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清漣(1956年-),女,中國湖南邵陽人,作家、經濟學家。文化大革命中在湖南從事鐵路建設。1979年考入湖南師范大學歷史系,1983年畢業后在湖南財經學院工作。1985年考入上海復旦大學經濟系,1988年獲復旦大學經濟學碩士學位。曾在廣州暨南大學任教,后在《深圳法制報》社任編輯,業余從事經濟學的研究工作,兼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1999年《三聯生活周刊》將她列為25位時代人物之一,稱她“代表了中國改革的良心”。迫于國內壓力,2001年6月14日從深圳家中只身出走,先經由北京前往新加坡,后取道日本到美國。目前旅居美國。何清漣至海外后,撰寫了《霧鎖中國》,這是目前唯一一本專門研究政府控制媒體的專著。美國《商業周刊》于1999年6月14日“亞洲之星”專號曾將何清漣評為“亞洲之星”(50 Leaders at The Forefront of Change,THE STARS OF ASIA)。近年來專門從事中國當代經濟社會問題研究,尤其是對中國社會轉型期資本形成的特點,政治資本形成的特點,政治資本、經濟資本與文化資本等各種社會資本之間的互動關系,以及國家、社會和市場之間的互動關系,以及國家、社會和市場之間相互作用、相互沖突的關系進行了全方位的研究,主要代表作為《人口:中國的懸劍》,《現代化的陷阱》,《經濟學與人類關懷》《我們仍然在仰望天空》等著作。其中《現代化的陷阱》在海內外引起轟動,成為學術著作中罕見的暢銷書。并于2000年獲首屆長江讀書讀者著作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