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個貼子最后由xddxdd在 2007/03/15 10:42pm 第 6 次編輯]
清文華殿大學士 李鴻章親筆手跡
李鴻章(1823.2.15-1901.11.7),字漸甫,號少荃(泉),安徽合肥東鄉(今肥東縣)磨店人,謚文忠。
從江蘇巡撫到兩江總督、湖廣總督、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大臣、兩廣總督及武英殿大學士、文華殿大學士,李鴻章左右中國政局四十年,尤其是長期擔任近乎宰相的直隸總督職,舉凡清廷的政治、軍事、經濟、外交,李鴻章都是參與決策的核心人物。
中國史學界一般認為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魏源、林則徐是“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而傾心辦洋務以“求富”、“自強”的李鴻章則是“起步走向世界”的第一人。梁啟超曾說:“吾敬李鴻章之才,吾惜李鴻章之識,吾悲李鴻章之遇……李鴻章必為數千年中國歷史上一人物,無可疑也;李鴻章必為十九世紀世界史上一人物,無可疑也。”
近年來,雖有些李鴻章信札拍賣,但親筆手跡卻少之又少。書寫信札時,心中想的是要敘述的事情,而不是刻意的追求字體的工整。所以,一般來說,信札與書法相比要草一些,但卻能真實地反映出書寫者的性格,書法功底以及書寫時的心情。因此手札或信札只要多看一些真跡,其真偽一般來說要比書法要好辨認的多。
滿清經同治朝十幾年的戰亂,剿滅了太平軍和捻軍。雖光緒初年還是天災不斷,但人患已除,政權得以穩固,因而自詡中興,涌現出像曾國藩、李鴻章這樣一批有名的中興將帥,歷史上稱為中興之臣。
這些中興將帥中不少都是進士出身,俗稱翰林帶兵。多年的軍旅生涯,加上他們進士出身的書寫功底,都通過手札真實、細膩、自然地流露出來,躍然于了紙上。
正所謂文如其人,在他們的親筆手札中,我們可以感覺到其中所包含的氣韻。看到這個人的字,就可以感覺出他性格,他生活經歷,他此時此刻的心情,以及他身上的優點和缺點,這就是書法的精神。
當把這樣一個個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再重新嵌回到歷史當中時,你對他們本人、對他們所創造的那些歷史的認識,將會升華出一種親身經歷的感覺。
尺寸: 120x233mm
326883268932690
[color=#990000]-=-=-=-=- 以下內容由 xddxdd 在 2007年03月15日 10:35pm 時添加 -=-=-=-=-
清文華殿大學士 李鴻章的賀帖
藏品描述:此賀帖并非李鴻章親筆手跡,是由書吏代筆。近年來,拍賣的李鴻章信札有不少屬于此類,有史料價值,也值得收藏。此類信札比較容易辨認,一般要價也不太高.......
尺寸: 120x247mm
32691326923269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