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艹人人摸97在线视频-久久综合色综合-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三级特黄床戏试看50分钟|www.feigov.com

中國書法在線

 找回密碼
注冊
查看: 9009|回復: 6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文章世家,別出胸臆——姚元之簡傳 杭州高偉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于 2011-11-18 10:44:14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文章世家,別出胸臆
                                                          ——姚元之簡傳
                                                                  杭州高偉
    本人在《隴右名家朱克敏研究》一文中,曾提及道光九年朱克敏赴北京,前典陜甘鄉試,時任翰林院學士姚元之贈以隸書聯:“云山供養門庭敞,文史風流地位清。”并題云:“時軒精漢隸,乃癖喜余書,益其師生情篤,故不免阿其所為耶!紅葉齋生姚元之書于都中小紅鵝館”。此聯的作者應是姚元之,而不是林則徐。而林家和姚家有深厚的淵源關系。
    姚元之出身書畫世家,早年從學于族祖姚鼐,博通掌故,為文高雅,擅長書圖。桐城姚家是一個科舉世家。清代有個著名的散文流派叫“桐城派”,其中最有名的叫姚鼐。姚鼐與創始人方苞、劉大櫆并成為“桐城三祖”。
    姚鼐(1731——1815.12.30),字姬傳,清代桐城人。一字夢谷,室名惜抱軒,世稱惜抱先生、姚惜抱。一世祖居麻溪,其五世祖姚旭明景泰年間遷居桐城城里。鼐幼嗜學,伯父姚范授以經文,又從劉大櫆學習古文,表現出非凡的天資。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中進士,授庶吉士。3年以后,散館改主事,分屬兵部;旋又補禮部儀制司主事。后歷任山東、湖南鄉試副考官,會試同考官和刑部廣東司郎中等職。乾隆三十八年,清廷開四庫全書館,姚鼐被薦入館充纂修官。此職本應翰林方可充任,獨鼐與休寧戴東源、興化伍大椿、歙縣程晉芳等8人破格當選。《四庫全書》成,鼐乞養歸里,不入仕途,時年44歲。大學士于敏中、梁國治先后動以高官厚祿,均被辭卻。
    自乾隆四十二年起,姚鼐先后主講揚州梅花書院、安慶敬敷書院、歙縣紫陽書院、南京鐘山書院,致力于教育,因而他的弟子遍及南方各省。其中最著名的有本邑的方東樹、劉開、李宗傳、方績、姚瑩;上元梅宗亮、管同;宜興吳德旋;陽湖李兆洛;婁縣姚椿;新城魯九皋和他的外甥陳用光等。這些學生都是篤守師說,遵桐城家法的文人,對桐城派的傳播作用甚大。桐城派古文之傳,自方苞以文章稱海內,上接震川,同邑劉大櫆繼之益振,傳至姚鼐則集大成。因此有“桐城家法,至此乃立,流風作韻,南極湘桂,北被燕趙”之說。歷城周書昌說:“天下文章其在桐城乎!”
    姚元之之父姚原綬任六安州學政。姚元之自幼受家學熏陶,姚元之系嘉慶五年(1800)庚申科直隸鄉試著名詩人張問陶(船山)所取士,與崔旭、梅成棟并稱“張門三才子”;
    姚元之(1773—1852)清代官員、教育家、書畫家。字伯昂,號薦青,又號竹葉亭生,晚號五不翁,安徽桐城人。嘉慶十年進士,官至左都御史、內閣學士。善畫人物、果品、花卉,書法尤精隸書。
  嘉慶十年(1805)中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姚元之因參與編纂《高宗純皇帝録》有功,未及散館,即授編修。十三年(1808)任陜西鄉試正考官司。次年受命在南京書房行走,后充武英殿提調。十七年(1812)升侍講。十九年(1814)充會試同考官,出任河南省學政。武英殿刊刻乾隆《圣訓》有誤,姚元之負有失審之責,降勾編修。二十年(1815),連上數折,奏請禁止書坊刊刻《類典》之書,杜絕士子在科考時模仿抄襲;密奏陳州、汝寧治安混亂,鹽運梗塞等情,受到朝廷賞識。 道光二年(1822)任咸安宮總裁。次年任文淵閣校理。四年(1824)升任右春坊右中允,任日講起居注官,即轉任左春坊左中允。次年初升任司經局洗馬。六年(1826)升任翰林院侍講,轉侍讀。次年升任右春坊右庶子。后升轉任翰林院侍講學士。十年(1830)轉侍讀學士。次年升詹事府詹事,受命稽查左翼“宗學”,任文淵閣直學閣事。道光十二年(1832)升內閣學士,兼領禮部侍郎。即改署兵部左侍郎。次年升工部右侍郎。兼管錢法堂事務,即調刑部右侍郎轉左侍郎,任大考翰、詹閱卷大臣。十四年(1834)任順天府鄉試副考官,調戶部右侍郎兼管錢法堂事務。次轉任戶部左侍郎,兼管三庫事務。后任江西鄉試正考官,調刑部右侍郎。十六年(1836)任朝考閱卷大臣。次年歷署戶部左侍郎,右侍郎,受命提督浙江學政。十八年(1838)轉刑部左侍郎,即奉召回京,任都察院左都御史。二十一年(1841)授內閣學士兼領禮部侍郎。道光二十三年(1843),姚元之因論洋務與大學穆彰阿不合,逢京都此屆任期滿,以“精力漸衰”為由被黜,歸桐城縣城故居(今北街小學內),添置館舍,修建亭臺名“竹葉亭”,著書、吟詩、作畫于其間。咸豐二年(1852)病逝。
    姚元之有文名,兼工書畫。姚瑩稱其詩:“古近諸作雅托唐音,綿邈其思,俊逸其氣,清辭麗句不絕于篇,雖不同晉楚稱雄,亦屹然周宋王者之遺矣。”姚元之是清代十六畫人之一,工隸書、行草,尤善白描人物。所畫花卉不落時下窠臼,間作果品,亦別饒風致,可以與南田、新羅爭勝。姚元之曾摹趙承昌羅漢十六尊,名家黃左由嘆其為今人不讓古人,清•蔣寶齡《墨林今話》:“先生工隸書、行草、畫筆精妙。”姚元之曾于1826年9月作《瓶蘭圖》由江西省博物館收藏;1831年夏作《荷蓼圖扇》、1838年作《花鳥圖扇》,均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
  姚元之著有《使沈草》三卷、《竹葉亭詩稿》、《薦青集》、《竹葉亭雜記》八卷、《小紅鵝館集》等。姚元之生事載于《清史稿》卷375、《清史列傳》卷42、《大臣傳續編》七、《中國文學家大辭典》(清代卷)等書籍。
    姚元之隸書對聯:"有福方讀書 無欲仍積壽。"灑金紙的底上,還繪有飛蝠的暗紋,姚的隸書一筆不茍,勾如浮鵝,頓如蠶頭,點如垂露,撇則若鐵鐮,從內容到外在形式,都給人一種沉靜的氣韻,大家的風度。
    姚元之的隸書看上去比較接近桂馥,間架取法《史晨碑》,而波磔之間又有幾分《曹全碑》端正流麗的風韻。
  清代隸書到姚元之,前面已經名家疊出,姚元之欲求變化和個人風格而苦心孤詣,最典型的就是輕重筆的運用,最粗筆與最細筆劃對比是懸殊,但在整體看來又不顯的突兀,這是他隸書風格的成功因素之一。
    姚元之的畫,有一幅題為《夢梅圖》的設色紙本卷,這幅畫是姚為他的一位前輩建卿先生所畫,建卿先生夢中得一名句:"盤空硬語如梅花",命題作畫,姚元之欣然從命。這幅畫的構圖清幽靜遠,朦朧的遠山,淡云、高樹,茅屋的有機組合,居畫面之中的是一樹高聳的紅梅,樹干直挑半空,切出的是"盤空硬語如梅花"題,畫面的左上角暈染出一輪明月,以此月印證一個"夢"字,亦巧極雅甚。此畫有張廷濟題迎首,梁章矩等十三位名人題跋,顯得古色古香、脫盡火氣。這正如清人邵梅臣在《畫耕偶錄》中談及的:昔人論作書作畫,以脫火氣為上乘。夫人處世,絢爛之極,歸于平淡,即所謂脫火氣,非學問不能。 "非學問不能",姚元之的《夢梅圖》靜穆、豐韻、潤澤、名貴,可謂四善皆備。此畫為北京瀚海藝術品拍賣公司1995年秋季拍賣品,標價三萬多元。據說最后以三萬元價格賣掉,我真羨慕這位有眼力的買家,他擁有了姚元之的一幅杰作,以三萬元的巨款作物質保障,由此可見再純粹的精神也離不開物質。
    姚元之著有《竹葉亭雜記》。中華書局1982年出版的"清代史料筆記叢刊"中有趙翼與姚元之分著合版的《 曝雜記》、《竹葉亭雜記》。
    公允地說,姚的這本《竹葉亭雜記》水平一般,文采學識雖有,但不如趙翼的《 曝雜記》,趙文以閱歷取勝,文筆生動;姚文以雜博見長,略嫌拘謹。八卷筆記,記風光物產、人情習俗,談當朝掌故、禮儀制度,直至讀書 記、考辨雜纂,雖內容豐富,但總有一種官場氣息。或許姚元之為人為文,就是這種原生態罷。
    卷六有一記,可見姚元之另一性情:他在小絨線胡同某家發現舊書兩架急欲出售,就匆匆前往購買,"以錢五十千得《管子》、《莊子》,初印《韻府》及《類函》、《事文類聚》、《六臣注文選》、元刻《楚辭》、《北堂書鈔》、《四庫總目》等書。"姚元之因為手頭錢緊,向表弟張相如借,表弟把自己的一襲裘衣典當了之后換成現金,幫姚元之買下這批舊書。買書時姚元之問主人何故賣書?主人回答道:"贖當耳。"姚元之一聽樂了,寫道:"賣書贖當,借當買書,亦可留為異日佳話。"
這則筆記至少說明兩點:其一姚元之愛書如命,其二他生活并不富裕,否則不至于讓表弟把裘皮衣裳拿去典當。阮囊羞澀同時又嗜古成癖,古今文人命運相似。
    姚元之《竹葉亭雜記》中有一則講科舉制度,現全文摘錄如下:
   戊寅順天鄉試,場中號口貼科場條例,高宗廟號“宗”字誤寫“祖”字,姚上舍宴指其誤,監臨始知之。查系舊刷條例之錯,具折參奏。舊提調官禮部孔郎中昭虔褫職。纂修員外郎常德、黃維烈、達麟,主事喻元準、尹濟源,前郎中蔡鑾揚,前員處薩迎阿以頒發條例時隨同畫稿;校對主事程采、梁章鉅以所校黃綾本不誤,只此本因供事未曾送校,俱降一級留任。舊堂官戴協揆革職留任。穆少寇克登布、姚少農文田降四級留任。多侍郎山以頭等侍衛,前往哈密作為辦事大臣。寶大理興降二級,以三等侍衛前往吐魯番作為領隊大臣。周府丞鉞以專辦科場,降三級調用。監臨善侍郎慶、韓京兆鼎晉以自行覺察免議。
    這讓我們可見清代的官場制度的嚴密,對于忽職守者的懲辦力度。
    文集中還錄有一些詩話聯句,文人雅趣,給我們留下了那個時代的資料,如下面幾則:
    先端恪公官刑部尚書時作一聯云:“常覺胸中生意滿,須知世上苦人多。”北平黃叔琳鋟版懸于普濟堂。
    又吾鄉張文端公書室一聯云:“讀不盡架上古書,卻要時時努力。做不盡世間好事,必須刻刻存心。”
    粵西陳榕門相國一聯云:“惜食惜衣豈為惜財原惜福,求名求利但須求己莫求人。”仕宦者果能胸中生意常滿,能刻刻存心,能惜福求己,必無貪酷鉆營等事。貧窮者果能胸中生意常滿,能刻刻存心,能惜福求己,必無邪辟奸詐之行。以之勸天下、教子孫,數語用之不盡,固不獨可作座右銘也。
    姚的生年為1773年,逝世年為1852年,他逝世前一年,洪秀全先生已開始造大清朝的反。不過這一切姚元之已不再關心,他活了七十九歲,盡享天年,也盡享了太平。

    姚元之詩作
  千山
  明霞為飾玉為容,山到遼陽巒嶂重。 欲向青天花數朵,九百九十九芙蓉。
  
    詠元宵節
  花間蜂蝶趁喜狂,寶馬香車夜正長。 十二樓前燈似火,四平街外月如霜。
  
    寄蓬萊太守張船山夫子
  蓬萊仙吏出塵姿,管領神仙鬢未絲。 堂上琴懸無長物,郡中烏集已多時。
  仙人樓閣春長住,水國煙波秋到遲。 出海云霞天五色,不知何似使君詩。
2#
 樓主| 發表于 2011-11-18 10:45:16 | 只看該作者
姚元之書法
3#
 樓主| 發表于 2011-11-18 10:45:32 | 只看該作者
姚元之書法二
4#
 樓主| 發表于 2011-11-18 10:45:44 | 只看該作者
姚元之書法三

4216126fd7c7e0d4cd5970747c4b5cdf.jpg (341.08 KB, 下載次數: 17)

4216126fd7c7e0d4cd5970747c4b5cdf.jpg
5#
 樓主| 發表于 2011-11-18 11:30:09 | 只看該作者
姚元之的畫
6#
發表于 2012-3-2 12:50:46 | 只看該作者
士大夫書法!
7#
發表于 2014-6-13 13:52:16 | 只看該作者
拜讀。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QQ|時事點擊|中國書法全集|小黑屋|松竹書院|養晦書塾|劉正興畫苑|藝術展廳|學術研究|收藏鑒賞|自治社區|休閑社區|Archiver|書法在線 ( 京ICP備17008781號

GMT+8, 2025-5-14 10:38 , Processed in 0.27768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