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艹人人摸97在线视频-久久综合色综合-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三级特黄床戏试看50分钟|www.feigov.com

中國書法在線

 找回密碼
注冊
查看: 3509|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范西|兩年走了22個省:楊汝岱尋常瑣事五記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于 2018-3-1 15:48:36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楊汝岱尋常瑣事五記
——兩年走了22個省

文|范西



再逢楊汝岱,與兩年前的省委書記相比,除了頭發白些;他精神依然那樣飽滿,身體還是那樣壯實有力。只是當我們走近這位八屆全國政協副主席時,從他的尋常生活中又獲得了幾多新的見聞。

行的愛好

愛走,這是楊汝岱的一個特點。

還在縣、地工作的時候,因為愛下基層、跑農村,得了個“草鞋書記”的稱號。

1990年,新華社記者報道:8月17日,楊汝岱來到川西北高原海拔近4000米的色達縣城,作為中央政治局委員和省委書記級的領導,他是第一個走完了全川215個縣(區)的最后一個縣。

1993年3月,楊汝岱當選八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他表示,我在政協是“新兵”,要重新學習,多了解一些全國的情況才有發言權。在新的征途上,他依然馬不停蹄。

他給新來的警衛人員交待:“我的習慣很簡單,早晨慢跑、鍛煉一小時。

晚飯后散步一小時。”68歲的他,除了西藏。不管到哪里都保持了這個習慣。他走路、散步、爬山,包括下基層.總是疾步匆匆,腳下生風,常使陪同的人暗自吃驚:“楊老哪里像68歲的人!”他下基層,住下來就喜歡“微服私訪”,搞調查研究,多少次,當人們在飯店門口等候他進早餐時,他已一大早就出門走街串巷,對縣城變化、菜市行情巡視了一番,他習慣于運動,不運動就不習慣,始終保持站一線工作的快節奏風格。一坐上飛機或火車就翻開報紙或書本,剛走進房間就拿出文件,剛從外省回到成都三、兩天,他就讓備車下縣……在接連不斷的大時空轉換中,全然不需要對新環境的調整適應過程。1994年夏天,為了看黃河上游一座水利樞紐工程——龍羊峽水電站,他力排眾議,不顧高原缺氧,驅車500公里,來回奔波達12個小時。大家勸他:現在的工作性質不同以前了,要注意休息,他總是回答說:“生命在于運動。”

從1993年“兩會”到1995年“兩會”,時間正好兩年。兩年來,他馬不停蹄,足跡達22人省、市、自治區。他走的最多的是欠發達地區、貧困地區、少數民族地區,他還登上了西藏高原的拉薩、日喀則。他到安徽滁縣關心這個最早搞土地承包的地區現在怎樣了。他到廣西石山區、西北西海固地區深入察看貧困戶,研究農民脫貧問題,他到蘇北、浙江溫州、云南等地區研究農村股份合作制,認為股份合作制是農村深化改革和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

1994年簡直是楊汝岱的“農業年”。他到云南、四川,寧廈、甘肅、青海,湖南,河北、陜西,廣東粵北等地視察.主題依然是他巴心巴肝思索的億萬農民脫貧致富,在大西北主要是解決缺水的問題;南方主要是解決少地的問題。在南方,人多地少矛盾突出,而大面積的丘陵、山地被閑置或者效益較差。在保護耕地、保證糧棉穩定發展的同時,對丘陵、山地進行科學的綜合開發,可以成為農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主要增長源和經濟支撐點。他走一地總結一地的經驗,沿途宣傳好的典型和提出建議。他提出山地綜合開發的“6句話48個字“,令著名的經濟學家宋濤教授很贊賞,稱為“可以寫上文件”。
  
1994年6月28日,他在全國政協八屆七次常委會上作關于保護農民積極性的發言,開宗明義地認為:農業的問題千頭萬緒,首要的問題是農民的積極性問題,歸根結蒂是宗民的利益和投入的問題,他關于保障農民利益,保護農業生產,關心、愛護、幫助基層的建設,在會上引起強烈反響,受到李瑞環主席的高度評價,并由政協黨組報送黨中央,受到中央的重視。

從參政議政的角度.他關注最多、呼吁最多的是欠發達地區、民族地區的改革與發展中的問題。他建議國家投資應重點幫助不發達地區的交通、通信等基礎建設和資源開發。有一次.江澤民總書記對幾位民族地區的干部說.幫你們少數民族地區說話的大有人在,汝岱同志就是一個!



住的要求

過去作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來京開會期間,楊汝岱臨時住在中南海的兩問平房里.工作轉到全國政協以后,需要有較多時間在北京。江澤民總書記對此很關心,讓汝岱同志在四川和北京兩頭跑,并親自叮囑有關部門負責同志為楊汝岱安排在京時住的地方。不久,萬壽路部長級住宅樓的一套普通住房成為他在京期間辦公和生活的地方。

當時,從四川隨行的幾名工作人員準備另向有關部門申要兩間屋子辦公和住宿。但湯汝岱堅決不同意,堅持要3名隨行工作人員同自己住在一套房子里。這樣,本來一套比較寬裕的住房,除去他和老伴的臥室、辦公室、客廳等,幾名隨行工作人員各占用一間作臥室兼辦公室,還余下一間供臨時來的子女或客人住。盡管這樣安排互相有諸多不便,但他仍然認為不要再給組織上增加麻煩了。從此,他一年有大約三分之一的時間在此看書、閱文、寫字、會客和居住;還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四川,余下三分之一的時間在各地視察。“三個三分之一”,構成了這樣政協副主席的全部時間和空間。


吃的講究

每個人關于吃都可能有講究.正因為如此,在接待工作中安排好吃是很重要的一環。餳汝岱外出視察.接待的同志總要詢問工作人員首長飲食有何要求和講究,得到的回答總是兩條。一是按當地習慣和風味.二是吃飽吃好不浪費.在飯桌上,他總耍在適當時候讓服務員停止上菜,井提倡大家把碗里的東西盡量消滅光。

莊稼人出身的他始終保持著勞動者的本色.始終深切地關心著廣大農民的生活和命運。他常對幾歲的小孫子講農民伯伯是怎樣種糧、怎樣辛苦的,一字一句地微小孫子背誦“鋤禾日當午……粒粒皆辛苦”的詩句,使小孫子養成不剩飯、不撒飯并監督別人不浪費的好習慣。

1994年5月,他到了以前去過多次的涼山彝族自治州,當地干部群眾用最濃郁的民族風情接待他。但他仍對接待工作提了一條意見:“你們本地產煙產酒,為什么不拿出來宣傳,要擺外地的名煙名酒,替別人做廣告宜傳呢?”他對州領導說“你們改變一下這種做法,興一種制度,來了客人,需要時就擺上你當地的煙酒和產品,以你涼山彝族風情和禮招待,既有民族特色,又友好熱情,既節約又大方,何樂而不為?”事后,他還讓辦公室的同志了解這件事的結果如何?



錢的關心

常言道,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這話對楊汝岱來說,卻是例外。秘書告訴我們,楊汝岱從不揣錢、用錢、談錢。有一次他離家外出前換衣服,順手在衣袋里摸出一張人民幣,感到很奇怪,把家里人責怪了一番。這也難怪,對于他這個層次的領導來說,暨無暇逛商場購物,又顧不及家庭的柴米油鹽,他日常生活的收入和支出,都是工作人員和家里人經手的,不買不賣,錢在這里與他無緣。

但是最近有了新情況:楊汝岱開始關心起錢了。

一次是關于老伴溫玉華隨行的機票一事。揚汝岱每年三分之二的時間不在成都,這個年紀的老人,身邊不能長期沒有老伴照顧.因此一年中老伴總有幾次要隨同他往返北京或外地。而老伴溫玉華是一街道小廠的退體工人,不可能解決差旅費。因此如果外出是乘飛機,溫大姐盡量不去或少去。如果是一同隨行,歸來后揚汝岱會立即叫把溫玉華的機票錢付夠井收回機累。有一次,楊汝岱拿著機票對老伴笑著說,“你這一來一往,就花掉我一個月多的工資了。

另一次關心錢,是在屋里裝了一個空調和買了一個冰箱以后,他幾次向經辦的工作人員催收購物的發票。一天,楊汝岱把幾個工作人員叫到一起說:“現在房子里按規定該配置的東西都已經配置好了,還缺什么用品,自已掏錢買,買了一定要及時交錢,不能拖帳、欠帳,要及時把發票給我,有些單位不在乎幾個錢,希望領導試用,幫忙宣傳,這種情況要避免。”

無論怎樣,楊汝岱對于群眾手中的錢多錢少卻是很在乎的。他一到基層,習慣于走村串戶,詳細地幫助農戶算一筆小康帳:種多少地,產多少糧,成本多少,價格怎樣,養了什么畜禽,幾個勞力外出打工,一年帶回多少錢……..掰著手指同農村干部、群眾一起算增收帳,一同策劃尋找增收新路子,他算這類帳熟練得常使人反應不過來;他對這類數字過耳不忘,記憶力好得驚人。每當說起這類情況,他總會如數家珍。

1994年6月28日,他在專題討論農業的全國政協常委會上,算了一筆農民的大帳,從近年來農民人均收入增長率的下降、城鄉差別和工農剪刀并的擴大、農業投入的減少的情況,說明在農業和農村的形勢不斷發展的同時,農民的比較利益和農村的形勢不斷發展的同時,農民的比較利益和農業的比較效益在逐步下降,這是農民種糧積極性受拙、農業糧棉形勢趨緊的深層原因。他大聲疾呼和建議,采取切實過硬措施來維護農民利益、保護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禮的規定

禮尚往來,這是中國人的傳統,禮是一顆愛心、一份尊敬、一片友情。但是當今社會,禮的功能多起來、復雜起來。曾幾何時,禮在某些場合成了交易籌碼,成了少數人謀取私利的敲門磚。對于領導同志來說,是不乏送禮者登門的,要區分送禮者的動機是善是惡,是很難的,楊汝岱長期擔任地方領導時就形成了一個習慣:拒絕受禮。長期以來,楊汝岱對一般意義的產品新聞發布、剪彩、奠基等活動不感興趣,對有商業宣傳性質的活動更是婉言推脫,1993年的冬天,某地一酒廠在京開新聞發布會,欲請楊汝岱參加,但當發現活動主辦者在家里悄悄留下一箱酒等東西時,楊汝岱很生了一通氣,不僅把工作人員批評了一頓,而且立即讓人把東西全部退回。事后,楊汝岱多交囑咐身邊工作人員,有些人想利用領導干部的身份、名氣來達到擴大商業影響和辦私事的目的,總是先從領導身邊工作人員身上拉關系,打開缺口,你們要注意,屬于組織上安排的活動,盡量參加;從個人渠道找上門來的,要區分情況,一般不參加為好。

揚汝岱不收禮,一般也不送禮。由于常外出,難免有些應酬,工作人員提出是否準備些小禮品,他總是搖頭不允。

他不喜歡出門,工作之外也不往領導處走,但是,對一些長期離任的年邁或有病的老同志,他總是例外地常惦記著,每年要抽些機會到醫院或家里看望。他有一個使用多次的小禮品袋,大約只能裝本書的二、三盒茶葉。有一次,他用這個禮品袋裝了幾盒自己最喜歡的“巴山雀舌”茶葉去看望一位老同志。當告別主人要上車時,他又讓工作人員去把小紙袋取回來,說這個小紙袋很精致,大小合適,下一次還可用。就這樣,他多次使用這個小袋子,每次袋里裝的總是“巴山雀舌”。

工作人員曾考慮,他作為國家領導人,在而今時尚下送一、兩盒茶葉,未免有些“小器”,有些拿不出手,而且去年是茶葉,今年還是茶葉,是否……但楊汝岱很不以為然地說,“你們就不懂了,送自己最喜歡的東西與別人分享,這才是人情,禮輕情義重嘛!“

本文來源:1995年《中華英才》雜志總119期。


楊汝岱

1926年12月生,四川仁壽人。1952年8月加入中圓共產黨,1950年1月參
加工作,現任八屆全圓政協副主席。

1950年至1952年任四川省仁壽縣富家區工作員,縣土改工作隊組織干事、副組長、
組長、隊長。1952年至1954年任四川省仁壽縣方家區副區長、區委副書記。1954年至
1956年任四川省仁壽縣委組織部副部長,1956年至1970午任四川省仁壽縣委副書記、縣委書記,1970年至1977年任四川省仁壽縣革套會副主任、縣委書記.1977年至1978任四川省樂山地委書記、地區革委會副主任。1978年至1983牛任四川省革委會副主任、副省長、省委常委、省委常務書記,1983年以后任四川省委書記,1993牛3月任八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第四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共第十二屆、十三屆中央委員、第十三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因病于2018年2月24日17時2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2歲。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QQ|時事點擊|中國書法全集|小黑屋|松竹書院|養晦書塾|劉正興畫苑|藝術展廳|學術研究|收藏鑒賞|自治社區|休閑社區|Archiver|書法在線 ( 京ICP備17008781號

GMT+8, 2025-5-14 03:49 , Processed in 0.48265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