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艹人人摸97在线视频-久久综合色综合-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三级特黄床戏试看50分钟|www.feigov.com

中國書法在線

 找回密碼
注冊
書法在線 門戶 查看主題

中國人的命運觀與算命術數 杭州高偉

發布者: 高偉6461 | 發布時間: 2018-1-17 14:55| 查看數: 8139| 評論數: 0|帖子模式

中國人的命運觀與算命術數
杭州高偉
上古時期,人類的生產力極不發達,認識水平極度低下的情況下,由于不能解釋神秘的自然現象和完全把握自己的窮通壽夭,于是萌發一種似乎上天有著一種不可抗拒的神秘力量,在支配著世上一切的一切,安排人間一切的一切的思想。即天能致命于人,決定人類命運的天命觀,或者說是命運觀。用《易經》的話來說,叫做“乾道變化,各正性命”“命者,人所稟受,若貴賤夭壽之屬也?!?/font>
在古人的思想觀念中,人們的富貴貧賤、吉兇禍福、以及死生壽夭、窮通得失,乃至科場中舉、貨殖營利,無一不取決于冥冥之中非人類自身所能把握的一種力量,即命運是也。
命運的觀點,在古代源遠流長。由夏經商歷周,至春秋時,孔子弟子子夏說:“死生有命,富貴在天”(《論語 顏淵》)可見孔子的弟子是信命的??鬃舆M一步指出:“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論語 述而》)宋國的桓魋有一次想謀害他,孔子聲稱:“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總之,在孔子看來,一個人的生死存亡、富貴貧賤完全與高懸于天的命運有關,絕非塵世碌碌眾生的力量所能改變。故孔子又說:“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論語 堯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是《論語·為政》中孔子對于自己一生所達到人生狀態的自我評價。孔子求道于老聃。不禁心曠神達,說:“吾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今五十一方知造化為何物矣!”
“莫之為而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孟子 萬章》
“夭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莫非命也,順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巖墻之下。盡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孟子 盡心上》
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四句話,不僅是做人做事的法則,而且是修真證道的法則,這是太上千古不易的密語,是老子思想精華之所在。(《道德經第二十五章 》)
“天下有大戒二:其一,命也,……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悟其可以縱橫而行之無忌,道之極也?!?(《莊子 人世間》)
那個御風而行,灑脫自在得很的列子,也是個堅信命運的人。在《列子力命篇》里,他巧妙地通過“力”和“命”的對話,宣傳了自己的這一思想。力對命說:“你的功勞怎么比得上我呢?”命回答說:“你對世間事物有什么了不起的功勞,競想和我老子比起髙低來?”力說,一個人的壽夭窮通,貴賤貧富,正是我力所能及的。”
命聽了隨即反駁道“彭祖的智慧不及堯舜,而活了八百歲。顏回的才華超出眾人,可壽只三十二歲??桌戏蜃拥牡虏槐戎T侯來得差,卻在陳、蔡等國遭了難。商紂王的行夠不上仁人,但坐上了帝王的寶座。吳國賢公子季札沒能在吳國做上官,壞蛋田恒卻篡了齊國的政。商朝忠臣叔齊和伯夷餓死在首陽山,魯國權臣季氏的錢又遠遠超過了賢士展禽。假如說你力能發揮作用,又為什么要讓彭祖長壽顏回夭折,孔子困厄紂王登基,季札低賤田恒高升,伯夷叔齊展禽貧困而季氏富貴呢?” 力被命一駁,楞了好一會兒,才開口道按照你的說法,我雖然對世間事物沒有功勞,可社會上搞得這般模樣,你又為什么不出來制止呢?”命從容回答說,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得聽憑他們自己去變化,長壽的長壽,夭折的夭折,困厄的困厄,通達的通達,貴的貴,賤的賤,富的富,窮的窮,又難道是我所能夠改變的嗎?”
通過這段風趣的對話,列子表達了這樣一種思想,就是世界上種種不合情理的事,都不是人力所能夠解決的,因為在命運安排面前,人力原是很渺小有限的。 此外,先秦諸子信命的還很多,而以儒家的勢力為最大。這種思想發展到漢代,隨著儒家學說的風行天下,儒家天命觀的思想,就更深入人心了。
西漢時期,董仲舒、楊雄等人,《淮南子》、《白虎通》諸書,無一不是命運觀點的提倡者或信奉者。東漢杰出的無神論者王充,雖批判卜筮、祭祀、鬼神等世俗迷信,但對于命運的觀點卻深信不疑。“自王公逮庶人,圣賢及下愚,凡有首目一家家類,含血之屬,莫不有命”;“貴賤在命,不在智愚”(《論衡 命祿》)
淮南王劉安認為,“仁鄖在時不在行,利害在命不在智”,楊雄《法言》也說:“遇不遇,命也。”有人向他問命,他說:“命是上天決定的,不是人為的。人為的稱不上命,上天決定的命是逃避不了的?!?王充是東漢著名學者,他不信鬼神,一生反對迷信,可是對于命運,他卻堅決主張是客觀存在著的他說:“凡人遇偶(碰上好運)及道累害(遭受災禍),皆由命也。有死生壽夭之命,亦有貴賤貧富之命”。在他所著《論衡》一書的《命祿》、《氣壽》、《幸偶》、《命義》、《無形》、《偶會》、《初稟》等篇章里,隨時都可碰上對于命運的論述。可見,人們對于命運的信仰,不只是后來算命家們故弄玄虛所搗的鬼,這里面還有一批大學問家的參與、堅信和鼓吹,可謂盤根錯節,陣容堅強
在這種社會歷史背景下,加上人們對種種不合理的社會現象如不該飛黃騰達的反而飛黃騰達,不該久處人下的反而久處人下,不該富貴榮華的反而富貴榮華,不該窮困潦倒的反而窮困潦倒,以及自己難以把握自己的未來、難以把握自己的生活、難以把握自己的生命等種種困惑,得不到使人信服的合理解釋,因此便就很自然地信奉起那些大知識分子的說教來。
而統治階級為了坐穩他們的交椅,也樂于接受這一套,并且不擇手段地加以推廣利用。從此以后,那些時運不濟的達人,常常會用“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樂天知命”的話來安慰自己,安于現狀;而那些想不通的,除了怨天尤人之外,只好自討不服命的苦吃了。
古人既然信奉命運,自然就殫精竭慮地設計出種種預測命運的方法,以便能趨吉避兇,把握命運。這樣,算命術也就應運而生。
中國的算命預測之術源遠流長,從原始的筮醫合一,到傳為伏羲的一畫開天,再到商代失傳了的占卜之法,以及后來的周易蓍法,鬼谷掐指占卜術、奇門、六壬、太乙、金錢卦法,數字卦等,無不流傳有序,代有發展,著之于史中。
中國古代的四柱算命術大抵濫觴于漢代,迭經魏晉南朝的推衍發揮,于唐代始告確立。
唐人李虛中是算命發展史上一位重要人物。韓愈評論他是:“無所不通,最深于五行書,以人之始生年月日所值日辰枝干,相生勝衰死相王斟酌,推人壽夭,關節開解,萬端千緒,參錯重出。”(《韓昌黎文集 李虛中墓志》)
五代徐子平進一步發展了李氏算命術,使之更加周詳完備。自紫以后,算命術在宋元明清蓬勃發展,命理著作層出不窮,算命術士代有新人。
元朝時期,上層統治者由漢貴族換成了蒙古貴族,可是漢族社會中算命的風氣依然盛行不衰。元朝享國不長,命理學著述較少,只有李欽夫所撰《子平三命淵源注》少數幾種而已。
明代算命術的流傳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峰。開國功臣宋濂,曾寫《祿命辨》一文,第一次系統地總結了我國命理學的歷史淵源。其中《滴天髓原注》出于明初重臣劉基之手,它的參考價值,至今有目共睹。此外沈孝瞻的《子平真詮》、萬育吾的《三命通會》、張神峰的《神峰通考命理真宗》等,也都是一時的佼佼者。
清代算命術依然盛行不歇。紀曉嵐、俞樾等人的推波助瀾和介入,社會上研究命理的風氣十分濃厚,主要著述有陳素庵的《命理約言》、《滴天髓輯要》、任鐵樵的《滴天髓闡微》、無名氏的《攔江網》后改名為《窮通寶鑒》等多種。
算命術對于中華民族的觀念文化、心理結構的影響是極其深刻的。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和學術現象,從影響的深廣來——幾乎沒有什么可以和它分庭抗禮,并肩起坐的。
當代學者南懷瑾也說:人莫明其妙地生來,無可奈何地活著,不知所然地死去。這就是大部分人的生命。
八字算命的基礎觀點與現代科學的全息論、唯物論不謀而合,八字、星座、手相、面相等等最終都會與我們的性格息息相關,八字算命雖然只有八個符號,但這八個符號所代表的文化意象的內容和相聯互之間的關系無比豐富,所以讓人終身難窮其奧,這八個字綜合了易學中陰陽、五行及干支的象數理的各種理論,包含中國古人對天地人三才的理解,成為中國古代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源頭,形成了后世的周易術數,它是《四庫全書》中子集部分的主要內容。
作為一個中國人,如果你對中國的傳統文化一無所知,連八字的基本常識都沒有,這是很可憐和可悲的。八字為什么能算,這和古人對人與自然的認識相關,古人認為人的精氣神決定了人的命運,而氣主要是由人出生時的磁場決定的,而磁場是可以通過對干支的分析進行進行定性和定量的,要了解一個人的性格能力,最客觀的是分析其出生時點的氣場,而這些都有是基于中國傳統的天文學和數學,因此只要一個人的出生的時間和空間確定,其八字就是唯一的,就可以進行格局好壞和天地之數和人生之卦的的判定和分析。

t01a43df5865f7acb72.png (690.44 KB, 下載次數: 583)

t01a43df5865f7acb72.png

最新評論

QQ|時事點擊|中國書法全集|小黑屋|松竹書院|養晦書塾|劉正興畫苑|藝術展廳|學術研究|收藏鑒賞|自治社區|休閑社區|Archiver|書法在線 ( 京ICP備17008781號

GMT+8, 2025-5-13 22:09 , Processed in 0.32998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