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艹人人摸97在线视频-久久综合色综合-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三级特黄床戏试看50分钟|www.feigov.com

中國書法在線

 找回密碼
注冊
查看: 5648|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專訪中國文化藝術研究中心執行主席陳志雄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于 2009-6-29 13:00:2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9年6月,中國網“藝術中國”專訪中國文化藝術研究中心執行主席陳志雄先生,這是“藝術中國” 對中國文化藝術研究中心與印尼書畫界合辦的“鴻雁情牽——中印書畫藝術交流活動” 進行了3次跟蹤報道后,對本次活動的一次總結性采訪報道。
      【藝術中國專訪】欄目通過當代藝術人物訪問,闡釋當前中國藝術界熱點事件與問題。【藝術中國專訪】今年以來對中央美院院長潘公凱、中國油畫學會副會長尚揚、中國文聯副主席馮遠、中國美協副主席何家英、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等共40人作了專訪。

      中國網還于5月29日對“鴻雁情牽——中印書畫藝術交流活動” 作了新聞報道。

      中國網是由中國互聯網中心領導的、由國務院新聞辦管理的國家級對外傳播網站。中國網藝術頻道——藝術中國,依托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的權威傳媒資質和雄厚報道資源,對藝術界現狀和相關業界資訊權威判斷與即時報道。

文明大同      藝術思源
——藝術中國專訪中國文化藝術研究中心執行主席陳志雄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藝術中國:在剛舉辦的“鴻雁情牽——中印書畫藝術交流活動”上,中國和印尼參加單位互贈了書畫作品,您怎樣評價這次活動的意義?

      陳志雄:首先感謝“藝術中國” 對“鴻雁情牽——中印書畫藝術交流活動”的支持和推廣幫助!
      中國和印尼的書畫藝術交流活動是在這幾年間開展起來的。2006年3月,應印尼書藝協會的邀請,中國書協代表團由駐會副主席趙長青先生率領到印尼進行了交流訪問。這是中國書法界最高級別的到訪印尼交流活動。2008年6月,第八屆國際書法交流大展于北京奧運前夕在北京舉行,18個國家的書法家代表團參加了這次國際書法盛會,印尼書藝協會受中國書協邀請,由主席李秀賢女士率領27人團隊來到北京參加了這次活動,這是印尼書法界最高級別的到訪中國交流活動。此外,北京市文史研究館9人代表團于2008年11月到訪印尼,在雅加達文化藝術中心舉辦了中國傳統書畫作品展。同月,上海榜書研究會到訪印尼。
      “鴻雁情牽——中印書畫藝術交流活動”, 是中國文化藝術研究中心為了將來與印尼進一步開展書畫藝術交流奠定基礎而進行的。我為這個活動冠以“鴻雁情牽” 的名字,是為了體現祖國對印尼海外華人藝術家的牽掛,同時也能體現身在海外的印尼華人藝術家對祖國的脊戀。活動從4月下旬由中國文化藝術研究中心發起開始歷時一個多月,雙方在雅加達和廣州相繼舉行了主題筆會, 隨著中印參加單位互贈作品的送達完成劃上的句號。5月25日晚,我們的38件交流作品由專人送達印尼首都雅加達,并在5月27日在雅加達舉行主題筆會上分贈給各印尼協會朋友。印方同樣以38件書畫回贈給我們,作品于5月30日由我方前往雅加達參加交流活動的代表帶回中國。
      這次交流活動取得圓滿成功,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第一,是第一次聯合了這么多的印尼書畫藝術團體參加一項交流活動,包括印尼書藝協會、雅加達文化藝術中心、努山打拉書法協會、印尼中華書法協會、印尼龍文化協會、萬隆印尼書畫藝術協會、魚家村書畫藝術部落以及主辦單位印尼思源堂,這些都是印尼最有影響力的書畫藝術團體。第二,5月27日在雅加達文化藝術中心舉行的“鴻雁情牽” 主題筆會盛況空前,這是印尼書法界最大規模的第一次筆會活動,印尼書藝協會主席李秀賢、雅加達文化藝術中心主席鄧足蘭和副主席蔡劍聲、八十高齡的印尼中華書法學會主席胡原菁等20多位印尼書壇領軍人物參加了筆會揮毫活動。這兩方面體現出來的意義,用印尼方面發起主辦單位思源堂堂主阮淵椿先生的話說:“這是印尼書畫界的一項創舉”。第三,互贈作品作為中印書畫交流的新模式,增進兩國藝術家感情,體現了活動的學術精神。這次交流活動以參加單位互贈書畫作品的方式進行第一次的交流接觸,為將來進一步的交流活動奠定基礎。中國文化藝術研究中心與印尼團體各互贈了38件作品,印尼方面贈送給我們的交流作品包括了上述八個印尼團體的主席們的作品,表達了印尼書畫藝術家們對中國書法母國的熱情。同時,印方所贈交流作品羅括了印尼書壇名輩的創作,這為我們研究中國書畫文化在印尼傳播發展的現狀與前景提供了實物印證。
      藝術中國:對于中國書畫愛好者來說,印尼當代藝術是相對陌生的,您能否介紹一下印尼書畫界的現狀?
      陳志雄:說印尼書畫界,更多的意義集中在印尼書法界,因為中國畫在印尼接近零存在。印尼很少畫國畫的人,現在在雅加達魚家村書畫藝術部落,僅有從江浙一帶過去幾個中國畫家開班授課,以傳授傳統花鳥技法為主,學中國畫的人基本上是五、六十歲的婦女。在印尼,從事中國畫創作的畫家存在嚴重的空缺。我認為,這和印尼過去的對華政策有一定的因果關系。印度尼西亞和中國在1950年建交,1967年10月印尼宣布與中國斷交,1990年兩國恢復外交關系,才逐步開放讓中華文化在華人社會推廣流傳。中華文化在印尼被禁固了近30年。那些日子,華人的孩子不能學華語,不懂中國文字,中國文化藝術沒有生存的空間。逐步開放后,中國書法與中國畫不同,卻能在不到10年間迅速發展起來。書法的前提是文字,寫書法能讓華人直接達成重新親近久遺了的祖國文化的愿望。積極進行書法活動,應該是印尼文化華人回應過往傷感歷史的一種最直接、最愉快的情感渴求。華人社會里掀起書法熱,他們似在補嘗過往被剝奪了的脊戀祖先文化的本能需要。
      現在的印尼政府對中國文化抱著尊重支持的態度。在今年2月6日華人慶元宵晚會的公開場合上,總統親手接過思源堂中國畫家贈送的一幅水墨畫。而在今年5月雅加達文化藝術中心剛剛成功舉辦的“端午懷古文化周” 開幕式上,雅加達北區市長班邦•蘇基約諾現場即席揮毫,以中國的毛筆在宣紙上用印尼文書寫了“和平、美好”的作品。這些都無不令印尼書畫文化人鼓舞。
      印尼書法界正處在迅速發展的上升時期,主要體現為協會團體活躍的交流、展覽和培訓活動。全國大概有20多個書法協會組織在積極推動書法和中國畫的發展,其中半數集中在首都雅加達。此外,蘇門答臘島北部的印尼第三大城市棉蘭市,以及印尼第二大城市東爪哇泗水城和西爪萬隆都是印尼書法蓬勃發展的地區。
      在首都雅加達,印尼書藝協會是印尼一個具有國家代表性的文化藝術協會,它在2003年由前身的醉墨書法社易名而來,這是最早的印尼書法團體。印尼的書法團體和世界其他國家一樣,沒有政府供養的政策,主席李秀賢女士出錢出力辦好了協會,協會凝聚了一群在華文被禁固的年代仍堅持下來從事書法創作的、現今印尼書法界的老一輩。前面說過,印尼書藝協會于2008年6月組團參加了北京舉辦的第八屆國際書法交流大展,這標志著禁固了30多年后的印尼書法重新走上了國際書法舞臺。雅加達文化藝術中心是首都一個不可或缺的書法美術大本營,雅藝中心是首都著名的藝術城,前身是荷蘭殖民主義者遺留下來的一座具有400年歷史的古建筑,鄧足蘭女士于十年前購得,成立雅加達文化藝術中心并親任主席,這里經常舉辦中國書畫展覽以及其他中國傳統文化活動,成為集結印尼從事中國書畫創作人士、推廣中國書畫藝術的一個重要基地場所。這次“鴻雁情牽——中印書畫藝術交流活動” 的印方主辦單位思源堂主人阮淵椿先生又是印尼書畫藝術的一個大推手,他在2006年創立思源堂畫廊,短短兩年里曾在印尼數大城市舉辦了十余次的書畫展,2008年舉辦《三國演義書畫巡回展》在新加坡、馬來西亞吉隆坡和雅加達巡回展出,今年開春舉辦了《牛轉乾坤牛年藝術大展》,集國內外名家三百余幅書畫展出。
      在這兩年里,印尼多個書畫文化團體相繼成立。2009年2月和3月,印尼龍文化協會、萬隆“印尼中華藝術書畫協會” 分別在雅加達成立,5月,雅加達文化藝術中心屬下雅藝書畫研究會成立。這些協會組織的成立,帶動著更多渠道的書法愛好者聯誼活動和開班傳藝培養書法新人,壯大書畫人才隊伍,發展印尼書畫藝術事業。

      藝術中國:在您看來,中國與印尼書畫藝術間存在著哪些風格氣韻上的共通性?印尼書畫藝術與印尼的地域文化與地理特點之間存在著何種關聯?

      陳志雄:從書法來說,印尼與中國都是按照一個共通的審美標準前行發展,中國書法的評判標準也是印尼書法的評判標準。書法是中國獨有的,書法離不開中國文字符號,世界上所有不同于中國文字符號的國家都不能形成自己的書法。只有日本,因為日本的文字符號中許多和中國文字符號是相同的,盡管文字符號的字義所指有不同,而一些屬于日本自己的文字符號也是從中國文字符號中分解出來的,這才形成日本書法在觀讀上與中國書法的不同。印尼有它的國家地域文化和宗教信仰特點,印尼居民中約87%信奉伊斯蘭教,其余的主要信奉基督教新教、天主教、印度教、佛教和原始拜物教等。但由于書法只能存在于使用中國文字的華人群體,而印尼華人與世界其他國家的華人一樣,信守對中華民族傳統的理念,所以,印尼的本土地域文化對印尼書法不產生明顯的影響。
      印尼書法藝術與印尼書法家在中國祖籍的地域文化有明顯的關聯。中國書法有南帖北碑的歷史發展背景。書法巔峰時期的東晉皇朝向東南方遷都,王羲之等王、謝、郗、庾四大貴族為代表的東晉國家政治、軍事、文化人物,對書法“無不盡其神奇”( 唐孫過庭《書譜》語),書法家群體隨國家的遷移,使其領土所在地域形成了以名家書跡作為法帖范本研習相傳的方式,而北方只有依靠留傳下來的碑刻作為示范繼續書學的前行。這種書法家群體隨國家南遷的情況還在后來的歷史上出現過,由此而形成的南北方書法學習各有心得并延續下來。南方學帖形成清新秀雅的書風,北方學碑追求古樸雄渾的書風。加上中國文化及人文風俗自古以來就因南北地域的差異形成北方豪邁、南方委婉的不同傾向。由于印尼華人大多來自中國南方省份如福建、海南、廣東,印尼書法家承傳的是他們血統里傾向于委婉秀雅的南中國的審美風尚。所以,印尼書法的風格特征,靠攏中國南方秀雅婉麗的書法風格。從印尼幾位有代表性的書法名家如蔡劍聲、胡原菁、張喜順的作品來看,就是這種風格的體現。
      印尼的繪畫,我在這里專指書畫概念上的中國畫。由于繪畫涉及描寫對象的問題,出于繪畫目的需要,僅存的一些畫家和代理人選擇了以宗教故事為題材進行人物畫的創作,如思源堂旗下的畫家,以基督教中神的話題作為題材創作中國畫,形成了獨特的品牌。值得關注的是,印尼世稱千島之國,由分布在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1萬多個島嶼組成,屬于潮濕的熱帶雨林氣候,全年平分旱、雨兩季,中國書畫因材料因素的特點,容易發霉,不便于收存,導致藝術收藏家不樂于選擇中國書畫收藏,書畫多作為交流或禮品的短期目標使用。

中國文化藝術研究中心執行主席陳志雄.jpg (21.11 KB, 下載次數: 11)

中國文化藝術研究中心執行主席陳志雄.jpg
2#
 樓主| 發表于 2009-6-29 13:01:02 | 只看該作者
      藝術中國:您說這次中印書畫藝術交流活動是為了將來與印尼進一步開展書畫藝術交流奠定基礎而進行的。請問您對將來的藝術交流有什么想法?  

      陳志雄:將來的交流活動除了舉辦書畫展覽,我更期望能夠助推印尼書法界展開書法學術研討。印尼書法近年來迅速發展,此時書法理論研討和學術導向話題總要擺在眼前。我在致印尼書畫界的感謝函中特意說:“書法從張芝自覺追求有藝術審美價值書寫的東漢時期算起,已有兩千年歷史”,是對書法史從何時算起的問題埋下伏筆。
      中華文明5000年,漢字從最早的結繩為符號有5000年歷史,但不等于書法歷史有5000年。須知書法歷史和漢字歷史是兩個不同慨念,漢字以實用即文字的功用為本來意義,書法必然是指藝術,不是指書寫文字的方法,文字是書法產生的前提條件。書法史的開端定在何時?即從何時算起?這連中國書法界都一直沒有一個確切定論,現在普遍把書法歷史從篆或甲骨文的年代算起是不恰當的。我在“鴻雁情牽——中印書畫藝術交流活動” 期間給印尼書法朋友送去一份帶學術性的私人信函,私函在活動中被局部公開,引起了共鳴。我在信中說,書法歷史從張芝的東漢時期才算起,何據?漢代趙一寫《非草書》一文,對張芝及一班弟子互相仿效和反復琢磨,當時是一種史上未曾見過的文字書寫現象,他將此比喻為東施效顰,諷剌這種現象。其實,張芝及一班弟子的書寫現象,就如我們今天書法創作一樣,他們開始在追求文字書寫的審美價值。這標志著書法歷史的誕生。趙一《非草書》正好說明:書法歷史從這時算起。
      書法歷史從何時算起,非常重要,涉及到書學前行的繼承點或者說繼承軸線在哪里,涉及到書法藝術定義的準確與否。印尼書法界目前的學術研討還比較薄弱,將來的學術研討如能對這些問題進行一些思考,即使是引起爭鳴,相信也獲益良多。
      藝術中國:感謝您接受我們這次采訪,也感受到您在推動祖國書畫藝術海外交流方面的熱情和認真的學術敬業精神。
      陳志雄:藝術中國,是屬于世界的。愿我們共同努力。謝謝!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QQ|時事點擊|中國書法全集|小黑屋|松竹書院|養晦書塾|劉正興畫苑|藝術展廳|學術研究|收藏鑒賞|自治社區|休閑社區|Archiver|書法在線 ( 京ICP備17008781號

GMT+8, 2025-5-14 09:47 , Processed in 0.29711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