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3日上午,“百年西泠·與時為新”西泠印社115年慶祝大會在之江飯店五樓千人會堂拉開帷幕。400多名西泠印社海內外社員、來自各地的重要印學社團代表,以及來自來香港、臺灣等地區和日本、韓國等海外嘉賓和藝術社團代表參加大會。
西泠印社第十四次社員大會隨即召開,選舉產生了新一屆理事(新增張煒羽、陳中浙、鑄公)和社團領導班子(社長依舊空缺,陳振濂繼續擔任西泠印社副社長兼秘書長主持西泠印社工作),他們將成為未來五年西泠印社事業發展、實現目標最堅強的組織保障,引領西泠印社邁向新的征程。


西泠印社115年社慶大型系列活動總序
文/陳振濂
2018年正逢百年名社西泠印社成立115年,又是全社會都在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的特殊之年。縱觀百年名社艱難曲折的發展歷程和一代代志士仁人艱苦卓絕的努力,今天的總結和回顧是極其必要的;尤其是對最近這十五年進行認真的回溯,及時總結經驗、探求未來發展路徑,又是一項在當下十分急需的任務。它是我們在社慶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上責無旁貸的首要工作。而作為這一總結回溯工作所奉行和依靠的指導思想,正是“改革開放”這一造福于當代中國的時代新思維。15年前的百年社慶,本來已經構成一個轉折點;在其后的15年之中,西泠印社不斷以“改革開放”的新姿態,踏上新征程,走向新時代,并且展開了一系列豐富多彩又卓有成效的成功實踐,取得了豐碩的綜合性成果。可以說,今天的西泠印社,無論是社務工作的積極進取還是社員昂揚的精神風貌,都無愧于這個偉大的風云激蕩的嶄新時代。
面對即將到來的良辰吉日和宏大的慶典,我們除了投入艱苦的社慶籌備事務工作之外,還在幾個方面進行了細致周密的謀劃。
為了迎接社慶115年,在2018年秋季雅集這一時間段里,事先進行了精密的頂層設計,設定了各種豐富多彩的立體的活動。比如關于展覽,就有西泠印社社員作品展、社員專業成果展、社史老照片展、“金石永年”系列展、“重振金石學”金石拓片研究題跋展、齊國封泥特展、書畫篆刻院師生作品展、“弄潮杯”錢塘江全國篆刻大賽、2018國際印社聯展暨社長高峰論壇等等。有以社員身份界定的展覽,有廣泛邀請全國專業人士共同參與的展覽,有關注專業教學的作品集聚,有專項的收藏文物匯總,還有理論出版成果、社史老照片老影像不同來源、不同目標、不同題材、不同專業方向、不同構成的十幾個展覽,僅僅是策劃、組織和運行,就是個超大的工作量,更是極大的挑戰。而且每一個專項所產生的獨特的品質要求,又在極大地考驗著我們這個運作團隊和執行團隊的業務水平和事務能力,以及它作為“天下第一名社”在每一個重要時間節點所展現的高度和令譽。如果我們能取得盡可能的成功,那將充分證明西泠印社在波瀾壯闊、風雨滄桑的115年之后,仍然充滿生命的活力,仍然擁有豐富的想象力、創造力和無所不屆的執行力。
為了迎接社慶115年,從2017年年尾到2018年全年,西泠印社在建章立制方面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在整個國家、社會、各行各業都在強調“依法治國”的大氛圍之下,西泠印社作為社會的一個細胞,當然也不能置身事外。如何適應新形勢新要求,便成了2018年西泠印社社務工作的當務之急。從2017年開始,經過理事會全體成員長達三年的反復斟酌審議和修訂,首先對于推薦新社員確定了“入社申請七條”的前置條件并釆取記名投票審核方式以示推薦提名的責任有自。其后則對《章程》修改,對于社員責任和義務、理事職責和義務、財務管理等等各種議事、行事規則進行了詳細的“立法”式規定,強調“執法”時的嚴謹精確一絲不茍,以保證百年印社在新時代新形勢下,仍然能應對自如地適應體制的要求。通過這樣有效的制度建設,全社上下內外開始營造講規矩、講責任、講擔當的大氛圍,以此來重構作為百年名社的西泠印社的尊嚴,尤其是作為社員的自尊和自豪感;而在社團各職能機構中,也更強化規范運營社務的工作要求。在過去,西泠印社是一個松散的藝術社團,社務處理雖也有一定之規,但一直相對比較隨意,并不追求嚴格和精準。現在時代變了,我們不能落后于社會、時代和體制對我們的要求。
為了迎接社慶115年,我們又嘗試著以一種宏觀的視野和整體觀,以西泠印社品牌號召力作為標志,整合印社各主體、社內外的資源、智慧還有人力、財力,以一種百年名社所擁有的共同信仰和理想為支撐,首先在西泠印社社團、社委會、集團公司三者之間形成合力,并進而與社會資源、政府資源作有效銜接。比如115年社慶啟動之時,有“重振金石學”全國名家金石拓片研究題跋展和“金石永年”系列展覽,就是由西泠印社集團主辦;又比如“臨淄出土漢代齊國封泥特展”,就是由中國印學博物館組織舉辦;又比如國際印社聯展和社長高峰論壇,則是由多家印社共同支持聯辦;第二屆“弄潮杯”錢塘江全國篆刻大賽,則是與作為地方政府的江干區委區政府合辦。這樣多主體聯動、內引外聯所帶來的整個西泠印社115年社慶的恢弘氣度和博大氣勢,顯然是過去傳統式單一主體的活動策劃所難以企及的。從2018年中期即暑期、國慶以后的“社慶活動季”的連續登臺亮相,引起了社會各界非常積極的反響,或許它可以被看作是2018年社慶創新嘗試的一個新的亮點、新的起點。
為了迎接社慶115年,西泠印社進一步開拓視野,在百年名社的定位和國家的大政方針之間,進行更有文化涵量的大拓展。借助于國家提出的建立文化自信、“中國文化走出去”的國策,在社慶115年的本年,面向世界、以傳播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為己任的“西泠學堂”在國家高層和浙江省、杭州市的有力推動下,已經在境外成功啟動開張并且實現了雙向交流和互相訪學,從而邁出了難能可貴的第一步。而配合國家層面的“一帶一路”新思維,我們繼2016年成功舉辦“圖形印與非漢字系統印章”國際學術研討會之后,在社慶115年的今年,再接再厲,又籌辦了“世界圖紋與印記”國際學術研討會。改革開放之初印社辦學術會議,多是隨筆雜感、學習體會、回憶錄,而缺少堅實的學術論證邏輯能力;百年社慶后,我們集中精力,在傳統印學即古璽漢印與明清篆刻流派藝術這個印學的主脈絡和詩書畫印領域中進行了長時間的學術投入,并獲得充分發展與深入研究。從近年開始,以學術為本,更切合于國家大政方針中“絲綢之路”理念的拓展,在我們已有的傳統印學研究雄厚基礎之上,又創新拓展為“世界圖紋與印記”“圖形印與非漢字系統印章”的嶄新主題,從而在學術研究領域跟上國家文化發展的迅速步伐,這在百年西泠印社史上,是極其少見而珍貴的一幕。已故沙孟海社長的“國際印學研究中心”、饒宗頤社長的“東學西漸”的理念與號召,其精神內涵在此中都有著充分的體現。
2018年,聚焦115年社慶,可謂是精彩紛呈,好戲連臺,而且種類繁多,性相各異。能有這樣的效果,首先要感謝印社全體社員的積極配合,賜稿出品撰文,撥冗出席參與,身體力行,又能在新時代新形勢下,積極支持西泠印社百年社團工作的因應改革而更上層樓;其次要感謝有一個堅強有力的社務委員會的流暢運作,面對紛繁的各項事務而能落實到位有條不紊;再有就是從國家到省市各級領導不遺余力地從人、財、物各方面的鼎力支持;最后,還有社會各界的期許、理解與推動,使“天下第一名社”西泠印社這枚國家級、世界級的金字招牌,杭州西湖皇冠上的明珠,浙江和杭州的金名片,成為全民共識。這種共識,從百年社慶以來橫貫十五年,始終不渝,而且通過社內外的努力,還更有蒸蒸日上之勢。
在我們西泠印社中人看來:“共識”就是力量,就是發展力。
謹以此蕪文,獻上對西泠印社115年社慶的最美好祝福!
(原標題:重磅!西泠印社選舉結果出爐,社長依舊空缺,陳振濂繼續擔任西泠印社副社長兼秘書長!;編輯:沈聽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