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現代書法的幾個記憶
劉正成
(重慶)現代書法三十周年紀念展覽和學術研討會書面發言
111519e5lftaj0p9sjlzaf.jpg (166.02 KB, 下載次數: 53)
下載附件
2016-2-2 00:21 上傳
第一個記憶就是它的誕生。現代書法其實是在85美術新潮的同時發生起來的,如同崔健當年那首聞名于是的搖滾樂《一無所有》一樣,成為這個時代的記憶。一批畫家兼書法家王學仲、李駱公、謝云、古干、馬成祥、許福同、林行成等發起成立現代書畫學會,并于當年十月在中國美術館舉辦了首屆現代書法展,這應該算是當代書法探索創新的一個標志性事件。我于1985年8月由四川文聯調中國書協,主管《中國書法》雜志,我去中國美術館看展覽時所受到的震撼至今記憶猶新。于是,我們把這個展覽的消息和部分作品發表在籌備改刊的《中國書法》1986年第一期的封底上。作為聲援,我代表中青展組委會與古干、馬呈祥、許福同等會商,把現代書法作品不經評審入展二屆中青展。但是,隨之不久作為資產階級自由化進行批判。但是,現代書法進入中國書協官方展覽仍然沖破樊籠一直延續到2000八屆中青展,兩次獲得一等獎的邵巖的現代書法也成為探索創新的標志性人物。這十五年間,現代書法在中國書協內部不斷引進爭議與阻礙,但始終大踏步發展,為打開書法創新的視域起到了重要作用。這個記憶是具有喜劇色彩的。
第二個記憶是2005年在中華世紀壇現代書法二十周年紀念展,這個展覽的舉辦是現代書畫學會在不斷進取的標志。此時我和謝云參加了這個展覽開幕式,但我們均從中國書協退休,現代書法也從中國書協官方平臺上被動退出,所以這個記憶是有些悲劇色彩的。同樣有一個十分令人遺憾的記憶,值得在這個現代書法低潮期回憶一下。這是一個故事,這個故事的兩個主人公就是朱青生先生和我。當時即1998年正在籌備著名的“中國二十世記書法大展”中,為了展示當代中國書法的多元化探索創新的面貌,我聯系與北京大學朱青生先生策劃在這個系列大展中辦一個現代書法展,這也是力圖讓現代書法在官方平臺上的整體展示。朱青生作為這個展的策展人迅速開展工作,聯系各流派作者,讓大家都很興奮。誰知某作者不知出于什么目的揚言要去現場潑墨汁,最終致使籌展工作停擺。當時,我怕從全國各地博物館借來的二十世名家作品受損,在無法弄清情況下只好遺憾地放棄了這個現代書法展。直到今天,我仍感到遺憾不已!
第三個記憶便是剛剛過去不幾天的當下進行時,在某些人有計劃發起的“批丑書”運動,把王冬齡等現代書法創作探索視為受西方負面文化影響的典型進行毫無學理性的批判。我覺得,今天重慶這個現代書法三十周年紀念展覽和學術研討會,正是用作品參與和學術認知為現代書法鼓與呼!前幾天我在回答《中國美術報》關于現代書的訪談時,說了這么一段話,也作為我書面發言的一個觀點:正如東方文化曾經影響西方歷史一樣,西方文化影響東方歷史也是古以有之。上世紀九十年代,饒宗頤先生寫了一本書叫《漢字樹》,這本書里頭他就從仰韶文化里面找了48個刻劃符號,與西亞中東烏魯克文化和閃族等文字符號進行比較,有三分之二以上是雷同的。他問,這能說清誰影響誰?以我之見,除了西方的科學以外,影響中國最大的西方文化有兩個:一個是一千八百年前傳入中國的印度佛教學說,它改造了中國的儒家學說,宋明理學和陽明心學就是被佛學改造后的儒學,從而成為唐宋以后整個社會的主流思想;另一個就是一百年前傳入中國的德國的馬克思主義和俄國的列寧主義,它與中國的革命實踐相結合,成為至今仍是當代中國主流政治、經濟、哲學的主流思想。因此,受到當代西方抽象主義等美學思想與繪畫的影響而發展起來的現代書法,它的成功尚待歷史的檢驗,如果采取非學理性的批判和漫罵是反歷史的。恰恰相反,我們要鼓勵現代書法創作的探索,為之提供更好的公共平臺,讓它的積極成果影響社會大眾的審美趣味。同時,開展關于現代書法的學理性討論,為當代的書法發展貢獻更多的參照,創建屬于今天的書法藝術審美理論。
2016年2月1日于北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