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正成)略論媒體的互動
---新春致論壇版主
香港相學大師告訴竇文濤,乙酉年是“盲年”,即2005年與2006年的“立春”節候均不在乙酉年內。但是,并不等于乙酉年沒有春天。我在這里謹向各位版主致以春天的問候!
同時,我利用這個標題給大家簡短地聊一下。我這里所謂的媒體,主要指書法界內目前的平面媒體與網絡。平面媒體是主流媒體,網絡媒體是非主流媒體。
主流媒體的優勢是掌握了主流話語權,劣勢是缺乏互動--大多數時候主流媒體不需要互動,我說你聽就行了,如果要,也是附和與叫好,你不叫好又能怎樣?
網絡媒體的優勢是互動,劣勢是缺乏話語權,也就是你雖然可以說,但說了大多無用,或對實際作用不大,目前大約都是自說自話。其實,要說得準確點,真正的“互動”實踐,并非是主流與非主流的互動,而是非主流的“自動”。有時候網站論壇突然熱鬧起來,發貼量很大,其實仍然是“自動”。
前兩天跳水明星田亮下崗,鳳凰衛視節目主持人竇文濤就把國家游泳中心主任請出來問話,這“鏘鏘三人行”的三張鐵嘴可把這位國家體肓總局的高級干部弄得有點下不了臺。我認為這才叫互動!
書法專業網絡媒體什么時候把主流權勢人物請出來責難過,有過真正的互動?連主流媒體之一的堂堂《美術報》蔡樹農的重炮轟擊,也沒有實現互動,對方采取鴕鳥政策不理,讓你自動去吧!更何況你幾家不過同時在線的二三百人的網站,你也小打小鬧去吧(人家關天、世紀同時在線一般都在幾萬人,一條信息光跟貼就可以達到上千)!
究其實際情況,這些小打小鬧的“自動”有一大半是打橫炮的內訌而巳,要送到《美術報》這些敢于批評的平面媒體去,還真沒有什么批評力度和學術深度可供采用。
我們非主流媒體的網絡怎么辦?愚見以為有兩個辦法可供參考:
1,先搞好“自動”,即盡力加大網站有價值信息的數量與質量。這種有價值信息的積累,是與主流媒體競爭的著力點。
你主流媒體賣版面搞廣告式服務,我免費向網友提供有價值信息;你搞老干部書法,我舉薦實力派書家;你搞吹捧,我搞學術批評;你搞商業性展覽嫌錢分紅,我搞多學科對話提高書壇的學術地位和良好社會影響;你批“丑書”,我搞“流行書風”的學理探討;你忙全國各地“走穴”,我忙走出國門擴大中國書法影響。
我把這些稱為“自動”,這些“自動”結累多了,你走到了書法藝術學科的前沿了,占據了學術的制高點,你就成功了!那時候,網絡成為主流的時代就自然而然到來了!
2,選點“互動”,即選中要害熱點,聯合各個網站同步行動,與主流權勢的腐敗熱點挑戰。
同業網站之間需要競爭,但要良性競爭,而不是互助抵毀,拉派結派。有的網站為了爭奪點擊率,不惜成為主流權勢的跟屁蟲和附庸,幫著別人征稿發財撈口湯喝。這叫自戕和自慰!
話說穿了,現在全中國書法網友總量不超過1萬人,你三五個網站的有價值信息在半個小時基本瀏覽完畢,還爭什么點擊率!現在問題的關鍵是,如何站在書法家們的根本利益和書法學術制高點上,發揮批評的反腐敗的力度和探討學術的深度!
去年,《美術報》蔡樹農的批評文章一出,網友們踴躍跟貼,蔚為壯觀;陜西省書協主席團的公開信一出,網友們把火力集中在深挖八屆國展腐敗,理性批判八屆國展的陰暗面上,確實顯示了網絡的威力。弄權的人你可以當駝鳥把頭埋在土里裝看不見,但批判的泥土終將會把你的尾巴也一齊埋下去的。
八屆國展的網絡批評也許是偶然的,但當我們把這種“偶然”變成一種自覺之后,網絡才真正找到了“互動”的基點,才有可能把具有影響主流的“互動”變成現實。
好了,短簡寫到這里,以表示我對各位版主“互動”。各位版主辛苦了,你們的傾心奉獻不斷地感動著網友!魯迅云:敢遣春溫上筆端---春天在綠化著我們的心靈與環境!你們所有的勞動都是無價的!同時,你們的潛力也是無限的!努力吧,春天屬于勤勞的耕耘者!
在此我將《中國書法全集》編輯部同人制作的向各位編撰人員拜年的賀卡貼在這個貼子里,以示致意!“雞年大吉”印章是劉智先先生篆刻的,隨意選了我的一幅對聯,聊表寸心而已!
立春后一日于松竹梅花堂燈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