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里耶秦簡是窖藏而非投入水井 論文提綱 劉正成
照片 562.jpg (182.36 KB, 下載次數(shù): 109)
下載附件
2012-12-26 23:50 上傳
一、"天下第一井"說法置疑
1、古城遺址在酉水之陽,有汲水之便,不需要在不大的城內(nèi)挖掘7、8口水井,且一口井井口達(dá)4平方米之闊,何況城內(nèi)偏東有一個幾百平方米的水池;
2、在房屋內(nèi)掘井也不合南方人生活習(xí)慣,個別地方有井亭,但無井房;
3、在湘西這樣的南方多水地區(qū),地下水水位較高,不可能將水井挖掘到17•28米深度;
4、修筑水井一般砌石筑井壁,不需要用毫無縫隙的方木把滲水堵死,更不必抹用青膏泥防水滲透;
5、所謂"排水溝"并非水井排水溝,而是墻外房檐下的排雨水溝。
6、長沙走馬樓吳簡出土?xí)r即稱在"井"中被水浸泡,里耶秦簡出土?xí)r也浸泡在水中,由此沿用"水井"的說法,這就使"戰(zhàn)亂中將簡牘投于水井保藏"的猜想十分牽強(qiáng)。
二、此"井"應(yīng)是窖藏文書或錢財?shù)牡貛?br />
1、已知先秦古籍和青銅器均出土于"坑"內(nèi),考古學(xué)界稱之為"祭祀坑",猜想古人祭祀后將祭器砸碎和卜耆甲骨文埋于坑中,如三星堆"祭祀坑"、山東桓臺史家遺址早商"祭祀坑"等。但這是不是埋葬物品的"坑"?精美貴重的祭祀青銅器使用后為什么要埋入坑中?抑或是收藏存放祭祀物品的窖?
(參見《三星堆祭祀坑》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著,由文物出版社1999年4月出版,考古1999年第11期;《三星堆祭祀坑的不解之秘》四川新聞網(wǎng)2006•6•16•)
2、窖,室也。《說文》:“穴,土室也,從?,八聲。”《易,系辭下》:“上古穴居而野處。”《箋》:“鑿地曰穴。”百度詞典:即收藏東西的地洞或坑:~穴。~子。地~
3、埃及亞歷山大圖書館就建在地穴中,這是古代中西方人類保藏文獻(xiàn)檔案和圖書的通常作法。
4、所謂"祭祀坑"的說法應(yīng)該具體分析,其中應(yīng)有很多是上古時代窖藏青銅祭器和文書的庫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