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正成像一座書壇的嘉峪關(guān),飽經(jīng)風霜晴雪,憑借過硬實力、過人堅忍猶自屹然不倒。“能受天磨真好漢,不遭人忌是庸才”......
書壇的嘉峪關(guān)
■本報記者 蔡樹農(nóng)
其他再怎么牛皮的書法家個展一旦受到邀請可以找理由不去,但劉正成的個展一定是要去的,三個原因:首先是他高超的學者型兼具藝術(shù)家氣質(zhì)的書法技藝;第二是他對當代書法事業(yè)、書法運動、書法人才建設的杰出貢獻;第三是他遭受困厄,臥薪嘗膽,刻鶴圖龍,東山再起的悲壯故事。
不熟悉書法史的人一定會以為書法大概只有江左風流才是最值得稱道的,提及古代書法輝煌肯定多半關(guān)注陜西、河南、山東,很少人垂青甘肅。凡能夠垂青甘肅古代書法的,無疑都是行家里手。劉正成自北京“江山尋繹展”后把個人的第二次規(guī)模性書展“隴上鴻泥”放在甘肅,而且是以采風紀實的方式花大半年時間邊走邊寫,伏羲拜祖、敦煌寫經(jīng)、西狹訪石、瓜州逸夢、崆峒問道、柳湖講學、回山題匾、陽關(guān)吊古、仇池擊掌、祁山凝眸、武威執(zhí)簡……一路留墨留情,因為有了充分的案頭準備和學識的積累,劉正成的隴上行摒棄了一般浮光掠影的賞游,而是真正做到了采風的風之度、風之韻、風之騷,風流筆底,“關(guān)河夢斷”。書法采風與繪畫采風的一個重大區(qū)別點是書法的許多采風點完全與神奇?zhèn)惖拇笞匀蝗跒橐惑w,中國的好山水,總是離不開好題跋、好書法,往往“現(xiàn)場布置”。書法是景點,景點即書法,繪畫要做到這一點非常難,甚至不可能。所以,當劉正成再入敦煌鳴沙山突發(fā)異想,即興沙書四字:“驚沙坐飛”,博得隨同人員鼓掌叫好,關(guān)節(jié)點是書法的書寫節(jié)奏與觀者的欣賞節(jié)奏同步,又加上書寫內(nèi)容產(chǎn)生的環(huán)境心境共鳴,自然更是妙不可言了。人多越熱鬧的劉正成喜歡被眾星拱月的感覺,眾星拱月得飄飄然,接著是筆走龍蛇一剎那的高亢激越,他書法的成功在這里;他曾經(jīng)的人生挫頓,恐怕也在這里。他的患難之交包治國專門撰寫的《隴上鴻泥——采風行紀》整體寫得不錯,但有時行文過多恭維溢美之詞,仿佛也接近“加害”。尤其到了劉正成如今的年齡段應該少看少讀吹捧自己的溢美之詞,平和靜氣一些,別人依然不會忘記劉正成的縱橫才情和功績,歷史則會把他溫柔地攬入懷中。當初加害劉正成的一些書官書霸有些不是現(xiàn)在成過眼云煙被遺忘了嗎?劉正成卻還在書寫他的書法歷史,還在書寫他的書法人生,還在斷夢中圓夢!
8月16日,甘肅省委宣傳部、蘭州大學等主辦的“隴上鴻泥——劉正成書法作品展”經(jīng)歷了有驚無險的布展風波后順利開展。開幕式主持人——劉正成鐵桿支持者、“皇阿瑪”張鐵林介紹領導嘉賓我一個都沒記住,意外發(fā)現(xiàn)中國書協(xié)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趙長青來了,更意外的是他還代表中國書協(xié)脫稿致詞,一上來就稱劉正成是“中國書協(xié)老領導,為中國書協(xié)以及中國書壇做出了大量卓越的不可磨滅的貢獻”,我想,劉正成聽后定然百感交集,盡管這番評價遲到了些,卻是溫暖和持久的。另外,我也終于從包治國的文字中讀到了3年前中國書協(xié)秘書長陳洪武“受張海主席、趙長青書記委托”在劉正成“江山尋繹展”上的一番深情而到位的講話——
“劉正成先生是當代書壇學者型的著名書法家,集書法研究、書法創(chuàng)作、書法編輯出版、書法組織活動于一身。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劉正成先生擔任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副秘書長,《中國書法》雜志社社長、主編期間,精心籌劃組織的全國中青展等大型展覽和一系列的書法活動,成為那一時期推動書法藝術(shù)發(fā)展的主要樣式之一,為當代書法的復興注入了勃勃生機。劉正成先生在書學研究上,秉持獨立的學術(shù)思想,勤于筆耕,成果豐碩。他出版的三卷本《劉正成書法文集》,其中對蘇東坡、徐渭的研究,影響甚深。他主編的《中國書法鑒賞大辭典》,材料翔實,議論深刻,廣為流傳。他主編的卷帙浩大的百卷《中國書法全集》,更具有開創(chuàng)先河的膽略與見識。特別是他以開放的胸襟,廣泛聚集了當代書壇一批實力派書法理論家、學者作為分卷主編,最大限度調(diào)動各方智慧、能量和資源,有效地提升了全集的學術(shù)性、史料性和代表性。他這種對歷史、對當代、對書法藝術(shù)高度負責的職業(yè)精神,深深地感染著我,同時也為大家所稱道。”
也許,在受了將近七八年的“陷害”委屈,劉正成再一次昂頭高傲地進入書壇視線是他又被“官方認可”了。而熟悉劉正成的人都知道,劉正成之所以當初被“陷害”的一個公開秘密是他得志時的過分高調(diào)與專橫,如果他僅僅是一個民間的書法高手那問題不大,偏偏他身居高位,竟然還是實際掌控書協(xié)日常主要學術(shù)活動和運作的迷戀權(quán)力的書協(xié)關(guān)鍵性人物,他的“廢黜”算得上情理之中,應證了高調(diào)是高調(diào)者的墓志銘的民諺。他后來在一些文章和談話里有所反省,可惜于事無補了,英雄情結(jié)一直糾纏著劉正成,正如展廳他書寫林則徐聯(lián)“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趨避之”所作的創(chuàng)作手記“某非英雄,然每有英雄情懷在否?林公此聯(lián),每每令志士動容。然從前為何不書而今日書之?乃因走了林公落難之路,讀了林公落難之詩,乃知此句非為青年人之豪言壯語,而是烈士暮年的道德自省。書寫此聯(lián)亦為某之道德自省,未敢言人書具老者乎!”
“書寫此聯(lián)亦為某之道德自省”絕非劉正成的虛言,缺乏反省精神的中國人正應該不斷加強道德自省,我們這個社會才能充滿正能量。劉正成能夠“道德自省”說明他對自己也是認真負責的。真相可以隱埋,但歷史不可以篡改。劉正成像一座書壇的嘉峪關(guān),飽經(jīng)風霜晴雪,憑借過硬實力、過人堅忍猶自屹然不倒。“能受天磨真好漢,不遭人忌是庸才”,書壇歡呼“前度劉郎今又來”,畢竟,劉正成即使今天繼續(xù)蒙冤站不起來,書法歷史的地標上照樣會挺立一座屬于他的書法嘉峪關(guān)。
隴上是劉正成的福地。8月17日,劉正成演講“甘肅古代文明與書法”時,他心中有感恩的沖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