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三希堂,閱盡中國書法千年風(fēng)流
1.jpg (35.41 KB, 下載次數(shù): 9)
下載附件
2018-2-28 11:41 上傳
《三希堂》匾額
“三希堂”的由來
乾隆皇帝把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王獻(xiàn)之《中秋帖》、王珣《伯遠(yuǎn)帖》視為三件希世之寶, 將其珍藏于養(yǎng)心殿內(nèi)的西暖閣,此閣原名溫室,因藏此三寶,易名“三希堂”。
2.jpg (688.81 KB, 下載次數(shù): 4)
下載附件
2018-2-28 11:41 上傳
王羲之《快雪時晴帖》
3.jpg (1.02 MB, 下載次數(shù): 6)
下載附件
2018-2-28 11:41 上傳
王獻(xiàn)之《中秋帖》
4.jpg (510.79 KB, 下載次數(shù): 7)
下載附件
2018-2-28 11:41 上傳
王珣《伯遠(yuǎn)帖》
他親筆書寫的“三希堂”匾額,至今還懸掛在墻上,匾額兩側(cè)有對聯(lián):“懷抱觀古今;深心托豪素”。豪素,指詩文著作。
5.jpg (117.43 KB, 下載次數(shù): 8)
下載附件
2018-2-28 11:41 上傳
6.jpg (102.54 KB, 下載次數(shù): 8)
下載附件
2018-2-28 11:42 上傳
“三希堂”內(nèi)部照片
乾隆皇帝胸懷古今、博覽群書、勤政親賢。他曾說:“吾今之名此堂,謂之為希賢、希圣、希天之意”。愛賢,重德,順法天地自然的治國之道才是乾隆奉行的“三?!闭嬉狻?/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