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艹人人摸97在线视频-久久综合色综合-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三级特黄床戏试看50分钟|www.feigov.com

中國書法在線

 找回密碼
注冊
查看: 8330|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地震與山水畫變革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于 2008-10-10 20:55:0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地震與山水畫變革
                                                                            向維果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自山水畫成為仁智者樂于所為的一種文化藝術以來,千百年間已聚合成為中華民族傳統中不可缺少的獨特畫種。中國山水畫在不斷改革與創新發展中,歷代大師輩出?!捌埲招?,日日新,又日新,”使畫風畫貌不窮其變,不斷出現具有時代特征和引領潮流新品味的作品。今天的新山水畫面目,正是因為時代背景的改變,社會意識隨著社會存在的變化發展而變化發展;意識的不同,人類對大自然的改造和大自然自身的改造,導致生活發生變化。因此,山水畫亦當隨時代的變化而進步。汶川大地震就是大自然的一種自身改造,這種變化,使我們對大自然的認識不得不作出從新發現,從新認識和從新估價,因此而改變過去對山水畫法的陳舊觀念。
一.地形地貌與皴法:
從傳統皴法中可以看出地質狀況。例如:斧劈皴,筆力外露的勾皴形式與用筆,已知所見,完全是在表現一種堅硬的石質;披麻皴,多用于土質山丘和表現植被豐茂現象......高聳而尖者為峰;圓頂而低矮者為巒;高遠畫山;平遠畫地等等。從地形地貌狀況上看,無論高原、盆地,由于高度、位置、成因和受外力侵蝕作用不同,它們的外貌特征也就各異。中國山水畫雖然主要追求意境與筆墨,但對現實生活中的景象描寫依然有一定的講究,十分重視“外師造化”與“形神兼備”,源于生活的實質。
二.河流與海子(湖泊):
山水畫中的瀑布流水,江海河湖,在技法表現上都有著不同的準則。緩水、急流;漣漪、巨浪,其技法和筆墨處理手段都有很大的差別,由于地震而改變了流速、流量,山勢與河道的變形;海撥高度不同的新生堰塞湖,對地方特征的改造,滋生了新的詩情畫意;也會導致在山水繪畫中所使用筆墨技法的改變,創新,給大章法代來的沖擊等等。
三.氣象變化對植被的影響:
汶川大地震過后,龍門山斷裂帶長約400公里,寬70公里之間的地貌,由于大自然的造地運動,山川發生了巨大變化,無疑會影響到南北氣溫,冷暖交流,氣象與環境的改變,影響植物生長。灌喬、藤蔓、藻草之類,都可能隨著大氣候的改變而演化......
綜述諸多因素,我們需要尋求理解,面對寫生去明白一切?,F實的震后現象,無論是從理論上還是親眼所見,都面臨著對山水畫藝術的從新梳理,在面對新事物的理解中,把握尺度,遙想未來;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思維方式,尋求新的表現手法,也就是新思想、新意境、新技法。唐.張躁“外師造化,中得心源”,這八個字概括了客觀現象-藝術意象-藝術形象的全過程。藝術必須來自現實生活,必須以現實美為根源。當然,觀查生活與思維方式的融會貫通,必須經過畫家主觀情思的熔鑄與再造;必須是客觀現實的形神與畫家主觀情思的有機統一所得來的東西。大凡帶有畫家主觀精神烙印的作品,也必然會反映出其客觀現實的存在。從震后的四川走出一條中國山水畫的新道路,這正是面對客觀現實與主觀意識的一種新的考驗。
其實,在每一個時代里,都會遭遇地質變遷,地球上的造山運動,隨時可能改變大地山水形象。5.12汶川大地震為千年不遇,卻巧遇我們生存的時代,生長的地域。大震后,四川的山山水水發生了巨大變化,四川的山水畫發展新道路又將從何開始呢?壞事變好事,作為丹青畫子,決不會目無現實,更沒有理由無視造化之變而一層不變。探索求新,挑起這個擔子,是義不容辭的事。由于“造化”的改變“外師”也自然會出現更多的山川特征,生成新的藝術語言。研究新生地質面目,我們有了新的老師,這正是帶給了我們開創新山水畫技法的大好契機。從歷史的角度看,一九三三年的疊溪地陷,有了今天美麗的疊溪海子、松坪溝景區。時過景遷,隨著生態的自然恢復,新天地新美景,應運產生。在松坪溝震中遣址周圍,沿行數十公里,巨石累累,如果以皴法而論,又該是甚么皴呢?疊溪山勢因地形生變而直插水面,巖壁上出現新生紋理,但決對找不到“斧劈皴”或“折帶皴”之類的痕跡,震后的大量滑坡,由于巖質的不同,現象各異,這些都得用新的目光去分析,新的技法去表現??傊?,新的地質變化,打破傳統概念,改寫歷史范本。藝術需要不斷出新,大自然的變化使其生態改觀,風景殊異。今天的二十四處堰湖,就是末來的二十四處水上樂園或者是造福人類的生態水庫??梢韵胂竽切路f而多奇的雄峰、重巒、橫嶺、坡崖;云海、煙嵐,樹影、風聲;黃紅建筑、橙紫廊橋;植物的新種,各色山花,異草遍地;游舫畫艇,游人如織.....
因本質的變化,其“貌象”自然發生了變化,因此,必須補白章法充實新的筆墨語言,改寫山水畫法。不管是拖泥帶水皴、隨勾順點皴、勾勾點點,沒頭沒腦皴......總之,無論何法,都可以隨機變而生存。有云:“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變革是原則,創新無須理由。                      2008.9 于大方堂

100_7529.jpg (141.5 KB, 下載次數: 86)

<唐家山堰塞湖>68x136cm

<唐家山堰塞湖>68x136cm

100_7532.jpg (178.47 KB, 下載次數: 80)

<唐家山堰塞湖>局部

<唐家山堰塞湖>局部

100_7533.jpg (167.56 KB, 下載次數: 76)

<唐家山堰塞湖>局部

<唐家山堰塞湖>局部

100_7534.jpg (150.68 KB, 下載次數: 76)

<唐家山堰塞湖>局部

<唐家山堰塞湖>局部

100_7545.jpg (163.63 KB, 下載次數: 79)

<唐家山堰塞湖>局部

<唐家山堰塞湖>局部

100_7540.jpg (157.9 KB, 下載次數: 84)

汶川堰塞湖一景 136x68cm

汶川堰塞湖一景  136x68cm

100_7542.jpg (186.34 KB, 下載次數: 74)

汶川堰塞湖一景 局部

汶川堰塞湖一景  局部

100_7543.jpg (163.64 KB, 下載次數: 79)

汶川堰塞湖一景 局部

汶川堰塞湖一景  局部

100_7545.jpg (163.63 KB, 下載次數: 78)

汶川堰塞湖一景 局部

汶川堰塞湖一景  局部
2#
 樓主| 發表于 2009-8-12 21:52:24 | 只看該作者
一年已后看來不錯....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QQ|時事點擊|中國書法全集|小黑屋|松竹書院|養晦書塾|劉正興畫苑|藝術展廳|學術研究|收藏鑒賞|自治社區|休閑社區|Archiver|書法在線 ( 京ICP備17008781號

GMT+8, 2025-5-14 07:54 , Processed in 0.48762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