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壬辰初夏英倫行〗之七:
女王慶典與劉正興的《布希高地》
IMG_2754.jpg (174.4 KB, 下載次數(shù): 19)
下載附件
2012-7-8 11:27 上傳
6月1日至3日日志:原計劃6月1日至4日與蘇立文先生一起乘坐歐洲之星去巴黎,看盧浮宮等展覽,會見柯乃柏、梁揚等老友,陪正興去莫奈花園寫生,之皓還訂了紅磨坊夜總會演出票,但因時間急促法國簽證沒有拿到,只好修改日程留在倫敦。也好,此行,正興實際上在倫敦只呆了一天,跑了三個展覽會,連倫敦市容也沒看清楚,正好補課。這三天的活動:第一天看大英博館,看牛津街畫廊展覽場地,晚上去之皓家拜訪親家;第二天上午修整,中午陪正興去布希高地后回來作畫;第三天去泰晤土河看伊莉莎白女王登基60周年千船巡游典禮,看圣保羅大教堂,為正興購畫具。
藝術(shù)家到倫敦必首選參觀大英博物館,這跟到巴黎必先看盧浮宮、到紐約必先看大都會博物館一樣,它是世界文明歷史的廚窗。這種博物館亞州是沒有的,亞州各國均以本國文物為主設(shè)博物館。這倒不是亞州人不關(guān)心歐州、美洲歷史的原因,是因為亞州各國近二、三百年的衰落而自顧不暇,包括非洲在內(nèi),先后是由法國人、英國人、美國人來搬走歷史文物寶貝的時候。我們的北京故宮博物院也有幾件西洋展品,不過是西洋人來逗慈禧老佛高興的鐘表與機器玩具。世界的四大古文明:埃及、巴比倫、印度、中國,再加上希臘、羅馬與瑪雅,是這三大博物館的主題。大英博物館以埃及、巴比倫與希臘最為精采。一進埃及館,最引人注目的當然還是近面而立的羅塞塔石碑,這是古埃及文物的重中之重,其重要性堪與胡夫金字塔和圖坦卡蒙法老墓相提並論。正興主要對那一批羅馬人體雕塑和希臘帕特農(nóng)神殿線破的浮雕感興趣,我則急著讓女兒帶我上二樓去拍那些3000年以前的埃及紙草紙文書。大英博物館是允許觀眾隨意拍喧的,只要相機不張三角架就行,我的傻瓜機支一根腳架也不行。但是,那些紙草紙文書都放在玻璃展柜里面,從各個角看都有反光,無法拍照。于是,我就用Apple 貼著玻璃拍,有幾張也還馬馬虎虎能看清,侯勇已搶先貼在網(wǎng)上了。3000年以前,也就是比中國的甲骨文還早的時代的墨書文字,不管你說它有多珍貴都不為過。
看到下午快三點了,我們才出了大英博物館去吃午飯。午飯后,在女兒女婿在城里牛津街附近的公寓里小睡一小時,便去看畫廊展廳。偶然走進一家叫PETLEYS的畫廊,里面正在搞一個叫愛德華畫家的油畫風景,畫得挺好,畫價也不大高,但展廳空無一人,我們與老板隨意聊了起來。老板說,他的畫廊原來有90個簽約畫家,每年輪流辦展,現(xiàn)在淘汰只剩了6個,因為最近幾年不景氣。08年以前,辦展時能銷售70%,兩年前能銷售30%,今年這個展覽辦15天,至今一張沒賣。這個畫廊老板的話是否具有普遍性,或者有彽位促銷的策略,但歐美經(jīng)濟的衰落可見一斑。我們?nèi)チ酥┞?lián)系的畫廊,這是一家自已不經(jīng)營只出租場地的畫廊。皓畫廊原計劃今年10月、11月的亞州藝術(shù)節(jié)期間為劉正興辦油畫展,但檔期排得很滿,已排到明年,今年肯定是擠不進去了。我們很驚訝,亞洲包括中國的經(jīng)濟上的崛起,難道會如此之快地反應到藝術(shù)品市場上來?但有一點是肯定的,中國美術(shù)市場上的一些風頭人物,千萬別向國人吹噓你的畫在歐州、在美國賣了多少線,甚至也不能到歐美來吹噓提勁!例如某某國畫人物名家?guī)啄陼r間每平尺漲到幾十萬元上百萬,某某當代藝術(shù)作品一幅動輒幾百萬、上千萬這些貨不真價不實的神話,千萬別到倫敦畫廊街來次噓,人家會說你頭腦不正常是神經(jīng)病。由此我感到懷疑,中國整個經(jīng)濟的崛起是不是也像美術(shù)市場一樣冒虛火?有多大的泡沫成份?這些泡沫什么時侯破裂?當天晚上,我們?nèi)ビH家拜會,正興作為見面禮送了親家在威爾士海邊山頭上畫的第一張油畫,我送了一一張在北京就裝成框的泥金紙扇面,親家很高興,連說這是很珍貴的禮物。哈!未必他們也聽過中國的美術(shù)神話?我回過頭來又想,英國工業(yè)社會已發(fā)展了幾百年,泡沫價值觀的時代早已經(jīng)過去,他們對藝術(shù)品的看重應該是基于對藝術(shù)本身的熱情和素養(yǎng)的吧。
之皓去蘇格蘭去參加約定的老友聚會去了,6月2日這一天在郊區(qū)的家里修整了一天,只是午飯后之皓的爸爸阿諾來開車把我們帶到布希高地瀏覽了一下。該去倫敦什么地方,正興沒有概念,布希高地是我覺得應該去看的地方。八年前我初行倫敦的,才知道倫敦并非一個大平原,而是一個淺淺的丘陵地,站在布希高地這個倫敦最高處,從那里俯瞰倫敦,有一個標志性的地貌印象。雖說這里是高地,但并不是很高,只能根據(jù)東西南北的方向,去想像泰晤士河所蜿蜒流過的繁華市區(qū)。中午陽光很充沛,我用Apple 拍了好幾張照片,正興卻在畫速寫。不久,我們回家休息,有了一個難得的午睡。一覺醒來,已經(jīng)快下午6點了,不過倫敦9點才天黑,6點仍陽光燦爛。我下樓時,已看見正興畫了一幅畫了,在客廳中央的畫架上。倫敦室外風大,而且不時會飄雨,畫架只好支在室內(nèi),弄得客廳很亂。畫大概剛畫完,作者似乎仍陶醉在他的意境里。他說畫的布希高地,我細看了一會,點了點頭,確實有陽光下的倫敦遠眺映像。所不同的是,這幅畫一方面失去了作者原有的鮮艷的亮色調(diào),但卻已有了成熟與豐富。正興隨后的英倫寫生,在風格技法上有了很大變化,而變化的開始則是這張《布希高地》。還是那句老話:“風格不是花樣?!眲⒄d這時顯然不是在玩花樣,他在思考和追尋。他平時畫畫幾乎是一揮而就,有倚馬可待之勢。這次英倫行在威爾士寫生中,每畫完一幅,他都要沉吟好一會,與我解說一番,然后馬上發(fā)給他的兒子劉天易看,聽取這個年輕人的意見。人常說,風格是人的背影,自己自然看不見自己的背影,要有別人看。正因為此,他這次英倫行寫生算不得高產(chǎn)。要我來評論這幅《布希高地》,我覺得很有那天中午在布希高地所感受到的稍有灼熱的陽光感---多雨陰冷的倫敦,陽光與溫暖是寶貴、可喜和可感的。
第二天,即6月3日天氣變了,倫敦又籠罩在凄風苦雨中,特別是在旅行和期待著找地方寫生的劉正興的感受中。但這天,在英國人眼中是個大喜日子--他們的女王伊莉莎白登基60年大典就在今日,屆時在泰晤士河上將有千船巡游。有一部奧斯卡獲獎片叫《女王》,由著名演員海倫·米倫演出,引起了我對英國女王的某種情感共鳴。戴安娜是不是英國王室謀殺的?法庭雖然已有否定的判決,但至今在世人中還是有一團疑云迷霧。戴安娜的特立獨行,曾經(jīng)的王妃要下嫁異教的伊斯蘭財主之子,素以尊榮著稱並延續(xù)數(shù)百年教統(tǒng)的英王位,有一天將傳給異教徒的繼子威廉或哈里,作為女王與祖母的高傲的伊莉莎白將情何以堪。所以,英國王室要謀殺這個讓英王國蒙受多重羞恥的叛逆王妃,是符合一切歷史與政治邏輯的。但是,當海倫-米倫所演繹的伊麗莎白經(jīng)過幾番情感掙扎,毅然趕回白金漢宮為戴安娜獻上一束鮮花時,你又完全看不出是一種政治的表演,你只會為一種偉大的人性而感動。這一天下雨,正興沒法選地寫生了,盡管他覺得我們駐京地的倫敦北區(qū)頗有一些可以描繪的風景,但不能浪費這一天,就決定去參與英國人的節(jié)日,還可借機會乗一乗倫敦的市區(qū)火車,說不定還能一睹女王的芳容。于是,我們跟著女兒坐上火車直奔圣保羅。
在記憶中,我已經(jīng)有二十多年時間沒有考加過什么國家慶典活動了,除了10前北京申辦奧運成功,我和太太傅淑群、女兒搶到一張?zhí)柾?,由嚴峻開車到長安街瘋了一圈。中國沒有國王,勞動節(jié)、國慶節(jié)也不像上世紀50年代那樣年年有節(jié)日游行,所以對參加國家慶典已經(jīng)很生疏,甚至覺得上街游行這是一種禁忌了。各級政府似乎要求人們遠離政治,對國家、對國家領(lǐng)袖大多是學習會上按“新聞聯(lián)播”適時套裝的語言符號,沒有要求也更談不上有什么自發(fā)的政治激情了。北京胡同里居委會時不時要通知各家門口掛上國旗時,才想起是逢年過節(jié)了。英國人可好,也沒后委會發(fā)通知,竟然都攜家?guī)Э谀弥鴩烊ヌ┪钔梁于s熱鬧去了!我們在圣保羅那一站下車,就看見街上不少美女用國旗當頭巾、做裙子,既喜氣又時尚,臉上掛著甜蜜的笑容似乎去參加派對。雨下得不小,我們打著傘,跟著人流就到了圣保羅與泰特現(xiàn)代藝術(shù)館之間的那座吊橋橋頭。有好些美女警察守著,不能上橋。我們擠到了河邊,迎面看見對岸有一幅碩大的宣傳畫,是女王一家向大家揮手。但是上面沒有卡米拉,也就是王儲查爾斯的老情人王妃?女兒提醒我,那是五年以前的慶典會照片,那時卡米拉還沒有“轉(zhuǎn)正”。巡游還沒有開始,也沒有通知什么時候開始,人們卻在那里爭著岸邊的好位置守望。有人甚至在雨地上鋪著地毯坐著玩,顯然他們是一大早就趕來已經(jīng)疲倦了。哈!我有些糊涂了:英國這種有幾百年民主傳統(tǒng)的人,為什么還擁戴帝王體制?還從心里尊敬著他們的女王?
在這里要說明的是,貼在這里的女王巡游的照片是女兒從電視上拍下來的,那天我們沒有看見千船巡游。我們在河邊徘徊快一個小時了,女王的船還沒有開來,無聊中我為提高書法在線的點擊率偷拍了一些美女照后,終于還是等不耐煩了,帶著正興離開河岸去看圣保羅大教堂去了,看見另一番令人感動的情景。圣保羅大教堂與梵蒂岡圣彼德大教堂相似,都有一個羅馬式的大圓頂,這里只是沒有門前的大廣場。2006年那次英倫行我與劉天易來過。這天正是禮拜日,大堂中正在做禮拜。大門內(nèi)外大約是旅游的人,而擺著座椅的大廳內(nèi),正在聽主教宣講。安靜得很,講經(jīng)的聲音在穹頂回蕩,人們在虔誠地傾聽著來自上帝的聲音。管風琴響起來了,信徒們齊聲吟唱起來,這是一種來發(fā)自內(nèi)心來自靈魂的歌唱。在中國,天下名山僧占盡,一進了廟,一陣烏煙瘴氣的焚香燃燭味,幾乎把人熏倒。都說上九華山求考病,上華山求財,上泰山、五臺山求官,眼下大家拜菩薩不外三件事,求財、求健康、求升官,想著全是此生的富貴,與對此身罪行的懺悔裁然不同,甚至與追求來生幸福的佛教教義也幾乎背道而馳。這里不是演戲拍電影,不許拍照,但實在出于傳遞信息,我冒然有違堂規(guī),胡亂按了一下脖子上懸掛的相機快門,想偷柏了一張禮拜圖,沒想到還真拍成了。罪過!教堂里沒有大功德箱,沒有少林寺有限公司式的各種斂財項目,你只要投上一、兩枚小錢,可以隨便拾起一只小白燭點燃、插在排架上就行。受了感染,我叫女兒投幾個錢幣,說給她媽禱告一下。女兒說,媽媽信佛,這是耶穌!我說,只要是超生,什么菩薩都管用!哈哈!
還有一個插曲,我們在去圣保羅大教堂的路上,碰在一個中國人正在街邊用油畫寫生。作為同行,正興過去攀談了幾句,知道他也姓劉,是中央民族大學美術(shù)系的教授,來英國已經(jīng)寫生三個月了,他說還要呆幾個月,真有毅力。順便把他尚未畫完的圣保羅大教堂也貼在網(wǎng)上,說明倫敦這個地標建筑對藝術(shù)家的吸引力。我在那里也拍了好幾張風景照,不管怎么都能構(gòu)個好圖,難怪歐洲古典建筑是其美術(shù)史的主體,不管從哪一個審關(guān)角度切入都行,它實在是美的化身!
那天還上了一個美術(shù)用品大超市,那里品種齊全,應有盡有。我有一個印象,英國的油畫顏料真貴,我記得有一管鈷藍色賣120多鎊,說是用一種稀有礦物質(zhì)做的。我說,正興,你這回回四川油畫漲價找到理由了,成本提高了!否則,畫家們憑什么想漲價就漲價?哈哈,又得一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