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艹人人摸97在线视频-久久综合色综合-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三级特黄床戏试看50分钟|www.feigov.com

中國書法在線

 找回密碼
注冊
書法在線 門戶 新聞 查看內容

【雅昌專稿】百年得見“丹楓閣” 真假傅山案謎底終揭曉

2017-12-25 10:21| 發布者: 書法在線| 查看: 1169| 評論: 5|原作者: 徐浩天

摘要: 百年得見“丹楓閣” 真假傅山案謎底終揭曉 文/段維佳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發表評論

最新評論

引用 徐浩天 2017-12-11 14:12
本帖最后由 徐浩天 于 2017-12-11 16:22 編輯

 
歷史案情

2017年2月,《中國書法全集》編輯部準備重新已經缺貨的卷次,對一些圖版質量不高的圖片進行替換參考,其中就包括《中國書法全集》中的傅山卷。但是,在參照2007年山西人民出版社的八卷本《傅山書法全集》后發現兩本刊印的《丹楓閣記》并不是同一件作品。

《中國書法全集·傅山卷》所采用的是時任分卷主編林鵬先生選入的民間藏本。山西出版社這本《傅山書法全集》則選用的是遼寧省博物館藏本。

到底是哪里出了錯?我們將時間再倒回上個世紀。



1934年 上海商務印書館《傅青主徵君墨跡》

1934年,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了《傅青主徵君墨跡》一書,其中收錄的傅山書《丹楓閣記》的照片是拍自山西祁縣一位渠姓藏家;但在1985年,文物出版社出版了《清傅山書丹楓閣記》一書,其中明確注明了此件《丹楓閣記》原作藏遼寧省博物館,是由遼寧博物館在1960年從北京琉璃廠購得。


1985年 文物出版社《清傅山書丹楓閣記》

隨之也影響到此后的出版:

山西本:除了1934年商務印書館《傅青主徵君墨跡》和2007年再版之外,還有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傅山書法》、山西古籍出版社(今三晉出版社)1994年單行本《丹楓閣記》、北京榮寶齋1996年《中國書法全集·傅山卷》等。

遼博本:除了1985年文物出版社《清傅山書丹楓閣記》和2007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傅山書法全集》外,還有上海書店1993年《中國歷代書法墨跡大觀》、文物出版社1989年《中國書跡大觀》、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中國書法鑒賞大辭典》、遼寧美術出版社2011年《歷代名家法書墨跡珍品》等。

那么,已出版數十年的兩件傅山書《丹楓閣記》,其中的真偽差異就沒有學者發現嗎?



林 鵬

終于在1988年,著名書法家、學者林鵬在看到文物出版社和上海商務印書館兩本《丹楓閣記》后,寫出一篇《讀<清傅山書丹楓閣記>》,直接指出遼博那件是贗品?!坝抟庖詾?,尚未認清此本《丹楓閣記》!”

隨后文章中從墨跡的精神面貌表現,到戴廷栻本人印章,以及具體字跡比對等方面進行說明,并推翻了遼博本為抄件。此文收入林鵬的《丹崖書論》(1989年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劉正成


姚國瑾

此后,時任《中國書法全集》傅山卷的主編的林鵬,與《中國書法全集》主編劉正成和副主編姚國瑾討論,一致決定傅山卷中《丹楓閣記》釆用民間藏本。

《中國書法全集》傅山卷《丹楓閣記》注錄中標記為藏于山西省博物館,經查找《中國古代書畫圖目》該院條目,未見著錄。后來得知林鵬90年代所見,乃是山西省博物館的石印本。

但是,林鵬當時所看到的僅僅是兩件影印品,尚未見到他所認定的商務印書館收錄的《丹楓閣記》原作!



《中國書法全集》傅山卷

“只是根據印刷品說話,這是很危險的。你說某件是假的,你就有責任把真的拿出來。我怎么能拿出來呢?所以心中一直不踏實。如今真跡在哪里,毫無影響,也許早已毀壞,或者流失海外,也未可知。后來,山西古籍出版社的編輯朋友們,同意我的文章,把1934年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的《丹楓閣記》,拿來重印,并把我的文章附在后面,發行全國。這事情就有點鬧大了。不過事有湊巧,正是這件印刷品,引起了《丹楓閣記》真跡藏主的注意。”林鵬在其2002年所寫《丹楓閣記》真跡發見始末中寫到。

真跡藏家正是山西祁縣的渠氏家族,此時的家主為渠家第二十代傳人——渠川祜。渠川祜在看到文章后,派長子渠榮籙聯系上林鵬,說明來意,并親自帶上原作與1934年商務印書館為原作拍攝的照片登門相見。

“老人說,1934年上海商務印書館來拍照時,他就在場。事后商務給了一幅同原作一般大的照片,老人也帶來讓我看,我看同印刷品一模一樣。老人拿出真跡讓我看,絹本,微黃,冊頁裝,織錦封皮,高34公分,寬27公分,前后共蓋有6枚小印。墨氣生動,筆法自然,真跡無疑。”







渠家所藏 清道光劉&#19232;《丹楓閣記》刻石拓本

“若虛齋藏”、 “昭余渠氏珍藏”為渠仁甫印

此外另一件拓本由戴家所藏,原石藏于山西壽陽縣博物館


此外還拿出一本清道光劉&#19232;(雪崖)的《丹楓閣記》刻石拓本,保存完整,制作精良。與墨跡對比,除保留中間署名處的“戴廷栻”和“傅山”二名印外,其起首處真跡所含有的上下共四印皆不保留,最后“既為書之復識此于后”處,二印于墨跡重疊,也不保留,又在左下加“真山”紅文小印一枚。山西本每頁7行,刻石每頁5行,遼博藏本每頁有4行。遼博藏本只有兩枚印章,分別是前后一大一小的傅山印。

這次拜訪,讓林鵬在其后二十年的時候里,為《丹楓閣記》正名而呼吁奔走,合集而成《丹楓閣記研究》(西泠印社出版社2012年出版)一書,也為今天再次看到《丹楓閣記》原作出現在世人的面前打下鋪墊。
引用 徐浩天 2017-12-11 14:36
本帖最后由 徐浩天 于 2017-12-11 16:27 編輯

三百年未出祁縣

戴廷栻去世后,此件《丹楓閣記》被一直保存在戴氏后人手中,歷經百余年風雨,戴家衰敗,由渠氏家族接手珍藏,極少向外人展示。所幸的是,在經歷日寇洗劫和文革抄家兩次災難后,原作依舊保存完好。


渠氏家族第二十一代 渠榮籙

在此次研討會上,82歲的傅山書《丹楓閣記》祁縣渠家的收藏人、渠家大院主人渠仁甫的長孫渠榮籙先生,講述了《丹楓閣記》渠家流傳史。渠家歷經四代收藏著《丹楓閣記》,已有一百年的歷史。

從渠家現有資料、實物以及先輩的講述,開始收藏書畫至今己歷經七代二百余年。祁縣渠家是明朝初年從山西長子縣遷到祁縣的,當初是小商小販。從十四世渠同?!白呶骺凇敝鸩街赂粍摿⒓覙I之后就開始了收藏。



渠仁甫(1880—1963)

經過代代相傳,到十九世祖父渠仁甫時已收藏極富。祖父渠仁甫(1880—1963)是民國初年著名的晉商和教育家。在接手管理龐大的家族產業之余,酷愛收集古籍善本、名人字畫。這既有家族的積累,更有本人酷愛書法、喜讀經史子集的愛好。


渠家藏 三希堂法帖的乾隆拓本

在碑帖、書法方面,渠仁甫收藏有乾隆御制《三希堂法帖》,《戲魚堂臨江帖》、《郁岡齋帖》、《澄清堂帖》、《滋蕙堂墨寶帖》、《淳化閣帖》、《絳帖》、《寶賢堂帖》、《敬勝齋帖》、《太原段帖》、《紀太山銘》等碑帖一百余部。


渠家藏 王鐸書法立軸

除傅山書法外,還收藏有陳白沙、王守仁、董其昌、王鐸、吳梅村、沈荃、查升、王文治、梁同書、鐵保、何紹基、祁雋藻、陳鴻壽、陸潤庠、吳昌碩等多位明清書法家的作品二百余件。
引用 徐浩天 2017-12-11 14:41
本帖最后由 徐浩天 于 2017-12-11 16:34 編輯

康熙十年(公元1671)至民國五年(公元1916)245年間《丹楓閣記》一直在祁縣戴家收藏。

根據姚國瑾教授的研究,傅山書《丹楓閣記》應該是寫于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當年傅山65歲。也就是說戴家從1671年開始保存《丹楓閣記》。此后除劉&#19232;(乾隆51年—咸豐8年,公元1786—1858年,字雪崖,號寒玉)在道光年間刻《丹楓閣記》帖進入公眾視野外,其它再未見《丹楓閣記》收藏或流傳的記載。


民國五年《半可集備存》及序

直到民國五年(1916年),叔伯曾祖父渠本翹(1862—1919年,光緒十八年進士,任內閣中書、駐日本橫濱領事、山西大學堂總監、資政大夫、典禮院學士)為祁縣先賢們整理出版遺著,其中包括載廷栻的《半可集》。他為《半可集備存》所作的《序》中明確寫道:“從其裔孫乞得先生畫像及所譔丹楓閣記,記亦僑黃書……”

這里明白無誤的說清楚了兩個問題,一是從1671年到1916年(民國五年)這245年間,戴家雖然在戴廷栻去世后敗落,戴廷栻的收藏大多流失,但《丹楓閣記》還一直珍惜地在戴廷栻后人手中保存著。二是為了重新收集出版散落在民間的戴廷栻遺著,渠家于民國五年(1916年)從戴家后人手中得到了《丹楓閣記》。





渠家大院 傅山《丹楓閣》紀念展示

民國五年(1916年)到現在(2017年)一百年來《丹楓閣記》一直在祁縣渠家收藏。

渠本翹在得到《丹楓閣記》后三年即去世(民國八年,1919年),這三年中渠仁甫是怎樣接手保存《丹楓閣記》的?沒有記載。



渠仁甫之子 渠川祜

但從《丹楓閣記》的裝裱能夠佐證渠仁甫在渠本翹得到《丹楓閣記》后不久就已經接手收藏。先父渠川祜在世時曾經告知,祖父對他講過:家中的《丹楓閣記》是在民國初年裝裱的,裝裱所用“加重京莊雪白云龍裱綾”是祖父專門定購的。家中現存的一些書畫的裝裱用材和尚余存的白綾可以做證?!兜鏖w記》的裝裱特征與方法,也經多位專家和裝裱老師付鑒別均確認為是“民國裱”。




渠仁甫專用的“加重京莊雪白云龍裱綾”與《丹楓閣記》的裱綾對比

《丹楓閣記》在渠家收藏的一百年中,曾經歷過兩次大的災難。

第一次是日寇的洗劫。1937年末日寇占領祁縣,祖父帶領全家逃難至四川成都,大量的書籍字畫無法帶走。根據渠川祜1938年6月17日的日記所寫,逃難走后,渠家大院被日軍占用,值錢東西被洗劫一空,字畫也不例外,凡是木盒裝的精品全部丟失。《丹楓閣記》因未特殊盛放,始得幸免。

第二次是文革抄家。1966年8月太原第四中學紅衛兵抄家時(渠川祜在此校任教),將家中所有收藏及物品悉數抄走,《丹楓閣記》也在其中。直至平反后,1978年始將查抄物資退還,雖損失頗多,但慶幸《丹楓閣記》未丟失,竟在太原四中庫房中整整封存了12年。此后《丹楓閣記》一直保存在渠家,不輕易向外人展示。直至1996年看到山西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丹楓閣記》上林鵬的文章,拜訪后,始被外界知曉。





研討會現場展示的渠氏家族收藏
引用 徐浩天 2017-12-11 14:44
本帖最后由 徐浩天 于 2017-12-11 16:40 編輯

存疑 遼博本《丹楓閣記》

以上,是渠家這邊流傳有序的歷史證明,那另一件遼博本《丹楓閣記》又是從何而來?現在只知道是由遼博在1960年從北京琉璃廠購得,具體藏家來源出處不知。

在林鵬發表文章后這中間差不多30年的時間,卻沒有發現遼博對此的公開回應。

在林鵬2002年所寫《丹楓閣記》真跡發見始末中最后,有注:收藏家渠某之弟幾年前到過遼寧省博物館,提出要看《丹楓閣記》,館方說:“我們的藏品是贗品,真跡在山西?!?/font>




遼博本傅山書《丹楓閣記》(局部)

從遼寧省博物館原副館長由智超《傅山丹楓閣記辨偽之思考》一文中得知,1996年,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葉喆民在《收藏家》1996年第2期)發表《傅山書丹楓閣記的鑒賞》一文,指出有一種出版物中的《丹楓閣記》為仿臨之作,并以對比分析方法詳解了兩者之間存在的根本區別。文中雖未直接說明仿作在何處所藏,但從提供的印刷品圖版和說明文字的內容來看,此冊是指遼博本。


遼寧省博物館原副館長 由智超

研討會上,遼寧省博物館原副館長由智超就此談到:“博物館對于《丹楓閣記》的研究,實際上始終在進行。我是1997年看見葉喆民先生這篇文章的,當時就找到了楊仁愷館長的助手劉建龍,和他詳細地分析此事,后來又把館藏的這件《丹楓閣記》重新拿出來做了研究,并向楊仁愷館長說明了問題。最終經過研究認為,館藏的《丹楓閣記》有問題。”

由智超認為,遼博藏《丹楓閣記》與渠家相比缺乏遞藏過程,沒有收藏家,也沒有題跋。“特別是輔助鑒定當中有一個關于紙張的問題,我個人認為,遼博的《丹楓閣記》紙張應該不夠年份。另外從書法的角度上,我認為它比較缺乏生氣和節奏,特別在游絲連接的部分,與渠家所藏對比,是比較牽強的。”由智超說。



渠家藏本 傅山文尾處的跋語


遼博本  傅山文尾處的跋語


清 劉&#19232;的拓印本 傅山文尾處的跋語
引用 徐浩天 2017-12-11 14:49
本帖最后由 徐浩天 于 2017-12-11 16:44 編輯

三版本對比 真跡揭曉

而圍繞三個版本的傅山《丹楓閣記》所出現的疑點,我們可以對比出其中的差異。

布局方面,遼博藏本是每頁4行;渠家藏本是每頁7行;清代劉&#19232;的拓印本是每頁5行。


再看印章,渠家藏本藏本則是蓋有戴廷栻的印章,連同其他閑章共有9枚印章,其中引首章“懷古醉余觴主”在文中蓋有兩次;清代劉雪崖的拓印本有“戴廷栻”、“傅山”2枚印章。遼博藏本有2枚印章,分別是前后一大一小的傅山印章;




渠家藏本與遼博藏本 字形對比

林鵬推測,遼博本的造假者有可能是根據拓片的仿臨。對比墨跡以及刻本的精神氣味,渠家藏本氣息連貫,筆法流暢,更具有生氣。傅山乘興而書,一氣呵成,不免有寫漏或寫錯的字。

“萬一文章”四字的右旁中間又添一個小字“然”,還有后加的“由”、“廷”等字,由于字已寫滿整個絹面,只能在字面上蓋了印,由于與字重疊,“傅山印”上面的一枚無法認清。



渠家藏本與遼博藏本 印章對比

此外,在渠家藏本中,傅山在書寫中出現有漏字的部分,在刻本中進行了改正,但遼博本有錯字出現。渠家藏本上有戴廷栻的印,而遼博本這一件在戴廷栻名下卻沒有圖章。試想戴廷栻不給原件蓋印,卻給后來的抄件蓋印,這是不可能的。有專家認為,遼博本《丹楓閣記》是石刻的翻版。

“通過這個會議,我們基本確定渠家所藏《丹楓閣記》為真跡,雖然它是民間收藏,并非博物館收藏。”劉正成表示,“在我們幾十年的文物鑒定工作中,認可了民間藏本,質疑了博物館藏本,這沒有多少先例?!?/font>


渠家大院

除《丹楓閣記》外,戴家幾件藏品的流向。

祁縣戴家敗落之后,不少藏品都流入到祁縣其他幾家望族手中。傅山與丹楓閣有關的三件珍寶——《丹楓閣記》、丹楓閣圖、丹楓閣匾在清中期戴家衰落后,分別被祁縣當時的三大晉商——渠家、喬家、何家收藏。其中丹楓閣匾已于1953年由何家后人何曉樓捐獻國家,現陳列在祁縣“喬家大院”。幾乎不為人知的《丹楓閣圖》在喬家后人喬尚謙(1864-1927)的詩集《息影園詩存》中記為其弟喬壽泉所藏,現下落不明。此外,據《傅山全書》第二冊記載,傅山為戴氏家譜所作之《序》手稿,由祁縣私人收藏。

300多年來,圍繞著傅山這件《丹楓閣記》的種種傳奇,唏噓感嘆,今日終將落定。

查看全部評論(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