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加深對古代經典作品的研究和把握
——朱培爾在河北美術學院書法學院2013屆畢業生書法作品晉京展研討會上的發言
展覽本身來說,我覺得很有張力,很引人注目。就作品來說,我覺得也有很吸引人的地方。河北美院,如果說從書法藝術的教育來說,可能這些作品還有不成熟的地方,或者還顯得很幼稚,尤其是當我們不是整體看的時候,看到具體某一件作品的時候,可能我們會發現很多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站在展廳的門口,尤其是整個展廳中央的時候,它有一股張力,有一股青春的活力讓你去感受到這種書法的氛圍。所以我覺得這個展覽很成功,這個成功也標志著我們教學上的成功。我感覺應該從三個方面來看待這樣的作品。
一、當代書法教學模式的兩個類型
必須用這樣的比較方式來看待作品,當代的書法教育,本科有書法的教育,據不完全統計可能有近百所高等院校開設書法專業,有本科的,有研究生的。我感覺在這么多的院校當中,有可比性的,當然也是設立本科或者??茣ń逃龑I的院校,山東特別多,包括遼寧,很多都有。所以我感覺現有的教學模式可能就兩個類型:一個是以師范院校為主的書法本科教育,往往這種本科教育側重于對書法文化的解讀,更多的設對文化的解讀,不是書法文化的解讀。也就是說,他們的模式可能更多的側重于對學生文化素質的培養。還有是美院,藝術院校,尤其是國美、央美,這樣的書法教育,更多的側重于學生書法技巧的培養。這兩個模式我感覺誰能夠更有價值,更有意義,值得我們去關注,不能說哪個不好,或者不能說哪個好,因為我感覺書法它和藝術不一樣。
昨天我在人大作講座的時候,他們院長徐維新,做油畫,現代藝術,他的成名作,產生最大影響的是一組選取了100個文化大革命時期的人物,用大的油畫的形式表達出來。因為反思文革這個題材是不大好設計的題材,他不是那種歌頌的感覺,他就是很真實的選取了不同的文革時候,從毛澤東,一直到當時文革的紅衛兵,100個,把他們的簡歷寫在畫像上面,畫像特別大。這樣的作品在當代藝術圈或者油畫圈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但是我看了這件作品我第一個感覺是,它不是一個技巧取勝的作品,它是一個以觀念取勝的作品。也就是說他有了這樣的觀念,選取了100個人,從他的角度讓人家去解釋文革,讓現代的人去了解文革,它實際上是觀念的藝術,用油畫的形式表達出來。他不是十分寫實的,也不是像印象派那樣用光的,但是它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所以昨天看了以后我跟他們學員交流,我說你們看完以后什么想法,我們想一想,如果說書法也能這樣以一種觀念的形式寫100件作品,能不能像他們院長那樣產生這樣的影響?我覺得回答是否定的。我感覺書法的著眼點它不僅僅是觀念,我們用觀念來寫字肯定寫不好,你某一種理念某一種觀念,單純的技巧也解決不了根本的問題,同樣的,文化也不是物是人非唯一的,它是支撐點,但不是唯一的。所以教學模式的探討,尤其是書法教育,本科教育,一個十幾歲高中畢業的小孩,四年本科教育,從哪個角度來進行,值得我們在座的,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值得反思,值得研究,值得探討,因為書法不同于美術,更不同于現在設計的那樣的課程,某種意義來說他不是靠教出來。你掌握了技巧不等于你會寫作品,同樣的,你有很強烈的理念和觀念上的創意,但是你很難得到書法圈的認同。
二、河北美院書法學院的作品告訴我們第三種教學模式,這種模式是否行得通,值得我們思考
這個展覽我感覺給我們提供了第三方的模式,不僅僅是從文化的角度來解釋,來對學生進行這樣的本科教育,也不僅僅是單純的寫一個什么體,因為我也看過央美的,甚至一些專業院校的,他們的作品更多的可能還會體現出一種對傳統的傳承。這批作品當中我至少能感覺,雖然表現的很幼稚,既能感覺出大家對傳統的重視,又能感覺出我們的學生雖然很年輕,但是在重視過程當中對一種理念和觀念的把握。所以說我覺得為什么能讓我們這樣的中年人打動,我覺得主要是在這個地方,這是一個。
第二個,本科畢業了,有了這么一批相對有意思的作品,值得我們關注的作品,但是我在想,我突然想到,這些作品寫的很“老辣”,不是實實在在的老辣,因為大家都很年輕,都寫的很奔放,很蒼茫,說明什么呢?說明有些東西不是我們發自內心的。我看了我們書法的老師的一些材料,我感覺到有些這樣一種特征的產生并不是我們學生每一個人發自內心的那種追求,可能更多的是受到我們的老師,我們的一些講座名家的感染和影響。在這點上我感覺畢了業,這樣一個畢業作品寫到這個地步,擺在我們的面前,這樣一批我們畢業以后再往哪個地方去。書法它不是一個觀念的藝術,我昨天講課的時候突然想到羅中立,他就用一個很簡單的技巧來反映那么一張油畫,在學生階段他就能在當代的美術界產生這么大的影響。我回顧了中國的書法界,從第一屆研究生到現在為止,我沒有找出一個在本科界的或者在研究生界的創作出一件在全國書法界產生影響的作品。也就是說,實際上某種意義上它不是靠一個觀念,一個理念,甚至是一以貫之簡單的技巧能夠產生出這樣有影響力震撼力的作品。所以說我覺得第二個,把這些問題提出來,我希望大家在這一批作品的基礎上,每一個人都要反思三年的學習,反思一下今后我們書法的方向,反思一下我們應該從哪一個角度去深入,去探討,書法的未來。這是第二個。
三、應加深對古人書法,尤其是經典作品技巧的研究和把握,對古代代表型書家書法的研究
最后一個,就展覽本身來說,遠看的時候,站在中間看的時候,特別有震撼力,看到仔細的,看到作品局部的時候,有很多幼稚的地方,這一點我感覺不能用一種很專業的要求,或者很高的全國展覽,或者書法專業的要求來要求大家,畢竟大家特別年輕。但是對技巧的錘煉,尤其是對古人書法,尤其是經典作品技巧的研究和把握,對古代代表型書家書法的研究,我覺得這批作品最大的優點就是變化,形式上的張力,但是缺的是細節上的處理,一些微妙的表達,希望大家能夠在這方面有所關注有所成長,謝謝大家。
標題和分段副標題為編者所加,此注。
編輯:侯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