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艹人人摸97在线视频-久久综合色综合-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三级特黄床戏试看50分钟|www.feigov.com

中國書法在線

 找回密碼
注冊
查看: 2679|回復: 4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當代書法家創作情感缺失或錯用成通病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于 2019-3-6 17:03:27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后由 錢江五月 于 2019-3-7 09:17 編輯

      當代書法家創作情感缺失或錯用成通病
                                                                             施政明
    當代中國書法,在寫字與書法藝術之間并無多大區別。一張草稿,一封信、一份中醫方子既是寫字,也是書法藝術。書法家在各種場合以一種情感,一種筆畫書風書寫各種文字內容,導致用莊重的情感及筆畫書風書寫《江南好》、《春曉》、《春夜喜雨》等之類描寫清新秀麗的詩文,或用平和的情感及筆畫書風書寫《燕歌行》、《塞下曲》、《從軍》等之類抒寫浴血奮戰的邊塞詞句等,創作情感與內容思想情感相沖突相矛盾,這樣的書法創作在當代既是普遍,又習已為常。書法家創作情感缺失或錯用已成通病。
    啟功先生論詞絕句二十首之七——潮來萬里有情風,浩瀚通明是長公。無數新聲傳妙緒,不徒鐵板大江東。這首詩贊賞蘇詞氣勢如潮,出語不凡。然而,啟老清新、雋永的筆畫似乎不能達到詩中的意境。尤其是啟老常用的細瘦清秀筆畫,在這首詩的浩蕩氣勢前顯得力不從心。書寫筆畫所蘊含的思想情感與詩的思想感情各行其道,大相徑庭,兩者是相矛盾、相背離的。站在詩的思想角度來欣賞這幅書法,無法引起情感共鳴。
    沙孟海先生書寫的唐代詩人韋應物《秋夜寄丘員外》。這是一首懷人詩。全詩以其古雅閑淡的風格美,給人玩繹不盡的藝術享受。而沙老渾厚峻險的筆法與詩中“古雅閑淡”的感情怎么也合拍不起來,似乎是牛頭不對馬嘴。雖然沙老的這幅書法字字渾厚峻險,但站在詩的思想意義角度欣賞該作品總覺得兩者的感情不對稱、不和諧。
    周慧珺的書法《諸人共游周家暮柏下》(陶淵明詩),其雄健的筆畫,開張的氣勢,怎么也表現不出詩人淡然無為的情操,書法意境和詩的意境相矛盾,書法創作情感與詩的主題思想情感相背離,這樣的書法同樣無法引起觀賞者的情感共鳴。
    還有沈鵬書法“天行健”句子,筆畫纖細飄逸,情感平和,怎么欣賞也“自強不息”起來;歐陽中石書法《沁園春·雪》俊朗古樸,與詞的壯美、豪放、雄渾不合拍,其創作情感與詞作者的情感相差很大;張海以勁健的隸書書寫《旅夜書懷》,書法創作情感與詩深沉凝重的情感不統一;蘇士澍篆書惠風和暢筆力剛健強勁,其書法創作情感與主題“和暢”舒心的情感相背離;李鐸書法《春日》書風博大沉雄、氣勢恢宏,其書法創作情感與《春日》表現美好的景致,追求美好愿望的主題情感不融合;孫伯翔書法《湖上》,筆畫堅挺、勁實,與詩文柔美情感不相通;范曾書法《楓橋夜泊》,筆畫銳利強勁,其書法創作情感難以表現詩的孤寂憂愁的思想感情;王鏞書法“長風破浪會有時 直掛云帆濟滄?!?,拙樸的書風無法達到詩句包含的遠大志向和豪邁氣概的力度,其書法創作情感與詩句情感不相等;王冬齡草書《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筆畫豪放飛揚,多處折筆大膽有力,盡顯遒勁,但其書法創作情感與本詩表達對友人深情的眷戀之情不統一;孫曉云書法《赤壁懷賦》書風秀美柔和,其書法創作情感與本詞豪放大氣的思想情感格格不入……
    為什么當代書法家創作情感缺失或錯用如此嚴重又不去改變?
    首先,當代書法家大多數都是形成一種書體書風,這種書體書風所呈現的形象和情感也只是局限于一種,因為書法一直以來還是以文字書寫為表現形式,并沒有創作情感與內容思想情感相統一審美要求,所以,很多書法家都會用已形成的這一種書體書風書寫任何文字內容。這一種書體書風,書法家幾十年都會用它書寫,而且,從古到今的書法家都是如此,這似乎是很正常的現象。但是,書法發展至今已成為一門獨特的書寫藝術,我們站在藝術審美的高度來說,一種筆畫,一種書風對應的就是一種情感,或者相近的一兩種情感,不能對應“喜怒哀樂”全部情感。過去,筆畫書風還處在形成階段, 還沒有足夠的條件做到書法創作情感的正確對應,但今天,這一條件已成熟,但遺憾的是,書法創作情感缺失或錯用似乎早已習慣,并沒有主觀改變的意愿。
    其次,當代書法創作情感的實踐和研究停止不前,也是造成創作情感缺失或錯用的原因之一。經過五千年書法發展,書體書風已基本形成,篆、隸、楷、行、草等書體與清峻、豪爽、遒勁、典雅、飄逸等書風所蘊含的思想情感已凸顯。明祝枝山說:“情之喜怒哀樂,各有分數:喜則氣和而字舒,怒則氣粗而字險,哀則氣郁而字斂,樂則氣平而字麗?!眳硒P子先生也說過:“根據我的經驗,凡屬表示愉快感情的線條,無論其狀是方、圓、粗、細,其跡是燥、澀、濃、淡,總是一往流利,不作頓挫,轉折也是不露圭角的。凡屬表示不愉快感情的線條,就一往停頓、呈現出一種艱澀狀態,停頓過甚顯示焦灼和憂郁感。有時縱筆如‘風趨電疾’,如‘兔起鶻落’,縱橫揮斫,鋒芒畢露,就構成表示某種**或熱愛,或絕忿的線條。人們對漢字結構和筆畫的情感認識越來越深,天下三大行書就是后人在創作情感與內容思想情感相統一審美潛意識下產生。但是,當代的我們只注重傳統的形式表現,沒有把這種潛意識發揚光大,特別是權威書法組織或人士在書法創作情感與主題內容思想相統一的研究、實踐和倡導上少之又少,當代中國書法界缺少書法創作情感與主題內容思想相統一的環境。
    再次,書法審美發展滯后也是導致書法情感缺失或錯用的重要原因。書法審美一直以來局限于“形神兼備”、“以形傳神”上。雖然我們有時也講情感創作,但這一情感是書法家自由發揮的,與書法形式、主題內容之間沒有多大聯系,缺少書法形式服務內容,形式美與內容相統一的審美要求,造成書法創作情感的缺失或錯用。比如,有的書法家感情澎湃激昂,但書寫線條是秀麗的,內容可能是平和的;有的書法家在《春江花月夜》音樂伴奏下以狂草書寫這首詩的內容;也有的書法家因為應付,在沒有任何感情的情況下匆匆忙忙抄寫一首詩文了事等等,這就造成了創作情感的缺失或錯用,書法形象、思想和情感相矛盾,書法形式美與內容美相背離。這是當代中國書法審美發展滯后的悲哀!
    無論是什么藝術,情感很重要。歌唱家只有用情感歌唱,才能唱出心聲,唱出感動;演員只有用情感演戲,才能演得活靈活現、聲情并茂,受到觀眾喜愛。情感在藝術中是血肉,是生命。書法是一門獨特的藝術,它具有詩的韻味,畫的美感,舞的節奏,歌的旋律,所以,書法家更需要用感情書寫,只有做到形象、思想和情感相融合,形式美與內容美相統一,才能寫出神采,寫出韻味,寫出意境。雖然情感創作是書法發展的一個里程碑的高度,至今未能實現足見其難度之大是歷史性的,但是,五千年中國書法底蘊的積累,已經把這一重任落在了當代的我們身上,因此,無論是書法家還是書法愛好者,都要勇于擔當,積極地去研究、實踐和倡導書法情感創作,要多學一點詩文,懂一點繪畫,聽一點音樂,看一點舞蹈,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攫取書法藝術創作所需要的素材、睿智、和靈感,提升自己的全面素養,用真情實感創作書法。
    總之,當代書法家在書法形象、思想和情感相融合,形式美與內容美相統一基礎上必須用對情感,真正從書寫走向藝術,創作出具有豐富感**彩的書法作品



2#
 樓主| 發表于 2019-3-9 10:22:49 | 只看該作者
書法創作情感探索實踐作品——
作品主題:喜怒哀樂書法之一《早發白帝城》
書法情感:豪情歡悅——喜
書法風格:豪放飄逸
創作手法:寫意、對比、夸張
書法作者:施政明
創新亮點:《早發白帝城》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在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時所創新的一首七言絕句。詩人把遇赦后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壯麗多姿、順水行舟的流暢輕快融為一體來表達的,洋溢豪情和歡悅。
書法以“喜則氣和而字舒”為創新情感依據,采用豪爽歡悅的書風,突出本詩豪情歡悅的情感。首詞“朝辭”結體豪爽舒展,筆畫圓轉流暢,為全篇定下豪情歡悅的基調。全詩字體結構舒展,筆畫圓潤流暢,筆墨歡快跳躍,寓意作者遇赦的喜悅。“輕舟”草書連筆書寫,寓意順水行舟的輕快,襯托作者輕松愉快的心情。書法形象、思想和情感相融合,形式(美)和文字內容(美)相統一,凸顯中國書法高度有意義的藝術魅力。
書寫內容: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3#
 樓主| 發表于 2019-3-12 11:02:49 | 只看該作者
作品解讀:形式(美)和文字內容(美)相統一書法創作情感抒寫,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突出主題。比如在這幅書法中“彩”字寫得比較大,因為人只有歡悅的時候才能看到彩色——江山壯麗多姿的景色,突出詩人遇赦后愉快的心情。書法不再是傳統的形式至上,而是形式服務內容,形式不再是沖擊視覺,而是映入內心,是非常有意義的書法表現,因而又被稱為“意義派書法”。這是當代中國書法界最有意義的一次革新。

4#
 樓主| 發表于 2019-3-18 14:05:03 | 只看該作者
重點解讀:“彩”字的形象塑造——線條流暢、結構舒展,“喜則氣和而字舒”,具有精神氣爽、心情愉快的形象,與主題意義相統一。書法形象塑造不再是傳統書法的隨心所欲,而是有目的、有意義、有藝術的形象化身。

5#
 樓主| 發表于 2019-3-25 10:35:21 | 只看該作者
重點解讀:“彩”字藝術審美——以爽快、舒展、勁健的筆畫結構,體現詩人愉快的心情和豪放的性格。形式(美)和文字內容(美)相統一書法創作情感,不再是單一研究考慮筆畫結構如何書寫,而是先看內容,熟透內容,然后根據自己的理解醞釀情感,通過書法形式來表現主題內容意義,形式服務內容,觀眾不僅用眼看,更需要用心來品,每個字每個主要筆畫都賦予了情感意義,這是傳統書法內涵意義的提升。書法每看一次,都會有不同的收獲,意義派書法真正體現中國書法獨特的藝術魅力。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QQ|時事點擊|中國書法全集|小黑屋|松竹書院|養晦書塾|劉正興畫苑|藝術展廳|學術研究|收藏鑒賞|自治社區|休閑社區|Archiver|書法在線 ( 京ICP備17008781號

GMT+8, 2025-5-14 07:46 , Processed in 0.39232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