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拉克:“我愛吃川菜, 更愛獨特的古蜀文化”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07日17:09 人民網
新華社巴黎10月7日電(記者梁貴和劉芳)法國總統希拉克訪華前兩個月,新華社駐巴黎記者就與愛麗舍宮聯系,希望采訪這位對中國文化情有獨鐘的法國總統。愛麗舍宮答復說總統工作繁忙,只接受書面采訪。在希拉克啟程前往亞洲前夕,記者接到愛麗舍宮電話:總統希望親手將書面訪談交給新華社記者。
記者如約來到愛麗舍宮總統辦公室。希拉克微笑著與記者握手,愛麗舍宮發言人博納豐先生、奧爾女士兩人也在場。希拉克將書面訪談交給記者時,記者將事先準備的禮物——明州越窯青瓷并蒂蓮對碗——贈送給他。希拉克欣喜地打開木匣,取出晶瑩潤澈的小碗,把玩良久并向記者連連道謝。記者當即抓緊時間與希拉克總統聊了起來,沒有想到他的話匣子一下子打開了,從李白、杜甫講到鄧小平,從高速鐵路競標談到中小企業合作,侃侃而談。
透過希拉克的談話,記者體會到,這位法國總統的“中國情結”絕非虛傳。在中法“已經建立堪稱典范的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希拉克語)的背景下,他此次訪華心系兩件事:一是悠遠的文化情緣,一是重要的經濟使命。
當記者詢問此次訪華首站為何選在成都,希拉克說,首先是因為成都市、四川省在法中合作中占據重要位置,法國企業在那里的投資日益增多,四川省與法國的合作正在深入發展,前景廣闊。另一個原因是出于行程路線的安排,希拉克此次訪華從越南河內抵達中國,從成都到北京,再去上海和香港,這樣安排更合理。
隨后,希拉克說:“四川省對我個人而言具有特殊意義。我知道鄧小平先生是四川人,今年又是他誕辰100周年。是鄧小平先生帶領中國走向改革開放,走上了現代化的道路。我曾有幸與鄧小平先生會談,對他滿懷敬意。是鄧小平先生告訴我川菜很好吃,我也確實很愛吃川菜。我一直很想去鄧小平先生的家鄉看看,而我多次訪問中國卻從未去過四川,這次終于可以實現這一夙愿。”
說到個人心愿,希拉克的談興更濃了。他高大的身材微微前傾,目光炯炯地說:“從人類學、考古學的角度看,四川這片土地非常重要。古蜀文化獨特豐厚,近十幾年來三星堆出土的文物更是精美絕倫。我在成都停留時間有限,恐怕不能去三星堆遺址參觀,真遺憾啊。不過我在四川或許有緣親見一兩件瑰寶。”說到這里,這位癡迷于青銅文物的法國總統面露神往之情。中國文化年期間,巴黎市政府曾展出三星堆出土的文物,展覽的標題就是“四川青銅人――考古的奇跡”。
稍稍停頓后,希拉克又說:“一提四川,人們還會想到中國文學的鼎盛時期。我知道,四川可能是李白的出生地,杜甫也曾在成都居住。杜甫草堂,這地名真是令人激動。”看著希拉克專注的神情,記者想到今年3月巴黎書展開幕那天,希拉克來中國展臺,他信手拿起杜甫和李白詩集的法文版,對陪同參觀的中國駐法國大使趙進軍說:“李白和杜甫屬于同一時代,是偉大的人民詩人,我都很喜歡。但我對李白更有特殊的感情。”
當記者問及希拉克在北京與中國領導人會見時是否會討論歐盟對華武器禁運的問題,希拉克的心緒仿佛暫時走出中華文化情緣,恢復了大國元首的莊嚴神態。他正色道:“這一禁運早已不合時宜,法國一直支持盡早解除,但美國仍持保留意見。法國正在采取措施促進歐盟盡早解除這一禁運。”
由此,希拉克談起了中歐關系。他說,中國經濟將繼續保持高速發展,歐盟擴大也使歐洲市場更有吸引力,國際平衡因素將促進歐盟、俄羅斯和中國之間的關系,因此他確信“歐盟與中國之間的政治、經濟和文化關系都將進一步發展”。
希拉克說,經濟始終是他掛在心頭的大事。就在前幾天,希拉克曾接見即將陪同他訪問中國的法國中小企業負責人,鼓勵他們努力開拓中國市場。此次面對新華社記者,希拉克再次強調:“我的中國之行負有重要的經濟使命。法中經貿合作方面,法國大企業表現不錯,中小企業相對滯后。我這次要帶相當數量的中小企業負責人去中國。他們之中有的已經在中國取得了成功,有的還從沒去過中國,但是希望在中國尋找合作機會。我要幫他們一把。法國應該向德國、意大利學習,大力加強中小企業在各個領域與中國的合作。現在法國在華企業總數是3700多家,我希望3年之內將這個數字翻一番。”
記者“趁機”詢問法國有無希望獲得承建北京至上海高速鐵路的合同,希拉克聽后大笑起來。他的回答顯然已經是在給法國企業幫忙了:“我希望法國拿到合同。法國技術是最好的!在韓國高速鐵路項目上,法國最后戰勝日本就是因為法國在技術轉讓方面更開放,對中國項目我們也會很開放,因為我們的目的不是做生意,而是合作。”不過,希拉克到底還是老練的政治家,緊接著又補了一句:“至于中國怎么決定,這是中國的內部事務,我不會介入別國的內部事務。但我肯定是要替法國企業說話的!”來源:新華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