是“天下無道”的時代愈顯示出它的力量,近現代中國知識分子,都承擔著這一文化使命;中國知識分子有悠久的精神傳統,其特征是具有超越性、社會性,能“以道抗勢”,注重個人修養。他吸收馬克斯·韋伯的“新教倫理”觀點,從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考察了宋明儒學的發展演變,頗有創見。盡管其思想與北京官方思想相抵觸,但他的著作近年來在中國大陸大量出版。2006年11月16日,美國國會圖書館館長詹姆士·畢靈頓博士宣佈余英時與美國非洲裔歷史學家約翰·霍普·弗蘭克林共同獲得美國國會圖書館克魯格人文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Kluge Prize rewards lifetime achievement )。余英時著有:《近代文明的新趨勢》,《民主制度的發展》,《民主革命論》,《到思維之路》,《歷史與思想》,《史學與傳統》,《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士與中國文化》,《方以智晩節考》,《論戴震與章學誠:清代中期學術思想史研究》,《紅樓夢的兩個世界》,《中國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適》,《民主與兩岸動向》,《歷史人物與文化危機》,《現代儒學論》,《中國知識分子論》(康正果編),《陳寅恪晚年詩文釋證》,《猶記風吹水上鱗——錢穆與現代中國學術》,《論士衡史》(傅杰編),《朱熹的歴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宋明理學與政治文化》,《未盡的才情:從顧頡剛日記看顧頡剛的內心世界》,《知識人與中國文化的價值》,《會友集—余英時序文集》,《十字路口的中國史學》,《東漢生死觀》,《漢代貿易與擴張:漢胡經濟關係的研究》,《人文與理性的中國》,《中國文化史通釋》,《人文與民主》,《情懷中國—余英時自選集》。由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余英時文集》,共十冊,第一卷:《史學、史家與時代》,第二卷:《中國思想傳統及其現代變遷》,第三卷:《儒家倫理與商人精神》,第四卷:《中國知識人之史的考察》,第五卷:《現代學人與學術》,第六卷:《民主制度與近代文明》,第七卷:《文化評論與中國情懷(上)》,第八卷:《文化評論與中國情懷(下)》,第九卷:《歷史人物考辨》,第十卷:《宋明理學與政治文化》。

余英時維基:http://zh.wikipedia.org/zh/%E4%BD%99%E8%8B%B1%E6%99%82
余英時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75185.htm
余英時文集:http://www.aisixiang.com/thinktank/author.php?id=293
余英時訪談: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mNXQ58Z9e2w/
3#
 樓主| 發表于 2012-12-10 20:31:54 | 只看該作者
艾未未簡介

艾未未(1957年5月18日-),中國藝術家,中國藝術文件倉庫藝術總監。同時活躍于建筑、策展、攝影、電影,以及社會文化評論。艾未未是已故詩人艾青之子,1978年入讀北京電影學院,同期的學生包括中國導演陳凱歌與張藝謀。1981年至1993年艾未未主要居住在美紐約,并就讀紐約帕森設計學院,后因一門課未通過而被學校停止發放獎學金,最后更離開學校而成為非法居留者并以街頭畫像或打零工。他所混跡的紐約自身公寓,成為許多中國藝術家在美國的中轉站,此外他亦同時成為一位積極的街頭抗議者,參與了許多街頭抗議活動,并多次與紐約警察發生肢體沖突,也曾拍下警察對別的抗議者實施過度暴力的照片。1987年在美國舉辦《舊鞋、性安全》藝術展,被藝評家稱為“引人注目的新達達主義”。他曾在美國居留與工作,1993年4月父親艾青患病,他返回北京照顧父親并放棄了美國居民身分。2000年時與馮博一在上海舉辦“不合作方式”藝術展[29]。他的作品《童話》、《?!酚?007年參加第十二屆卡塞爾文獻展,其中《模》被大雨摧毀,但艾未未沒有修復,并認為大自然的力量令作品更出色。在2010年艾未未被邀請創作一個作品來補充丹麥哥本哈根因租借到上海參加世博會的美人魚雕像而造成的空位,他建造了一個能現場直播小美人魚世博會情況的閉路電視系統網站,來表達中國人都處在某種監視之下的真實生活。艾未未于2008年北京奧運會擔任主要場地或稱“鳥巢”的國家體育場設計藝術顧問。2010年9月19日,艾未未與左小祖咒參加了2010大聲展。艾未未除從事藝術創作,還關注維權活動,并對中國內地多個涉嫌政治腐敗而引發的事故進行調查,包括毒奶粉事件、汶川大地震中因政府興建學校偷工減料,而倒塌導致大量學生死亡事故、聲援維權人士等。

艾未未維基:http://zh.wikipedia.org/zh-sg/%E8%89%BE%E6%9C%AA%E6%9C%AA
艾未未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335482.htm
關于艾未未:http://www.ftchinese.com/tag/%E8%89%BE%E6%9C%AA%E6%9C%AA
4#
 樓主| 發表于 2012-12-10 20:34:45 | 只看該作者
賀衛方簡介

賀衛方(1960年-),山東省牟平人,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著名法學家,《中外法學》主編。網名守門老鶴。1978年─1982年,西南政法學院學生;1982年─1985年,北京政法學院(后中國政法大學)碩士研究生;1985年─1995年,中國政法大學任教;1998年在《南方周末》發表《復轉軍人進法院》一文,引起軒然大波,并引發大家對中國法官制度的思考。2003年孫志剛事件中與另外幾位教授上書,建議啟動憲法規定的“特別調查委員會”。北京大學一塌糊涂BBS遭封,賀衛方致信許智宏校長,表示異議。他參與起草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院組織法草案里,各級法院的名稱沒有前冠人民二字。2005年6月23日公開聲明暫停招收碩士生,被認為是對現行招生體制的質疑。2005年12月25日就武漢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周葉中剽竊事件發表文章“周葉中教授事件及其他”,嚴厲聲討學術腐敗。2007年2月其講述章詒和著作的貼子(發表在新浪博客上)被無故刪去,賀與三位人士發表抗議聲明。2009年3月賀衛方赴新疆石河子大學支教,據賀本人表示,預計將會在石河子大學任教兩年。2011年1月回歸北京大學。著作有:《司法的理念和制度》、《法邊余墨》、《具體法治》、《運送正義的方式》、《超越比利牛斯山》、《四手聯彈》(與章詒和合著)等。近一兩年來,賀衛方對”重慶模式”的持續質疑受到廣泛關注。

賀衛方維基:http://zh.wikipedia.org/zh-cn/%E8%B4%BA%E5%8D%AB%E6%96%B9
賀衛方百科:http://www.baike.com/wiki/%E8%B4%BA%E5%8D%AB%E6%96%B9
賀衛方文集:http://www.aisixiang.com/thinktank/author.php?id=76
賀衛方博客:http://blog.sina.com.cn/heweifang
賀衛方微博:http://www.weibo.com/weifanghe
5#
 樓主| 發表于 2012-12-10 20:36:59 | 只看該作者
于建嶸簡介

于建嶸(1962年-),湖南衡陽人,中國大陸學者。本科就讀于于湖南師范大學,畢業后曾到衡陽日報當過記者,后又回校攻讀研究生,并以博士學位2001年畢業于華中師范大學中國農村問題研究中心,同年9月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從事管理學博士后研究。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社會問題研究中心主任。其研究大陸社會問題多年,在學術界和底層民眾中很有聲望,開通新浪微博后,其關注的社會問題也往往會成為社會的關注點。常常給大陸官員演講,演講風趣幽默,尤其還說著帶有衡陽口音的普通話。著作頗豐,有《抗爭性政治:中國政治社會學基本問題》、《底層立場》、《聲音博動中國》、《岳村政治——轉型期中國鄉村政治結構的變遷》、《漂移的社會-農民工張全收和他的事業》、《中國工人階級狀況:安源實錄》和《中國當代農民的維權抗爭:湖南衡陽考察》等書。于建嶸于2011年1月25日在新浪微博建立“隨手拍照解救乞討兒童”的微博賬戶,迅速引起社會各界關注。2012年于建嶸更多地關注上訪群體。

于建嶸維基: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A%8E%E5%BB%BA%E5%B5%98
于建嶸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291469.htm
于建嶸文集:http://www.aisixiang.com/thinktank/author.php?id=38
于建嶸微博:http://weibo.com/yujianrong
6#
 樓主| 發表于 2012-12-10 20:40:0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政右經左 于 2013-1-26 05:18 編輯

何清漣簡介

何清漣(1956年-),女,中國湖南邵陽人,作家、經濟學家。文化大革命中在湖南從事鐵路建設。1979年考入湖南師范大學歷史系,1983年畢業后在湖南財經學院工作。1985年考入上海復旦大學經濟系,1988年獲復旦大學經濟學碩士學位。曾在廣州暨南大學任教,后在《深圳法制報》社任編輯,業余從事經濟學的研究工作,兼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1999年《三聯生活周刊》將她列為25位時代人物之一,稱她“代表了中國改革的良心”。迫于國內壓力,2001年6月14日從深圳家中只身出走,先經由北京前往新加坡,后取道日本到美國。目前旅居美國。何清漣至海外后,撰寫了《霧鎖中國》,這是目前唯一一本專門研究政府控制媒體的專著。美國《商業周刊》于1999年6月14日“亞洲之星”專號曾將何清漣評為“亞洲之星”(50 Leaders at The Forefront of Change,THE STARS OF ASIA)。近年來專門從事中國當代經濟社會問題研究,尤其是對中國社會轉型期資本形成的特點,政治資本形成的特點,政治資本、經濟資本與文化資本等各種社會資本之間的互動關系,以及國家、社會和市場之間的互動關系,以及國家、社會和市場之間相互作用、相互沖突的關系進行了全方位的研究,主要代表作為《人口:中國的懸劍》,《現代化的陷阱》,《經濟學與人類關懷》《我們仍然在仰望天空》等著作。其中《現代化的陷阱》在海內外引起轟動,成為學術著作中罕見的暢銷書。并于2000年獲首屆長江讀書讀者著作獎。

何清漣維基:http://zh.wikipedia.org/zh/%E4%BD%95%E6%B8%85%E6%B6%9F
何清漣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585791.htm
何清漣主頁:http://page.renren.com/601439613?checked=true
何清漣文集:http://zhengyjz.blogbaker.com/
何清漣日志:http://heqinglian.blog.163.com/blog/#m=0
何清漣個人主頁:http://heqinglian.net/
何清漣VOA博客:http://voachineseblog.com/heqinglian/

61e04755jw1dzcracu8ibj.jpg (12.74 KB, 下載次數: 57)

61e04755jw1dzcracu8ibj.jpg
7#
 樓主| 發表于 2012-12-10 20:42:09 | 只看該作者
孫立平簡介

孫立平,男,1955年5月出生。現為清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1978年入北京大學中文系學習,1983年獲學士學位。 1983–1999年在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工作,曾任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北京大學社會生活口述資料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學社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2000年轉到清華大學工作。研究方向為社會發展、社會結構變遷和口述社會史。孫立平在20世紀80年代,主要研究方向為社會現代化。曾出版《社會現代化》、《走向現代之路》、《發展的反省與探索》等著作,并發表論文多篇。其間,提出現代化的時序模式、后發外生型現代化等理論。特別是后發外生型現代化理論在學術界產生了廣泛的影響。進入20世紀90年代之后,研究的興趣轉向中國社會結構變遷。相繼發表《改革以來中國社會結構的變遷》(合作)、《改革前后中國國家、民間統治精英和民眾互動關系的演變》等論文,并提出了“總體性社會”、“總體性資本”、“自由流動資源”與“自由活動空間”等重要概念和理論。發表在《戰略與管理》1998年第五期上的《中國社會結構轉型的中近期趨勢和隱患》(合作)受到海內外學術界的關注。目前的研究方向主要是轉型社會學。其主持的大型研究計劃“二十世紀下半期中國農村社會變遷口述資料收集與研究”,關注的是作為一種文明的共產主義在日常生活實踐中的運行邏輯。另外主持的“當代中國農村中國家與農民關系研究”和“從單位制到社區制—-社區建設研究”則關注于“總體性社會”向“后總體性社會”的轉型過程。著有《社會現代化》、《發展的反省與探索》、《傳統與變遷》、《斷裂》、《轉型與斷裂》、《失衡》等。

孫立平百科:http://www.baike.com/wiki/%E5%AD%99%E7%AB%8B%E5%B9%B3
孫立平博客:http://sun-liping.blog.sohu.com/
孫立平文集:http://www.aisixiang.com/thinktank/sunliping.html
孫立平微博:http://sun-liping.i.sohu.com/
8#
 樓主| 發表于 2012-12-10 20:44:17 | 只看該作者
張鳴簡介

張鳴,男,浙江上虞人,1957年生,政治學博士,博士生導師,曾任中國人民大學政治系主任。長在中國的“北極”北大荒。做過農工,獸醫。初學農業機械,后涉歷史,1994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1996年畢業后,留校任教。現為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在吃粉筆灰之余,喜歡寫點文字,有的被視為學術著作,有《武夫治國夢》、《鄉土心路八十年》、《鄉村社會權力和文化結構的變遷》等數種,還有一些算是歷史文化隨筆,有《直截了當的獨白》、《關于兩腳羊的故事》、《北洋裂變:軍閥與五四》、《歷史的壞脾氣》、《歷史的底稿》,最新著有《辛亥:搖晃的中國》、《中國心絞痛》等。張鳴在學術界像個未經馴化的“野生動物”,敢想敢說,口無遮攔,是一個令很多人感到頭痛的教授,特別是教育部門。張鳴對此視而不見:“既然有話要說,就必須說真話。所謂真話,我的理解,就是不迎合。既不迎合政府,也不迎合百姓。不迎合強勢,也不迎合弱勢。說你認為對的話,遭強勢打壓,遭弱勢唾罵,無所謂。否則,怕這怕那,就說不了真話?!?br />
張鳴維基:http://zh.wikipedia.org/zh-hk/%E5%BC%A0%E9%B8%A3
張鳴博客:http://zhangmingbk.blog.163.com/
張鳴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281250.htm
張鳴微博:http://weibo.com/zhangming1
張鳴專欄:http://www.aisixiang.com/thinktank/zhangming.html
張鳴主頁:http://author.21cbh.com/zhangming
9#
 樓主| 發表于 2012-12-10 20:47:24 | 只看該作者
茅于軾簡介

茅于軾,1929年1月14日出生于南京。1946年畢業于重慶南開中學,同年考入交通大學。1985年調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任副研究員、研究員。1986年赴美國在哈佛大學任注冊訪問學者。先后擔任過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非洲能源政策研究網顧問、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經濟系高級講師、亞洲開發銀行注冊顧問、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能源工作組專家、太平洋經濟合作委員會能源組國際顧問、中國能源研究會副理事長等。1990年應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經濟系招聘任高級講師,講授研究生班的微觀經濟學。1993年從中國社科院退休,與其他四位經濟學家共同創辦北京天則經濟研究所,擔任所長。曾在北京經濟學院、中國礦業學院研究生部、任兩北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山東礦業學院兼職教授,并以訪問學者身份在美國哈佛大學從事經濟學研究。天則所定期舉行學術討論會,請國內外有創見的專家學者講演,進行實事求是的討論和批評,暢所欲言。如今,天則所旗下不僅聚集了張曙光、盛洪、樊綱、汪丁丁等一批實力派經濟學家,而且“已經走出了一條民間開展學術研究的道路”。茅于軾著有: 《擇優分配原理:經濟學和它的數理基礎》、《誰妨礙了我們致富》、《中國人的道德前景》、《給你所愛的人以自由》、《一個經濟學家的良知與思考》等。

茅于軾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291225.htm
茅于軾文集:http://www.aisixiang.com/thinktank/author.php?id=251
茅于軾博客:http://blog.sina.com.cn/maoyushi
茅于軾訪談:http://money.163.com/special/00254D28/zfmaoyushi.html
茅于軾微博:http://weibo.com/maoyushi
10#
 樓主| 發表于 2012-12-10 20:49:53 | 只看該作者
許小年簡介

許小年,1953年出生,1981年獲得中國人民大學產業經濟學碩士學位,1981年至1985年期間,他在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任研究員。1991年獲得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經濟學博士學位。1991年至1995年,許博士在美國馬薩諸塞州Amherst學院擔任助理教授,講授經濟學和金融市場學。1996年,他在美國華盛頓的世界銀行擔任咨詢師。1996年他榮獲中國經濟學界最高獎“孫冶方獎”,以表彰他對中國資本市場的研究。1999年-2004年曾任中國國際金融公司研究部董事總經理,此前,曾擔任美林證券亞太區高級經濟學家以及世界銀行咨詢師。許小年博士是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經濟學和金融學教授。2002年許博士領導的研究小組被中國機構投資者評為中國本土經紀公司第一名。在此調查中,許博士本人也被評為最佳經濟分析師。許博士的研究領域包括:宏觀經濟學、金融學、金融機構與金融市場,過渡經濟以及中國經濟改革。他的著作有:《自由與市場經濟》。2010年,許小年提出:幾十萬億國有資產應分給13億民眾。

許小年博客:http://xuxiaonian.blog.sohu.com/
許小年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402390.htm
許小年微博:http://weibo.com/xuxiaonian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QQ|時事點擊|中國書法全集|小黑屋|松竹書院|養晦書塾|劉正興畫苑|藝術展廳|學術研究|收藏鑒賞|自治社區|休閑社區|Archiver|書法在線 ( 京ICP備17008781號

GMT+8, 2025-5-14 20:16 , Processed in 0.41463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