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艹人人摸97在线视频-久久综合色综合-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三级特黄床戏试看50分钟|www.feigov.com

中國書法在線

 找回密碼
注冊
查看: 8455|回復: 2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衢州日報》專訪劉正成】生活與人生的歷練, 能使書法的美更有深度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于 2019-3-26 15:46:03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生活與人生的歷練, 能使書法的美更有深度

衢報傳媒集團記者 徐聰琳 通訊員 龍鳳



“2002年,我曾與著名紅學家周汝昌先生做了一個關于書法的學術對話。他說,講書學比講紅學難。”3月21日晚,中國儒學館報告廳內,國際書法家協會主席、《中國書法全集》主編劉正成以此作為講座《中國書法藝術審美》的開場白。

“研究《紅樓夢》,還有字句、典故、情節可供我們琢磨,但研究書法我們從哪里入手?這一看,確實有些困難。”在劉正成看來,中國書法藝術審美是一個很大的命題。

“因這個命題,我寫了一本書叫《書法藝術概論》。今天,我要在短時間內把這個問題講清楚,也算是接受了一個挑戰。歡迎大家多多指正。”

隨后,劉正成分別從視覺層面、精神層面、文化層面談《中國書法藝術審美》。



整個講座過程中,他通過PPT圖文演示,深入淺出,生動細致地從書法的用筆、結字、章法講書法的視覺形式特征,從自然聯想、擬人風格和兼論其人生平等談書法所體現的精神境界,從文化核心、三大行書經典價值、民族文化圖騰的意義,全面地講述書法作為中國傳統文化在文化自信中的突出作用。

“劉老師可是中國書法界的‘大咖’,他主編的《中國書法全集》堪稱我國書法藝術的‘百科全書’。”市民陳芳帶著筆記本,從開化趕來聽講座,聽到劉正成“點贊”開化農民草書時,她與有榮焉。“能現場聽劉老師講課,是我們衢州書法愛好者的一件幸事。這場講座增進了我對書法藝術的了解,也對我學習書法,提高書法審美、提高藝術修養,開辟了學習、鑒賞和創作的新思路。”

臨近講座尾聲,劉正成耐心地回答了現場聽眾的提問,就大家對于書法史,書法審美趨勢和書法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作了詳細解答。

報告廳里始終坐滿了人,還有數十位書法愛好者就擠在座位兩側的走道上,聽完了近兩小時的講座。

講座后,衢報傳媒集團記者專訪了劉正成,請他談了談衢州印象與衢州書法發展水平。

●衢報傳媒集團:劉老師是因何與衢州結緣的呢?

●劉正成:雖然是首次來衢,但我和衢州之間的緣分不淺。

我是四川成都人,四川為盆地地形,有一句話叫“物華天寶看四川”。

可巧了,我知道衢州就處在金衢盆地,還有個響亮的口號“南孔圣地”。

另外,我品嘗過衢州開化龍頂茶。當時我就想,只有山明水秀、環境非常好的地方,才能培育出這樣的好茶。四省通衢,作為歷史上的交通樞紐城市,衢州有許多古代著名書法家留下過的足跡,讓我心生向往。

因此,這次衢州市文聯、衢州市書協的邀請來得剛剛好,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衢報傳媒集團:衢州的好山好水不僅孕育好茶,也催生了一大批民間書法愛好者群體,例如開化農民草書。農民寫書法,有人覺得新奇,也有人提出質疑。對此,您如何看待?

●劉正成:據我所知,開化農民草書在浙江展覽館、國家典籍博物館都辦過展覽,這著實不易。

先來說說草書,草書是所有書體中最能抒發性情的書體,是抽象的畫、無聲的音樂,以其狂放飄逸的姿態彰顯人的真性情,如果楷書是一個小提琴的話,草書就是交響樂,它有很復雜的技術在里面。

農民寫草書,是因為他們心中原本就有書法文化的種子,這是衢州地區社會文化氛圍賦予他們的。揮毫運筆傳承文化基因,值得贊賞。

●衢報傳媒集團:近年來,衢州書法界涌現出一大批新人,越來越多的展覽也給書法愛好者提供了不少展示平臺和交流機會。

除了參展之外,新人還需要什么樣的成長機會呢?

●劉正成:這些新人應該成為促進地方書法發展的強大后備力量和生力軍。

展覽活動能擴大書法藝術的群眾影響力,我們需要越來越多的人參與書法,提高它的文化涵養,文化的品位,繼承我們產生精英藝術的精華。

我們可以引進高質量展覽,邀請書法名家到衢州講課,同時也要努力走出去,要培養代表性書法家,讓他們成為衢州的文化名片。

●衢報傳媒集團:您現在的日常創作和思考是什么樣的狀態?

●劉正成:寫書法是我最基本的生活方式之一。書法的學習與創作,不僅是書法技術的提高,同時包括生活的歷練,人生的歷練才能使書法的美變得更有深度。

中國書法有時代的創造性,不但要繼承傳統,同時需要表現自身與時代的審美。

一個是嚴格的技術訓練的規范性,一個是表達自己個人情感與意境。

書法的法很重要,但是書寫什么東西呢?一方面,你要書寫今天這個時代自己人生的感悟,并通過人的情感的描述來實現,這樣才具有這個時代的文獻記錄的審美價值,這樣才是完整的書法藝術作品。

另一方面我還在學習傳統,從晉唐經典,到明代的掛軸書法,碑派書法在乾嘉以后的發展,包括現在甲骨文簡牘的發現后所促成的破體書,對書法的形式因素的發展進行探索。

活到老學到老,不知老之已至矣!

640.webp (1).jpg (114.68 KB, 下載次數: 118)

640.webp (1).jpg
3#
發表于 2022-6-28 16:33:05 | 只看該作者
活到老學到老,不知老之已至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QQ|時事點擊|中國書法全集|小黑屋|松竹書院|養晦書塾|劉正興畫苑|藝術展廳|學術研究|收藏鑒賞|自治社區|休閑社區|Archiver|書法在線 ( 京ICP備17008781號

GMT+8, 2025-5-14 01:33 , Processed in 0.34843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