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艹人人摸97在线视频-久久综合色综合-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三级特黄床戏试看50分钟|www.feigov.com

中國書法在線

 找回密碼
注冊
查看: 7601|回復: 7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孫傳寶]孫過庭《書譜》新考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于 2003-9-15 09:41:4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孫過庭《書譜》新考??
                        
                         孫傳寶?

         

   
    近日研習《書譜》,略有所得,現不揣淺陋,羅列出來以就教于各位方家。?
   《書譜》第一行“書譜卷上·吳郡孫過庭撰”之“書”字有填墨現象。按理說,所有的
收藏印都是后鈐上去的,當然應該印在上,字在下。如《書譜》卷前“乾隆鑒賞之寶”鈐“
張之”二字之上;“御書房鑒藏寶”鈐“過庭撰、魏有鐘”六字之上;卷后“宣統御覽之寶
”鈐“分成、庶使”四字之上等,都能非常明顯地看出來是印在上,字在下??墒菍τ阝j在
“書譜卷上”之“書”字的一方殘印來講,卻很難一下子說清楚是印在上,還是字在上。把
此殘印和此“書”字進行放大處理,可以清晰地看到:一、用白色線條圈起來的這段墨跡(
圖一),與“書”字其它部分墨跡的墨色明顯不同,要深得多;二、此段墨跡之末端處與墨
色較淺之“書”字相應部位的墨跡運筆方向稍異;三、鈐“書”字的殘印,在與“書”字墨
跡相重合的其他部位或多或少都有印跡可尋,唯獨此段墨跡沒有一點印跡。因此,如果非要
說清楚是此方殘印在上,還是此“書”字在上的話,只能說:就墨色較淺“書”字來說,是
殘印在上,“書”字在下;就此段墨跡來說,是殘印在下,此段墨跡在上。對于以上結論,
我想能作出合理解釋的原因恐怕只有一個:那就是此段墨跡為后人所填,并且是在此方殘印
之后所填。

    墨跡本在重裝時有張冠李戴現象。我在臨習《書譜》到“落,翰逸神飛。亦猶弘羊”一行時,“弘”字下面的“羊”字使我百思不得其解。墨跡本“羊”字雖有殘缺,但“羊”字頭尚清晰,其下部卻令人匪夷所思:“羊”字頭下面多了一個類似草書“云”字的部件(圖二)。“羊”字有這樣的草法嗎?我翻閱了好幾部草書大字典,始終也沒有找到有如此草法的“羊”字。難道孫過庭把“羊”字寫錯了?寫成了另外一個字,后人根據這句話的意思,而修定為“羊”字?如果是個寫錯的字,那么這又是一個什么樣的字呢?帶著這些疑問,我找到《停云館法帖》,翻到《書譜》這一行一看:哪有什么“云”字之類的部件!“弘”字下面分明是一個完整無缺的標準草書“羊”字(圖六)!《停云館法帖》所刻《書譜》中的“羊”字當不會有錯!因為文征明刻《停云館法帖》時,《書譜》墨跡本下卷就在他的手中(詳見徐邦達《古書畫過眼要錄》“孫過庭”條按)?,F存的墨跡本則更不會有錯!那么到底什么地方出錯了呢?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書譜》在某段時間重新裝裱時,把別的字脫落的部件誤裝在了已經殘缺而只剩頭部的“羊”字下面!順著這個思路,在現存《書譜》墨跡本里找,終于找到了這個類似“云”字的部件的出處!原來是“羊”字所在行上數十一行,即“之奏;弛神睢渙,方思港藻繪”這一行的“繪”字右下恰好少了草書的“云”字這一部件(圖三)。而文征明刻《書譜》時,當時墨跡本“繪”字也是完整無缺的(圖七)?,F在看來,“羊”字的錯裝當不會晚于乾隆時期。因為《三希堂法帖》所刻《書譜》中“羊”字就是現存墨跡本的樣子,即“羊”字頭下面多了“云”字(圖四),“而“繪”字右下少了“云”字(圖五)??梢姰敃r《書譜》墨跡本此張冠李戴現象已經存在,無怪刻工不求甚解,照胡蘆畫瓢了。
  
?現存墨跡本是《書譜》序文。現存墨跡本是《書譜》序文還是全文,歷來眾說紛紜,
莫衷一是。主張是《書譜》全文的學者認為:一百六十六字的缺處是《書譜》卷上結束,卷
下開始的地方。何為先生在給葉渭淇先生《書譜譯論》所作的序言《〈書譜〉不是序言》中
說:“多數人的意見,十五行的缺字處,是第三篇終止、第四篇開始,也是劃分上下卷處當沒有疑問,但應有‘書譜卷下’四字?;蛘哂小硐隆瘍勺帧!彼砸话倭值娜碧幊蔀殛P乎現存墨跡本是《書譜》序文還是全文的關鍵所在。
?  對于所缺的一百六十六字為多少行,啟功先生在《孫過庭〈書譜〉考》中說:“‘漢末伯英以下’,以字數計之,且從曹本、薛本審視字形、行氣,知所缺為十五行?!保瑔⒐ο壬m然推斷一百六十六字缺處為十五行,但這十五行具體怎么分,可惜沒有作進一步說明。上海書畫出版社一九七八年出版的《孫過庭書譜墨跡選》雖然根據薛紹彭刻本把一百六十六字的缺處分成十五行,但沒有說明這樣劃分的理由。而弄清這一點,對于證明現存墨跡本是《書譜》序文還是全文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F試加分析,說明一百六十六字缺處分成十五行具體行式的根據。?
    一、現存墨跡本每行字數八至十二字不等,即每行最少字數為八字,最多字數為十二字。以此推斷,一百六十六字缺處的每行字數也大概如此。墨跡高約26?5cm。雖然每行的字數不盡相等,但每行的高度卻是基本一致的。每行首字與首字高低幾乎平齊,每行尾字與尾字高低雖略有差異,但空余處已不能再寫下另外一字。每行尾字較之首字普遍要小一些,線條要細一些,且結體扁長、密實。?
    二、就目前為止,雖然所能見到的刻本都已改行(除《停云館》所刻《書譜》后半段外),字的結體、大小、筆畫粗細較之墨跡也都有不同程度的走失,但是字與字之間的距離卻基本保持了原墨跡本的面貌。雖然曹、薛之類刻本真本不易得,但其精美的印刷本已足以說明問題。印刷本相對于曹、薛之類刻本的真實尺寸即原大來說,可能有放大或縮小的情況,但只要是按比例放大或縮小,即不人為的不按比例拉長或縮短就可以滿足復原一百六十六字缺處十五行行式的要求。?
    具體復原步驟:首先把曹、薛之類刻本中從“時代全不相接”到“貴使文”這一百六十六字接成一豎行。上行的末字與下行的首字之間的距離可參考其它字與字之間的距離。那么這十五行的高度應為26.5cm×15=397.5cm。如果此豎行的高度大于或小于這個數,可按比例縮放到這個數。其次以26.5cm為單位套字,套進26.5cm之內的字便為一行。如果套進26.5公分的最后一字大部分在此行內,則算作此行內字;如果大部分字在此行外,則算作下一行字。之所以作這樣的調整,一是刻本改行后原墨跡本每行尾字與每行首字連接時距離有時緊有時松。二是雖然刻本字與字之間的距離基本保持墨跡本原貌,但還是有一些微小的變動。所以應根據實際情況,作一定程度上的靈活處理。照此一路分下去,恰好分為十五行。
如圖八所示,用白線圈起來的字為每行的尾字。圖九是根據分行結果制作的復原圖。
?  應該說這個分行結果是準確的:一、它符合每行八至十二個字的特點。其中最少的一行
為九字,即“綱紀其辭。冀酌希夷,取會”一行;最多的一行十二字,即“規;窮其根源,
析其枝派。貴使文”一行。二、所分每行大部分的尾字,如“不”、“難”、“狀”、“取
”、“俟”、三個“之”、“于”、“舉”、“成”等字,符合較之首字要小、線條要細、
結體扁平、密實的特點。三、兩字以上有縈帶關系且清晰的如“棄擇”、“夫心”、“所
達”、“所通”、“未逮”、“撰執”、“用轉”、第十二行“類是也”等恰好分在一行之
內。其它有縈帶關系不甚清晰的如“不相”、“何其”、“其狀”、“綱紀”、“將來”、
“于成”等也分在一行之內。
?  認為現存墨跡本是《書譜》全文的學者,有的把“夫心之所達”作為第四篇的開始,有的把“今撰執使用”作為第四篇的開始。但無論哪一種劃分,皆是把十五行的缺字處,作為第三篇終止,第四篇開始,亦即《書譜》卷上結束,卷下開始的地方。正如何為先生所言十五行的缺字處應有“書譜卷下”四字,或者有“卷下”兩字。若果真如此的話,“書譜卷下”四字或“卷下”兩字當另起一行,以呼應“書譜卷上”之體例。既或孫過庭忘了寫或寫了不知什么原因丟失了“書譜卷上”四字或“卷下”兩字,而作為下卷的開始,不管哪一種劃分,首句無論如何也應該另起一行,而不應緊接上卷之末句。而一百六十六字缺處復原圖明白無誤地告訴我們,一百六十六字的缺處恰好分為十五行,任何一種分為其它行式的企圖都是徒勞的,都有損行氣和字形之特點。如果下卷從“夫心之所達”開始,則“夫心之所達”以上所缺部分為分三行,其中第三行字不滿行,“夫心之所達”以下所缺部分則為十
二行,那么這十二行怎么分?如果下卷從“今撰執使用”開始,則“今撰執使用”以上所缺
部分為八行,其中第八行字不滿行,“今撰執使用”以下所缺部分為七行,那么這七行怎么
分?以26.5cm的單位去套分兩種分法“夫心之所達”和“今撰執使用”以下所缺文字,無論
怎么套分,皆套分不出合理的行式結果:即第一種分法的整十二行,第二種分法的整八行。
從而證明把一百六十六缺處作為《書譜》卷下開始的地方的論點不能成立,所以現存墨跡本
,并非《書譜》全文,而是《書譜》序文。?

2#
 樓主| 發表于 2003-9-15 10:26:07 | 只看該作者

[孫傳寶]孫過庭《書譜》新考

   
3#
 樓主| 發表于 2003-9-15 10:27:12 | 只看該作者

[孫傳寶]孫過庭《書譜》新考

點擊可放大.        
4#
發表于 2003-9-15 10:28:43 | 只看該作者

[孫傳寶]孫過庭《書譜》新考

有理,能發上附圖看一下就理好了
5#
 樓主| 發表于 2003-9-15 10:28:44 | 只看該作者

[孫傳寶]孫過庭《書譜》新考

   
6#
 樓主| 發表于 2003-9-15 10:29:27 | 只看該作者

[孫傳寶]孫過庭《書譜》新考

        
7#
發表于 2003-9-15 10:33:18 | 只看該作者

[孫傳寶]孫過庭《書譜》新考

剛才沒有看見圖片,現在看到圖片了,很好!
8#
發表于 2003-10-10 22:49:08 | 只看該作者

[孫傳寶]孫過庭《書譜》新考

我喜歡張芝《冠軍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QQ|時事點擊|中國書法全集|小黑屋|松竹書院|養晦書塾|劉正興畫苑|藝術展廳|學術研究|收藏鑒賞|自治社區|休閑社區|Archiver|書法在線 ( 京ICP備17008781號

GMT+8, 2025-5-14 18:35 , Processed in 0.30609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