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艹人人摸97在线视频-久久综合色综合-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三级特黄床戏试看50分钟|www.feigov.com

中國書法在線

 找回密碼
注冊
查看: 5135|回復: 6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孫人杰:秦國青銅三虎符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于 2016-5-20 14:56:47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秦國青銅三虎符

孫人杰




圖1



虎符,是秦國器特有的品類。迄今為止共發現三件。分別是《杜虎符》、《新郪虎符》和《陽陵虎符》。

《杜虎會》(圖1),一九七三年陜西西安市郊區山門口鄉北沉村出土,現藏陜西省博物館,銘文40字:“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凡興士被(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會君符,乃敢行之,燔燧之事,雖毋會符,行殹(也)。

秦稱王從惠文王始,年代在公元前324年丁酉。因此,杜虎的鑄造當為惠文王之前,在公元前337-325年之間。

《新郪虎符》(圖2),現藏法國巴黎陳氏。出土年代不詳。銘文38字(又合文一):”甲兵之符,右在王,左在新郪,凡興士被(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會王符,乃敢行之,燔燧事,雖毋會符,行殹(也)。銘文中“右在王”的“王”為誰待考,但必晚于杜虎符,是秦惠文王以后所鑄。

《陽陵虎符》(圖3),相傳山東臨城出土。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虎頸至胯間左右各有錯金篆書銘文兩行十二字。銘文:“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陽陵”。“右在皇帝”,顯然此符鑄于秦統一之后,字體當屬小篆,是秦國標準文字,與《嶧山刻石》(圖4),《泰山刻石》(圖5),《瑯琊臺刻石》相較,字體一致。

從三虎符銘文相較,可以看出《新郪虎符》用字與《杜虎符》基本一致,《杜虎符》較率簡,《新郪虎符》則整飭。以《陽陵虎符》與《新郪虎符》相較,則二者無甚差別,用字與刻寫風格趨同。

由此,可以得出如下結論,自秦惠文王至秦統一六國,秦國文字基本上沒有變化,是很穩定地使用下來了。那么,秦惠文王以前的秦文字又是什么樣的呢?秦惠文王之前為秦孝公,秦孝公在位時間為公元前364年(庚申)——公元前337年甲申,共24年。秦孝公時期,有紀年的秦國文字資料就是有名的商鞅三器,即十三年商鞅戟(圖7)、十六年商鞅鐓(圖8)、十八年商鞅量(圖9)。

商鞅戟銘二行,正面6字,背面4字,刻“十三年,大良造基巖之造戟”。商鞅鐓銘刻四行13字:“十六年大良造庶長鞅之造雍矛”。商鞅量銘刻十行75字,底部銘文為后補刻。從此三器銘文可以看出,三刻雖然較草率,然字形卻似大篆體式,與三虎符字式有一定差距。據此,我們推斷:在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前小篆就已具雛形,秦國大小篆的過渡期在秦孝公與秦惠文王之間。

再讀許慎《說文解字敘》“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罷其不與秦文合者,斯作《倉頡篇》,中車府令趙高作《爰歷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學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頗省改。所謂小篆者也,是時,秦燒滅經書,滌除舊典,大發史率,興戍役。官獄職務繁,初有隸書,以趨約易。而古文由此絕矣。”則可解讀為:秦始皇統一六國,推行書同文的措施,李斯作《倉頡篇》,趙高作《爰歷篇》,胡毋敬作《博學篇》小篆范本供世人學習,而非其創制小篆較為符合歷史事實。
學書一得,謹記于此。

7#
 樓主| 發表于 2016-5-20 15:05:24 | 只看該作者
圖9

商鞅量拓片.jpg (328.62 KB, 下載次數: 71)

商鞅量拓片.jpg
6#
 樓主| 發表于 2016-5-20 15:04:32 | 只看該作者
圖7

IMG_20160513_110213.jpg (435.78 KB, 下載次數: 71)

IMG_20160513_110213.jpg
5#
 樓主| 發表于 2016-5-20 15:00:54 | 只看該作者
圖5

IMG_20160512_160305.jpg (791.97 KB, 下載次數: 109)

IMG_20160512_160305.jpg
4#
 樓主| 發表于 2016-5-20 15:00:09 | 只看該作者
圖4

IMG_20160512_115232.jpg (397.37 KB, 下載次數: 67)

IMG_20160512_115232.jpg
3#
 樓主| 發表于 2016-5-20 14:58:58 | 只看該作者
圖3

11082514229b036cf2f8dbbab3.jpg (291.3 KB, 下載次數: 34)

11082514229b036cf2f8dbbab3.jpg
2#
 樓主| 發表于 2016-5-20 14:57:45 | 只看該作者
圖2

IMG_20160512_110542.jpg (218.11 KB, 下載次數: 30)

IMG_20160512_110542.jpg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QQ|時事點擊|中國書法全集|小黑屋|松竹書院|養晦書塾|劉正興畫苑|藝術展廳|學術研究|收藏鑒賞|自治社區|休閑社區|Archiver|書法在線 ( 京ICP備17008781號

GMT+8, 2025-5-15 05:59 , Processed in 0.52409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