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記】劉正成西行訪碑記
圖文/侯勇(隨行記者)
題解:從小就愛看由古典名著改編的電視連續劇《西游記》,該劇講述的是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保護唐僧從長安經由絲綢之路去西天取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的傳奇歷險故事。而劉正成老師此行,計劃是從北京沿京昆高速一路向西抵達西安,與從成都而來的劉正興老師一行會合,再沿西安向西北直達張掖,從蘭州經呼和浩特至張家口返北京的自駕行程,以半坡遺址,倉頡造字之文字起源到甘肅漢簡發現考察的自駕旅行而稱之為中國書法版的西游記。
大約在9月中旬的時候,劉正成老師提及《書法藝術概論》一書再版的事,其中,有兩章將在再版的時候作修改和增加。其增補第六章《創作與審美:表現的分類與審美經驗描述》初稿已于2011年9月5日在《中國書法在線》發表,還有第七章《書法審美歷程:歷代書作與書論》這一部份將對中國書法史進行一次更新,而且是打破現有史學的范本框架,利用新發現和發掘的文物史料和推論,重新梳理和整理中國書法史和書論,在許多方面,將有顛覆性的發現的改寫,這在中國書法史的書寫方面,將是一次更大的變革。
在這次交談中,劉正成老師提到將對半坡彩陶體現人類原始生活記錄的紋飾對毛的發現和改進,以前造字圣人倉頡“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夜鬼哭”!拜謁白水倉頡墓也是此次行程的主題。此次的大的路線就是彩陶,文字始祖及甘肅漢簡的新發現的考察之旅。
劉正成老師對此次行程的收獲非常的期待,就是對彩陶對書法的影響,文字起源的新發現至漢簡這一段,對于完成《書法藝術概論》之《書法史和書論》其中一些章節的文字及圖版的更新。由此,專門對此次行程起了一個具有深遠意義的名字《西游記》去大唐長安取經,對造字圣人倉頡的崇敬和彩陶新發現的文字起源之經,取新發現漢簡之篆隸演變的新發現之經。
此次行程從北京出發,沿京昆高速過石家莊到太原抵西安,以西安為中心,考察彩陶,文字起源,轉而北上甘肅蘭州到張掖,沿北線從蘭州至呼和浩特至張家口返京。
延伸閱讀
北大出版社出版隆重推出金開誠王岳川主編的“北京大學文化書法叢書”六卷本。這套書分別為:金開誠著《書法藝術論集》,將其重要的書法論文和講演第一次結集出版;王岳川著《書法文化精神》,集中闡釋書法的文化意味和文化書法的前沿學術問題;王岳川編著《書法身份》,展示了作者同海內外眾多著名書法家、理論家全面對話,站在了當今世界學術前沿;王岳川主編《中外書法名家講演錄》,收集到來北大講演的英、美、法、日、韓和港澳臺地區的著名書家的精彩講演;劉正成著《書法藝術概論》,是作者出版的第一部系統的書法理論專著,因其暢銷,初版一年多時間已重印3次;曾來德等著《書法的立場》,就當代創作問題做了深入的對話。
20080812_a1f93455b6ea906f86706uyR1rE5Liin.jpg (30.69 KB, 下載次數: 222)
下載附件
2011-10-1 06:26 上傳
書法藝術概論 (第一版目錄)
總序
序言
第一章 再現與表現:書法形象審美特征
一 審美特征之一:抽象性
二 審美特征之二:文學性
三 審美特征之三:不可重復性
四 審美特征之四:時序不可逆轉性
五 審美特征之五:有美感而無快感
第二章 論用筆與結字:書法藝術成熟的三大歷史階段
一 “線條藝術”的理論誤區
二 篆書:中鋒用筆與圓形結字
三 隸書:側鋒用筆與方形結字
四 行楷書:中側鋒并用與方圓兼施
五 當代書法創作的技術與技巧特征
第三章 章法與布白:書法作品空間構筑的發展歷程
一 定義
二 空間觀念的分野
三 平面空間構筑的三個傾向
四 斗方的空間構筑
五 橫幅的空間構筑
第四章 風格與流派:創作內容與形式的選擇
一 風格的定義
二 風格的借鑒
三 風格的創造
四 流派的定義
第五章 書家與書作:行為與藝術的統一
一 書法家身份與行為的歷史范疇
二 書法家行為與作品的分析
三 最高境界:行為與藝術的同一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