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艹人人摸97在线视频-久久综合色综合-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三级特黄床戏试看50分钟|www.feigov.com

中國書法在線

 找回密碼
注冊
查看: 2834|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獨立美與聯系美——書法漫話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于 2015-9-6 16:59:4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獨立美與聯系美
                                                                             ——書法漫話
                                                                          郭有生
      在書法中,孤立的看,一筆有一筆的美,一字有一字的美,這自然是獨立的美;但有時,我們看某一筆美,是結合其它筆畫來看的,看某一字的美,是結合其它字來看的,這就是聯系的美。清朝蔣和在《學書要論》中說:“一字八面流通為內氣,一篇章法照應為外氣。內氣言筆劃疏密、輕重、肥瘦,若平板散渙,何氣之有?外氣言一篇虛實、疏密、管束、接上、遞下、錯綜、映帶,第一字不可移至第二字,第二行不可移至第一行。”這兒,內氣就是獨立的形式美,外氣就是聯系的形式美。
      朱長文稱贊顏真卿的書法:“點如墜石,畫如夏云,鉤如屈金,戈如發弩,縱橫有象,低昂有志,自羲、獻以來,未有如公者也。”這顯然看到的是獨立的美,倘若聯系的看,就絕不是這樣,因為一個字如果這些筆畫都有,那么墜石、夏云、屈金和發弩合為一體豈不是亂七八糟,還有什么美感可言!因此,同一筆畫或文字,聯系的看,必然有新的審美感受。這種聯系,往往不只是單向聯系,事實上可能有多向的聯系。比如一個字,和上一字形成大小對比,和下一字形成輕重對比,和左一字形成收放對比,和右一字形成枯潤對比。我們知道智永的《集字圣教序》,其字字獨立的美,是一定的;但沒有聯系的美,沒有在創作時根據其它聯系因素而處理疏密、虛實、開合、大小等深層的藝術思考,這不免是個遺憾。
     聯系的美,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比如,一筆畫與它筆畫的聯系,一字與它字的聯系,一行與它行的聯系,整體書法形式因素與文字內容的聯系,整個書作與情景意旨的聯系等等。但獨立美,就不需要放開眼光去看,只看某個相對概念的局部就可以了。記得虞龢在《論書表》中有個王獻之的小故事:“有一好事年少,故作精白紗裓,著詣子敬;子敬便取書之,正、草諸體悉各,兩袖及標略周。年少覺王左右有凌奪之色,掣裓而走。左右果逐之,及門外,斗爭分裂,少年才得一袖耳。”你看這個年輕人,爭奪王獻之書寫在衣服上的書作,只奪得一個袖子,但只要有字,雖然許多聯系的美欣賞不到了,不過那些字的獨立美還是芬芳飄蕩的。     康有為在《廣藝舟雙楫》中說:“衣以揜體也,則裋褐足蔽,何事采章之觀?食以果腹也,則糗藜足飫,何取珍羞之美?垣墻以蔽風雨,何以有雕粉之璀璨?舟車以越山海,何以有幾組之陸離?詩以言志,何事律則欲諧?文以載道,胡為辭則欲巧?蓋凡立一義,必有精粗,凡營一室,必有深淺,此天理之自然,匪人為之好事。”衣服從只有實用性,漸漸變得同時富有審美性,其它烹飪、建筑、舟車、詩歌和文章,也都有這種發展趨勢,書法何嘗不是如此?問題是,有人認為書法現在許多作品只有審美性而沒有了實用性,其實仍然有許多書作還是二者同時具備。我們附近有個“聚富皇家酒店”,開始在酒店樓頂要寫這幾個字來做招牌,這自然以實用性為目的,當然只用藝術字就行,但酒店老板卻請來某書家來寫,還要有審美性。但寫的卻是草書,沒幾個人認識,深深傷害了實用性,這樣聯系起來看,這草書再美,也會因實用性問題而喪失美感。后來老板發現了這個問題,還是換成了行書。聯系的美,看來是聯系的各方需要和諧不悖的。
​      書法的美,還有宏觀的美與微觀的美。我們一般宏觀看同,微觀看異。宏觀中有獨立的美,也有聯系的美。微觀的美,也是這樣。曾見一幅隸書作品,從宏觀來說,字字聯系來看都結字拙樸;每一橫列都略有起伏,增加了一種書勢;垂直的黃色界欄線,又有一種嚴肅整飭感。書法有形式性格美、形式表情美和形式語言美,這里的形式有沉穩的性格、嚴肅的表情和拙樸的語言,這都屬于一種聯系的美,但和書法主旨、文字內容聯系起來看,這又是獨立的美。從微觀來說,我們可以看到反習慣結字的藝術,如“河”一般左收右放,但此作卻左放右收,三點水大,偏旁“可”小;再如“不”字傾斜,一般左低右高,但此作卻左高右低;還有“中”字之間兩橫距離一般是左合右開,此作卻是左開右合,這些獨立的美都有一種新鮮感。此作,其中四句是“朝聞游子唱離歌, 昨夜微霜初渡河。 鴻雁不堪愁里聽, 云山況是客中過。”你看 有連續的三字“渡河鴻”都有三點水,書者處理時把“渡”字的三點水,上兩點合,下一點開;把“河”字,三點放開而顯得散;把“鴻”字三點收攏而見聚,這正是因這三字的相鄰聯系而如此處理的,這微觀中不是依然有聯系的美嗎?      
​      林風眠曾說:“談到藝術便談到感情。藝術根本是感情的產物,人類如果沒有感情,自也用不到什么藝術;換言之,藝術如果對于感情不發生任何力量,此種藝術已不成為藝術。”我們欣賞書法,不論獨立的美還是聯系的美,如果只是形式,那么必然是這些形式讓我們聯想到生活,而把我們對生活中事物的情感注入到書法的形式中,不同的人因為有不同的聯想,那么喚起的情感也一定有區別。也有時是我們的生活經驗或藝術修養,讓我們看到某種形式,就會喚起我們的形式性格記憶,如雄渾、豪放、柔美等等,然后觸發聯想。或者潛意識中,由于個人或集體生活感受的積淀,讓這些形式附著上了當時感受時的情感,因此只要這樣的形式出現就能喚起我們心靈深處的情感。這再一次說明,美是一回事,美感又是一回事,美感永遠大于美。這樣一個鑒賞結構形式,就意味著書法藝術的含蓄深邃。硯莊 、汪海權在《好風相從——在張羽翔師生書法展座談會上的發言》中說“從哲學的角度來說,真正引領事物向更高級形式發展的,是形式(這里的形式也包括了動力因和目的因)。原子是質料,原子間的關系是形式,于是構成分子;分子是質料,分子間的關系是形式,于是構成物體;物體是質料,物體間的關系是形式,于是構成產品。因此,形式不是什么低級的東西,除非我們對形式有誤解。”是的,我們應當關注書法的各種形式。
     總之,當獨立美和聯系美,都只是這樣或那樣的形式時,那么形式表情一定是單調的、簡單的和朦朧的。當書法形式因素和創作心境、情景主旨、應用環境等因素構成“形式+內容”的聯系美時,情感才會具體、豐富、鮮明的。如黑龍江電視臺臺標,就是一個草書的“龍”,其蜿蜒屈曲的線條,就像黑龍江水;那筆畫中蘊含的筋骨力度,就像黑龍江人的精氣神;那飛動的筆勢,就像騰飛的黑龍江省。“龍”既指黑龍江,也指自己是龍的傳人。其形式語言豐富,形式感情——自豪、喜悅、堅毅等盡寓其中。我們的美感從形象發展到抽象,從具象發展到形式,這是歷史的必然;而抽象或形式,在欣賞時只有回歸形象或具象,才能盡情展示形式的魅力。貝爾在《藝術》中說:“在討論審美問題時,人們只需承認,按照某種不為人知的神秘規律排列和組合的形式,會以某種特殊的方式感動我們,而藝術家的工作就是按這種規律去排列、組合出能夠感動我們的形式。為了方便起見,也為了本書后面將要談到的某種原因,我稱這些動人的組合、排列為‘有意味的形式’。”還說:“有意味的形式充滿了一種力量,這種力量能喚起所有能感受到形式意味的人的審美感情。”這些都值得我們結合起來思考。
​      是的,書法中,獨立的美和聯系的美,都因情感而熠熠生輝。
                                                                         2015.09.06寫于陜北榆林(文化散文)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QQ|時事點擊|中國書法全集|小黑屋|松竹書院|養晦書塾|劉正興畫苑|藝術展廳|學術研究|收藏鑒賞|自治社區|休閑社區|Archiver|書法在線 ( 京ICP備17008781號

GMT+8, 2025-5-14 05:08 , Processed in 0.26008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