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艹人人摸97在线视频-久久综合色综合-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三级特黄床戏试看50分钟|www.feigov.com

中國書法在線

 找回密碼
注冊
查看: 4503|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收藏界:“南陳北崔”的藝術特色及市場價值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于 2006-4-11 15:45:4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這個貼子最后由183在 2006/04/11 04:25pm 第 3 次編輯]

                       獨樹一幟的“南陳”及其藝術特色
.
  談到中國古代繪畫,“南陳北崔”是兩個繞不過去的人物。何謂南陳北崔呢?據清代姜紹書的《無聲詩史》載:“老蓮工人物,衣紋圓勁,設色奇古,與北平崔子忠齊名,號‘南陳北崔’”。南陳,指的是明末江南大畫家陳洪綬。
.
  陳洪綬是中國繪畫史上杰出的畫家之一,也是明末清初充溢著真摯感情的詩人和善于刻畫世情的散文能手,又是一位不甘傍依古人而能自創一體的書法名家,更是一位擅長人物、精工花鳥、兼能山水的藝術大師。其中繪畫造詣最高,前人評論他的人物畫“力量氣局,超技磊落,在仇(英)、唐(寅)之上”,當代國際學者推尊他為“代表十七世紀出現的許多有徹底個人獨特風格的藝術家之中的第一人”。魯迅先生也曾極為推崇陳洪綬的作品,認為:“老蓮的畫,一代絕作。”
.
  陳洪綬生于明神宗萬歷二十六年(1598年),卒于清世祖順治九年(1652年),浙江諸暨人,字章侯,幼名蓮子,一名胥岸,號老蓮。又號悔遲,老遲。陳洪綬一生境遇坎坷,因而使他的思想產生極大的痛苦和矛盾,他年輕時曾數次赴京應試而不中,不得已賣畫積錢進入國子監。但他又看透了朝政上的黑暗和腐敗,拂袖而去,躲到他父親的朋友、著名書畫家徐渭的“青藤書屋”中,吟詩作畫。明王朝滅亡了,他又慚愧未能為國盡忠,但后悔已遲,故自號悔遲。為了拒絕和腐朽勢力合作,也為了免遭清人殺害,他落發為僧,并永遠免去功名之念,致力于書畫創作。  陳洪綬是一位全面型畫家,人物、山水、花鳥及梅竹四大類都涉足,其中人物畫包括故事畫、宗教畫、高士畫、仕女畫及肖像畫(木刻插畫);山水畫則從全景的大軸到特寫的斗方一應俱全;花鳥畫包括草蟲(尤其是蛺蝶),及較專門的水仙和菊花畫;梅竹畫包括枯木、竹石一類。他學古人,但不拘守成法,著重于體會古代畫法中的內在精神,大膽突破前人成規,加以融會貫通,富于獨創,自成一家,其藝術效果具有奇傲古拙氣勢,被人們稱之為“高古奇駭”。其作品在選題、構思、造型、構圖、用線等方面,無不具備獨特的風格。譬如《玉堂柱石圖》陪襯玉蘭的太湖石上尖下大,玲瓏剔透,用筆堅實,輪廓線多呈弧形,尖而挺拔,突出地呈現了太湖石的形和質。此畫用筆技巧高超,兼顧了色不可傷筆墨,而墨不可浮在色上的原則。
.
  陳洪綬在色彩的運用上也有他自己的特點,尤其善用石青、石綠、朱砂、白粉等礦物質顏料,例如其作品《斜倚熏籠圖》軸,此畫描繪的是一女子斜依熏籠,衣交領寬袖長衫,周身披布帳,布帳一角罩在熏籠之上。熏籠為竹篾所編成,半球形。籠內置銅香爐,爐內燃香,香氣蒸騰,能將衣衫薰香。此畫中淡彩、重彩相濟并用,濃而不滯,淡而不薄,古雅單純,極具裝飾性和趣味性,令人過目難忘。
.
  陳洪綬最突出的成就還是其人物畫,尤以繡像插圖影響最大。明崇禎年入國子監,專替王室臨摹歷代帝王像,因得縱觀內府藏畫,遂藝事益進。他的人物畫多取材于歷史故事,借古喻今,寄托情懷。如其52歲時所作的《歸去來圖》卷,畫于明亡以后,全圖分11 段,每段描寫陶淵明高逸生活中的一個情節,是規勸老友周亮工不要降清而作的。勸他不要“以心為形役”而屈節為清朝統治者服務,應該掛印歸去,并在畫上題著“糊口而來,折腰而去,亂世之出處”,借陶潛的為人來打動朋友,足見其用心良苦。畫中的人物形象,線條沉著勁練,勾勒精細,色調清雅,風格雄健,特別是精細夸張的手法所表現的人物,具有鮮明個性。
.
  宋代興起的文人畫到明清時期,在很大程度上束縛了繪畫的趣味和境界。陳老蓮所畫古代“高士、美人”不泥古,但其畫風之古,出于意境之外。例如其作品《執扇仕女》中,兩女子的形象優美而有質感,絕無道學的陰暗。《老子騎牛圖》中老子瘦骨清像,一副仙風道骨的智者模樣。其衣紋勾勒精練,表現了瀟灑飄逸的線條美,除了發揮傳統筆墨人物畫技巧,還適當地吸收西洋人物畫的陰影和明暗,敷色淡雅,濃墨點睛,神采煥發。
.
  陳老蓮留下的作品較多,不但在明清小說等木刻本子上我們常常可以看到他的插圖,并且在各地博物館以及北京琉璃廠等地,我們也還可以發現他的原作。陳老蓮創作的作品中最具社會影響的還包括《九歌圖》、《水滸葉子》、《博古葉子》、《鴛鴦冢插圖》、《西廂記插圖》幾套木刻版畫等。
.
  孤高自重的“北崔”及藝術特色
.
  “南陳北崔”的“南陳”陳洪綬在畫史上名聲和地位日隆,“北崔”卻少有人提及。其實如果撇開其他與名聲有關的諸因素不談,純粹站在作品角度來看,陳、崔二人其實難分軒輊。“北崔”的藝術成就并不弱于“南陳”。如果說陳洪綬作品藝術才華勃發,溢美于形色,那么崔子忠作品則精華內斂,質樸弘深;陳洪綬作畫多一些游戲心態,崔子忠作畫卻是生命的延伸。應該說,陳洪綬的作品更多一些作意的因素,或者說經營設計的份量更重,而崔子忠則更注重作品的內在感受。
.
  崔子忠是晚明居住在北京的一位畫家,能與陳洪綬齊名,一方面可以說明崔子忠生前即享有時名;另一方面也從側面反映他的作畫風格與以“奇”、“怪”聞名的陳洪綬有相通之處。朱彝尊曾為二人作合傳,說“人物之怪偉略同,二子之癖亦相似。崇禎末京師號南陳北崔,有故哉!”
.
  崔子忠初名丹,字開予,更名后字道母,號北海,又號青蜒。原籍山東萊陽,后移籍順天。
.
  明末清初,文人景仰魏晉風流,崔子忠尤為之甚。他給人的印象是容貌形象清癯,平日喜戴高冠、穿草鞋,不以貧*為意,錢虞山稱其“形容清古、望之不似今人。”
.
  崔子忠以清心處濁世,孤高自重。晚明畫壇宗師董其昌,在崇禎年間再次應召北上。崔子忠以詩、文、書畫,求教于董氏之門。董其昌對其人、其文、其畫感到很驚訝,推許為近代罕見。此后,崔子忠越發孤高自重,愛惜羽毛,凡以金帛求其詩畫者,一律拒之門外。
.
  崔子忠慎于交游。達官顯貴,風流名士往往被他拒之門外。崔子忠的看法是“交游盛而朋黨立”,這一觀念,其實隱含了他對晚明朋黨攻訐、政治黑暗的厭惡與不滿。
關于崔子忠的結局有兩種說法,但均載其在崇禎十七年甲申明亡時因貧餓而死,這在中國畫史上恐怕是絕無僅有的。
.
  崔子忠一生都在貧寒中度過,即便在他畫畫的時候,目的也不在于賣很多錢來維持生活。然而,他卻勤奮創作,非常認真對待自己的每一件作品。他用了許多筆名,有的人雖然喜歡他的畫,往往因為不知道他的筆名而錯過了機會。
.
  崔子忠現存畫作數量較陳洪綬少得多,從各博物館現藏的崔子忠作品,以及《石渠寶笈》等相關文獻記載的崔氏畫作來看,崔子忠作畫最擅長、也最多的是人物畫,畫史上說他“善畫人物,規模顧、陸、閻、吳名跡,唐以下不復措手。”取法在晉唐之間,又博采諸家所長,自成一家。與其個性相類,所畫人物奇古不媚。用線、用墨、用色的感覺及手法與當時畫壇的常規畫風有很大的差異,被論者稱之為“非唐非宋”。
.
  崔子忠的傳世作品不多,其前期作品以仿古為主,多取材佛教故事,有吳道子遺風,也作仕女,用筆幽靜流暢,白描賦色擬諸己意;其后期作品強調構圖趣味,常有出奇之處。筆墨圓勁酣暢,強勁中不失柔美,流露出的是清剛絕俗的視覺感受。崔子忠人物畫師法南唐周文矩,衣紋屈曲轉折,畫風清麗,個性鮮明,如其晚年作品《杏園夜宴圖》。此圖描繪文人在和煦的春夜設宴的情景。院內杏花芬芳,湖石秀美,文人展卷雅賞,仕女閑游,仆人煮茶,閑適雅逸之趣透溢而出。人物造型清瘦俊秀,設色柔潤,用透明的淡色表現出夢幻般的春夜氛圍。正合朱彝尊引用的前人評話,說他畫的是“神仙移居”,充滿一種仙氣。據《畿輔人物志》、《畿輔人物考》載,崔子忠“生平好讀奇書,六經無所不窺,尤深于戴禮。發為古文詩歌,博奧不遜李長吉。”到了甲申以后,他“潛居委巷,無以給朝夕,竟以饑死”。縱觀他的一生,可以稱得起是一個在文學藝術上造詣很高的有骨氣的大畫家。這是值得我們在中國畫史上大書一筆的。
.
  “南陳北崔”的作品流傳及市場價值
.
  崔子忠難得把作品送人,故傳世作品很少,陳洪綬留下的作品數目很大,且收藏者眾。陳洪綬作品中屬上乘佳作,亦保存完好的,大多數被世界各地大博物館收藏。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仿趙千里山水》、《玩菊》、《問道圖像》、《人物圖》、《夔龍補袞圖》、《楊升庵簪花圖》、《玉堂柱石圖》等作品;浙江省博物館藏有《樓月德像》、《籠鵝圖》等作品;南京博物院藏有《詠梅圖》,是精品之一;天津藝術博物館藏有《蕉林酌酒圖》;上海博物館藏有《捕蝶圖》;遼寧省博物館藏有《簪花仕女圖》;香港收藏家劉均量的虛白齋(收藏室名)藏有《醉吟圖》;北京中央工藝美術學院藏有《對鏡仕女圖》。國外收藏陳洪綬作品最多的要屬美國克里夫蘭美術館,藏有《宣文君》、《老子騎牛圖》、《羅漢》,《林下高士》、《尋幽》等陳洪綬經典作品。美國檀香山美術館收藏陳洪綬晚年精品《歸去來圖》。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有陳洪綬的扇面《孤阮圖》,及陳洪綬少年時所畫的一套冊頁十八幅,其中有山水、人物、花鳥。在藝術品市場上,崔子忠的作品一直不是特別熱門,原因是存世量太少,市場流動率小,多數人還沒有充分了解其作品的藝術價值。因此市場行情一直沒有啟動。而陳洪綬的作品流入當今藝術品市場的時間較早,最早出現的要屬1987年在蘇富比拍賣的《工筆花鳥》,成交價6600美元,價格不算高。在1989年蘇富比拍賣期間,價格略增,翻至一倍,《童子拜佛》成交價2.31萬美元。同年佳士得推出的《梅花高士》成交價為1.045萬美元,其質地為紙扇,這個價格在當時不算高。近幾年,隨著國內藝術品市場的崛起,陳洪綬的作品也越來越受歡迎,尤其是近兩年,已成為國內各大拍賣會上的大熱門,受到買家的普遍追捧。在2004年中國古代書畫市場的成交排行中,陳洪綬的十開《花鳥冊頁》以2860萬元人民幣排名第三,《執扇仕女》1430萬元人民幣的落槌價則使其位居第九。2005年,陳洪綬的另一幅作品《秋林策杖圖》(鏡心)又以1320萬元人民幣的高價成交。
.
  拋開各種因素,單單從藝術本身的價值來看,“南陳北崔”各有所長,而以二人生平而論,有關崔子忠的原始資料零碎而稀少,而陳洪綬則留下了詳盡的生平事跡,包括事業上的各種曲折,性格上的放縱不羈,以及各種插曲、故事,甚至童年時的神奇事跡,這些都為他的名聲上揚增色不少。當“南陳”成為當今藝術品市場上的熱門話題時,我們不能不想起幾乎被人遺忘的“北崔”,并借此為崔子忠增添一聲并不嫌多的喝彩。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QQ|時事點擊|中國書法全集|小黑屋|松竹書院|養晦書塾|劉正興畫苑|藝術展廳|學術研究|收藏鑒賞|自治社區|休閑社區|Archiver|書法在線 ( 京ICP備17008781號

GMT+8, 2025-5-15 11:41 , Processed in 0.27744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