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自擬印文: 十六臨帖二十為文三十治學四十出蜀塞五十驅馳書壇六十貶寓京華七十全集未了而不知老之將至也 七十全集未了,而不知老之將至也! 主持人:黃和平、鄭淇心 對話嘉賓:劉正成、張鐵林 文字整理:侯勇 鄭淇心:就是您現在還編《中國書法全集》嗎? 張鐵林:我搶一下你的角色,我覺得今天上臺來,大家難得見到劉先生,也難得碰到我跟劉先生一起在這個節目里。 我特別想說的是開場白,最重要的一個話題是關于《中國書法全集》,我們寫字的人都知道,我們看到,通常在過去的時候,我們常常一查材料,書法歷史的材料,我們??慈毡镜臇|西,像二玄社,日本很多學者在過去的歷史中間做的是非常詳盡。 但是《中國書法全集》這套書,是距今為止相比中國其他的同類的學術,關于書法的學術,系統的書法史的學術著作是最最完全的。中國人的書法,如果中國人沒有這么一套書,是說不過去的。劉老師,《中國書法全集》多少年了,從開始到現在? 劉正成:從第一批書出版到現在整整三十年了。 張鐵林:整整三十年了,而且每一集分集的編輯,都是全國精挑細選的一線的書法學者,這個沒問題吧。 劉正成:對。 張鐵林:都是最最優秀的,當代的書法學者。而且從編輯,從圖像,從釋文,到整體的書法,科學研究,科研都是距今為止最全面的。 劉正成:對。 張鐵林:一流的,而且隨著這三十年的進程當中,一百多少卷?您計劃一百多少卷? 劉正成:一百卷。 張鐵林:我的印象是一百三十幾卷。 劉正成:沒有,有的卷取消了。 張鐵林:一百卷到現在還沒有完全完成,還沒有做完。 劉正成:出了74卷,還差26卷。 張鐵林:請劉老師就專門就《中國書法全集》跟大家再介紹一下,因為我畢竟作為一個學生,我在旁邊這二十年,和劉老師在一起,亦師亦友見證了《中國書法全集》整個編纂的過程的艱辛,又趕上整個經濟狀況也不好,大家想象到的一切困難,劉老師在編纂《中國書法全集》的過程當中都遇到了。 所以與其說,編纂《中國書法全集》這個過程是一個編書的過程,倒不如說是一個見證了中國當代書法史進程的一部巨作。所以我認為《中國書法全集》是給中國的書法穿了一件特別合適的外衣,否則的話中國人自己沒有一套《中國書法全集》是說過不去的。 劉正成:是。 張鐵林:而且從研究,文理,釋文,到整個全面的考察和圖版,都是一流的?,F在我相信所有的大學里面,研究書法的都一定有這套書,沒有買的趕緊買,這不是帶貨。 黃和平:應該買。 張鐵林:劉老師您跟大家說幾句關于《中國書法全集》。 劉正成:《中國書法全集》,第一要關系到是你,為什么呢?我們以前學書法,用的是乾隆皇帝編的《三希堂法帖》,《三希堂法帖》原石還在北京北海公園里面。 《三希堂法帖》是乾隆時代編的一個《中國書法全集》,一共是二十卷,不止二十卷,純古法帖有二十卷,這個有三十多卷。從古到今,總量來說,相當于我們現在《中國書法全集》十分之一不到,但是那個是我們學習的范本。 在這兒之前是宋代宋太宗《淳化閣帖》,這是我們兩個傳統學習書法作品的匯集,我們原先學書法就是這些。跟乾隆皇帝有關系,因為乾隆皇帝印的很多,很普及。但是這個量還是很少,而且缺乏更深度的研究。 所以在上世紀30年代日本開始編,叫《書道全集》,《書道全集》三十卷,我第一次看見這三十卷的時候是在四川省圖書館特藏部,特藏部的老先生跟我關系很好。 他知道,我一查很多書,他說我給你介紹一部書,就把三十本《書道全集》給我搬出來了。我當時嚇了一大跳,那還是在文化大革命中間,有這么多日本人編的《中國書道全集》,這三十卷書,十五卷是中國的,十五卷是日本的,但是中國這部分和日本這部分是等量的。 但是他的研究方法是比我們純法古帖(音)和三希堂法帖更具有現代的學術價值,因為它的實證主義的方法對每一個帖的考證和它的追尋,和他做的言表,都是我們現代學術規范的著作。 當時對我刺激很大,但是直到1985年,我從四川圖書家協會調到中國書法家協會的時候,主編《中國書法》雜志,我突然想起了這件事,我們應該有中國的一套書法全集。 因為當時日本人教我很多,當時曾經學習書法,要到日本去,因為日本有很多大學開了書法碩士、博士課程,你要學要到這兒學。所以我覺得日本本編的很好,我們要學習,中國人也應該來編一套。所以那就是最初的不忘初心。 張鐵林:您一百卷《中國書法全集》里面不要留幾卷給日本書法嗎?人家日本書法有一半給中國了,咱們給他幾本吧。 劉正成:原來有三卷日本,兩卷**,張先生提的國際觀不夠。我想三卷日本,兩卷**,編出來有一定難度,所以我們暫時就把它放下。 張鐵林:您難度是什么?圖版不夠。 劉正成:不是這個問題,學者都行,就是中國、**作品的歸屬問題,歷史文化和現實問題怎么去處理它。 張鐵林:是,還有這個問題。 劉正成:因為我們很多重要的作品,比如說《好大王碑》,同時又是**書法學習的范本。所以這個問題,我們先擱下來,他們也買《中國書法集》去看《好大王碑》,我們就不去討論這些歷史問題了。 因為中日韓這三個國家都是中華文化的一脈相承的。幾十年以前,**人都是用的漢字,所有城市的名字都是漢字,日本也是,日本他們的假名和**的文字都是比較晚期的,離現在也就是二三百年時間。 張鐵林:你看日本的假名向我們古代時候的簡體字,相當于今天的簡體字變成日本的假名。 劉正成:**的文字是宮廷女書,宮廷里面的婦女她們用的文字,或者演變成現在標音的文字。日本的文字也是,文化水平,在**、日本文化修養最高的人,肯定是認識漢字最多的人。 鄭淇心:是,日本人非常推崇我們中國的書法,而且他們經常舉辦一些中國書法家的畫展。據我所知,我們非常多的中國人會去日本看。 張鐵林:我們都去日本展覽過。 《中國書法全集》的學術地位 《中國書法全集》由北京榮寶齋出版社出版,1990年立項,是國家重點出版項目。 其學術團體的主要成員由當時我國的著名學者和中國書法家協會的學術精英組成的:主編劉正成,著名學者馮其庸、季羨林、顧廷龍、裘錫圭、沙孟海、劉九庵、徐復、任繼愈、金維諾等,還有當今活躍于書法理論界的精英沈鵬、叢文俊、朱關田、黃惇、周俊杰、王鏞、華人德、周積寅等,是中國書法學術性最高的叢書。 規??涨熬薮?、體例極度完善的《中國書法全集》,是經過深入研究,有時代高度的成果匯總,學術性非常強。 每一分卷中既有作品,又有評傳、考釋,還有作者的生平事跡年表,甚至還附有書家的行跡地圖等。其編撰與出版,填補了中國書法史上的空白,甚至在某些方面還糾正了典籍中存在的錯誤。 迄今為止,《中國書法全集》已出版74多卷,距離百卷的《中國書法全集》完全編輯出版已經指日可待。 ![]() 《中國書法全集》宣傳冊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