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書協原副主席、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生導師、四川大學博士生導師胡抗美發言:我們五位作者帶著我們的作品來到書圣王羲之的故鄉,顏真卿的故鄉,好像是來向傳統學習,向傳統致敬。同時我們選擇臨沂也是來向具有深厚文化傳統這樣一個大省,山東的書法家來學習來求教。向我們臨沂的書法家來學習求教,這是我們的一個出發點,其實我們還有一個很大的感動,那就是王羲之和顏真卿,我們這五位作者尤其是其他四位老師,他們在學習書法的過程當中都經歷了王羲之和顏真卿過程,在他們早期的學習過程當中,樹立了個人的一種特色和特性的作品,在參展的時候可以有一個回饋。這兩位我們偉大的先賢為我們書法創造這樣一個傳統,給我們一個很大的信息。王羲之總結了當時的書法大的趨勢,當然不是他一個人,他是一個代表性人物,創造了我們今天所熟悉所瞻仰學習的那種楷書、今草和行書,我們今天看到手札尺牘這一類的,都是他的一個創新的面貌。顏真卿可以說是我們古代有一個品評書法的最基本的東西叫做書品和人品的關系,就是書如其人,顏家對于國家來講是滿門忠烈,但是他的書法,我們熟悉竇臮的《述書賦》都了解,這么偉大的書法家,這么忠烈的忠臣,為什么沒有顏真卿的名字。這個一直到宋代開始重新樹立了顏真卿,這樣在我們書法史上的兩座高峰,王羲之和顏真卿就樹立了。我想因為開始王老師都說到有個性的書法,那么怎么來看待這個個性。我介紹一下這樣一個歷史,同時我代表我們五位作者盡請我們山東臨沂的書法家提出批評,給我們指出一個方向來,這也不虛此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