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上午,成都市“紀念鄧小平誕辰百年成都美術作品展”,引來眾多專家、市民駐足參觀。百余幅作品集中反映鄧小平不同時期形象,熔思想性、藝術性于一爐,以表達對偉人的懷念與敬仰。
展覽活動由成都市美術家協會主辦。為保證藝術水準,成都美協一年前就開始籌備,征集參展作品300多幅,從中精選出百余幅。
專家評價,展覽體現了三特點:其一,主題鮮明,作品精致,寓意深刻。劉正興的山水畫《春到蜀山》、朱常棣的《大好河山》等,構思獨到,氣勢磅礴,筆墨精細,神情兼備。業余畫家、四川電視臺傅森年的《復活》,別有創意。畫面表現的是一枝根粗葉茂的銀杏樹樹干被砍后,葉子依然蒼綠勃發,郁郁蔥蔥;其二,形式多樣、色彩明快。本次展覽,一幅出自年畫家劉光燦之手的《在自己的土地上走一走》一枝獨秀,色彩鮮艷,筆法生動精細。有專家認為,作品思想與藝術性是近年來極少見到的;其三,推出新人,評說作品。一幅組合油畫《老照片》分別表達了鄧小平自1920年到法國勤工儉學、投身革命直到改革開放,不同時期的形象。主辦單位不以作者資歷選作品,推出了名不見經傳的作者李霖。羅雪松的雕塑《山河頌》、《世紀老人》入選,同樣受益于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