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艹人人摸97在线视频-久久综合色综合-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三级特黄床戏试看50分钟|www.feigov.com

中國書法在線

 找回密碼
注冊
查看: 4537|回復: 5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武則天---升仙太子碑帖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于 2009-9-18 20:19:0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在今天洛陽東南40公里處偃師市府店鎮南,有一座海拔僅308米的小山——緱氏山。俗話說:“山不在高,有仙則名”,緱氏山之所以得享大名就與兩位傳說中的神仙有關。一位是西王母,她曾在緱山修道。因她姓緱,該山因名緱氏山,后簡稱緱山。另一位是周靈王的太子晉,又稱王子喬、王子晉。據《國語·周語》記載: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550年),谷、洛兩水同時暴漲,危及王宮,靈王擬堵谷水使東流以保王宮。太子晉以為堵水雖可保護王宮而害民,因行諫阻,並諫以治國之道,靈王怒而廢黜太子。人們悲其不幸,遂編造出種種傳說,說他升仙去了。漢劉向《列仙傳》卷上記載:“王子喬者,周靈王太子晉也。好吹笙作鳳凰鳴,游伊洛間,道士浮丘公接以上嵩高山。三十余年后,求之于山上,見桓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緱氏山頭’。至時,果乘白鶴駐山頭,望之不得到。舉手謝時人,數日而去?!庇捎谒诰検仙街畮p駕鶴升仙,因而緱氏山就與太子晉駕鶴升仙結下了不解之緣。正因為此,緱氏山在歷史上享有了福地的美譽,根據《淵鑒類函》記載的道家天下72福地中,緱氏山被列在第60位。

  而今天我們登臨緱氏山的時候,往往被聳立在這里的一座高大的豐碑所吸引,這座碑龍首龜趺,首身一體,高6.70米,寬1.55米,厚0.55米,座高1.30米,通高8米。碑文共33行,2178字。它就是著名的升仙太子碑,而碑文的作者和書寫者就是大名鼎鼎的女皇武則天。武則天為什么對升仙太子王子晉情有獨鐘呢?原來晚年的武則天和歷史上的其他皇帝一樣希望長生不死,永享天下,于是逐漸癡迷道教。武則天的侄子武三思為了討好姑母,就將武則天寵愛的寵臣張昌宗附會為王子晉后身,并且寫詩來歌頌,武則天十分高興。自此以后,命張昌宗在宮中以仙人王子晉打扮,披羽衣,吹簫,騎木鶴,奏樂于庭,模仿王子晉升仙的樣子。不僅如此,武則天還專門在緱氏山上為王子喬立廟,祭拜這位仙人。

  圣歷二年(699年)二月,年已76歲的女皇武則天,駕幸嵩山經過緱氏縣,登緱山,謁升仙太子廟。此情此景令女皇感慨萬千,在回到洛陽后她撰寫了升仙太子碑文,令鐫于貞石。然而據碑陰的題記記載:神龍二年(706年)八月二十七日,“相王李旦奉制刊碑刻石”,此碑直到神龍二年才樹立起來。

  武則天親自撰書的升仙太子碑文。表面上是寫太子晉升仙故事,實際上是以王子晉升仙而自況。晚年的武則天篤信道教,追求得道升仙,永保長生,碑文中所謂“驂鸞馭鳳,升八景而戲仙庭;駕月乘云,驅百靈而朝上帝。玄都迥辟,玉京為不死之鄉;紫府旁開,金闕乃長生之地?!斌w現了她對神仙世界的憧憬與向往。而碑文中“自非天資拔俗,靈骨超凡,豈能訪金箓于玄門,尋玉皇于碧落者矣”的語句將她的這種心態表露無疑。而描寫太子晉升仙,更是表達了晚年武則天對長生不死的仙人的艷羨。她筆下的神仙與仙境實際上就是武則天苦心要達到的理想與境界,而碑文正是她晚年心態的真實寫照。

  而武則天書寫升仙太子碑文之時,武周社會穩定,邊疆討伐突厥的戰爭也取得了重大勝利,可以說女皇的文治武功達到了頂峰。而她筆下神仙的瑰麗世界,其實是在借題發揮,歌頌她的豐功偉績和國家的昌盛局面。如碑文中這樣寫道:“我國家先天纂業,辟地栽基,正八柱于乾綱,紐四維于坤載?!闭f武周承天之祐,披荊斬棘,開創基業,江山鞏固,四海一統。“廓題封于百億,聲教洽于無垠;被正朔于三千,文軌同于有截。茫茫宇宙,掩沙界以疏疆;眇眇寰區,寵鐵圍而劃境”。是稱贊武周疆域擴大,人口劇增,聲威和教化遍及最遠的地方。更是武則天自豪的是:“駢柯連理,恒馳異于彤墀;九穗兩岐,每呈祥于翠畝。神芝吐秀,宛成輪蓋之形,歷草抽英,還司朔望之候。山車澤馬,充仞于郊畿;瑞表祥圖,洋溢于中外。乾坤交泰,陰陽和而風雨調;遠肅邇安,兵革戢而爟烽靜?!蔽渲茱L調雨順,五谷豐登,邊疆寧靜,各民族和睦相處,天下一派升平景象。雖有夸張之意,但與事實基本相符。

  升仙太子碑不僅在文獻方面有很高的價值,其書法價值也不可低估。碑文為武則天書寫,以今草為主,行書輔之,具有章草韻味。對此,《宣和畫譜》卷一這樣評價:“凜凜英斷,脫去鉛華脂粉氣味?!爆F代書法名家倪文東先生評《升仙太子碑》的書法時說:“觀其書跡,確有功底,有大丈夫之氣魄,真不愧是女中豪杰”。

  而武則天以鳥形飛白書書寫的碑額也別有韻味。所謂“飛白”,俗謂“筆花”,是一種特殊風格的書法。相傳東漢靈帝時,修飾鴻都門,工匠以刷白粉之帚寫字,蔡邕因之受到啟迪,乃作“飛白書”,這種書體多見于漢魏宮闕題字。而武則天的飛白書還有鳥形修飾,非常奇特。明趙崛《石墨鐫華》評論說“碑首‘升仙太子之碑’6個大字飛白書,作鳥形亦佳。飛白書久不傳于世,此其僅存者耳”。楊劍虹在《武則天新傳》中指出:“她寫的《升仙太子碑》,集行書、飛白于一體,筆畫中絲絲露白,深得飛白佳趣。飛白書上又配以鳥形,蘊含著太子晉乘鶴升天為仙的傳說,借以抒發道教思想。筆畫靈活流暢,婉約圓轉,是書中的上乘佳作。”

  除此之外,升仙太子碑上還匯集了當時幾位著名書法家的書跡。碑文的刊刻首先由著名書法家鐘紹京奉旨用雙鉤法將武則天所書碑文描摹上石。而碑陰有唐初書法家薛曜書寫的武則天《游仙詩》,筆劃纖細瘦硬,別具一格。還有薛稷、鐘紹京書寫的《升仙太子碑碑陰題名》,記當時隨行大臣,二人皆是初唐書法名家,題名也是端莊靈動,瘦勁清硬。一方碑石真可謂是初唐書法作品的寶庫。

  可以說,升仙太子碑具有很高的文獻價值與藝術價值,是河洛大地藝術寶庫中的珍品。

20090815 050.jpg (201.11 KB, 下載次數: 17)

20090815 050.jpg
2#
 樓主| 發表于 2009-9-18 20:20:12 | 只看該作者
已經裝裱

20090815 018.jpg (256.56 KB, 下載次數: 7)

20090815 018.jpg
3#
 樓主| 發表于 2009-9-18 20:24:53 | 只看該作者
::gif88::gif

20090815 020.jpg (181.64 KB, 下載次數: 8)

20090815 020.jpg
4#
 樓主| 發表于 2009-9-18 20:25:38 | 只看該作者
::gif160::gif

20090815 049.jpg (277.58 KB, 下載次數: 10)

20090815 049.jpg
5#
 樓主| 發表于 2009-9-18 20:27:56 | 只看該作者
此碑現在已經用鋼筋筑網,再想拓片已經不可能了。
6#
 樓主| 發表于 2009-9-18 20:30:01 | 只看該作者
::gif160::gif

20090815 019.jpg (215.55 KB, 下載次數: 7)

20090815 019.jpg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QQ|時事點擊|中國書法全集|小黑屋|松竹書院|養晦書塾|劉正興畫苑|藝術展廳|學術研究|收藏鑒賞|自治社區|休閑社區|Archiver|書法在線 ( 京ICP備17008781號

GMT+8, 2025-5-15 20:13 , Processed in 0.32388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