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壬辰初夏英倫行2: 蘇立文說劉正興的油畫國畫用筆都有點怪
5月27日日志:按預先約定,我們十一點過從倫敦出發,一點左右趕到牛津,與蘇立文教授共進午餐。由于畫具行李很多,劉之皓特地開了一輛路虎出行。劉正興坐前座,很有興趣觀賞這初次謀面的逶迤起伏然而曠遠的英國鄉村風光,不時拿相機拍照,作為題材資料。
正興和蘇老也是老熟人重逢,很高興但也少免去客套,直接就去一家西餐廳用餐。我們選擇了室外座,在陽光下快樂地用餐。作為川菜高手的正興,似乎對西餐也不排斥,還津津有味的品嘗評點。
這家餐廳正是我們今天下榻的酒店,因為安排了與蘇老聚一整天,第二天游覽牛津風光,下午會見柯律格教育,然后再趕往威爾士。吃了飯,我和正興在賓館小憩后,又趕去蘇老的家。
蘇老今年十月滿96歲,為了老人高興,我送了一個祝壽扇屏以吉祥俗套頌之:"鶴算千年壽,松齡萬古春!"劉正興則攜去了一大厚本的今年展覽圖冊<蜀山與天路-----劉正興油畫國畫作品集>,請蘇老指點。蘇立文多次看過正興的畫,包括油畫和山水,給予過很好的評價。他曾在他編輯纂的英文版<中國當代藝術家名錄>中稱劉正興是沒有讀過美術學院的草根派畫家。看見正興的新書,他馬上饒有興致地打開翻閱,先看國畫,再看油畫,他一邊看一邊點頭,似有總結意味地告訴正興說:"你的國畫和油畫用筆都有點怪!"正興請蘇老多給指點,蘇老說:"你的油畫和中國畫都不錯,畫得很熟練!"
因為是直譯,"用筆有點怪"似應理解為有獨特的個性;而"很熟練",似應理解為很隨意奔放。如此,蘇立文一下抓住了劉正興藝術的特色。正興的山水畫并不遵循鉤、皺、點、染的古法程序,而自出于機杼,隨眼前山水而即興運筆,故筆法多變。他的油畫有的純用刀畫,有的則用各種油畫筆并用再略施刀畫,于是有明顯的與別人不同的筆觸痕跡,故亦稱怪。這次到倫敦第二天去看畫展的間隙,還專門去邦德街附近的倫敦著名畫材老字號去買顏料和挑選畫筆。
蘇立文一生研究中國繪畫史,尤其是當代繪畫史,被柯律格教授稱為整個西方世界研究中國當代繪畫的第一人。他一生閱人無數,從徐悲鴻、黃賓虹、張大千、李可染等現代名家,到徐冰、古干、周春芽、阿鴿等當代名家的創作風格均為熟稔和有研究。因此,他對劉正興繪畫的簡潔評點,既點到要脈,也是一種定位,這使正興高興,也讓他久久琢磨品味,以得到啟發。
這時,牛津大學博物館中國館的館長女士和她的助理博士也趕來看望劉正興。當晚,蘇老做東,又和我們一行人去了一家中餐晚宴。下樓來,蘇老用搖控器打開了自家車庫門,因為人多一輛車不夠,蘇老要開自己的車去。我久聞蘇老自駕車的盛名,去年劉尚勇去牛津看望蘇老,回來就對我敘述過蘇老開車去接他還遛覽牛津的事。蘇老很熟練地上車,關車門,倒車,把車開上了道。劉之皓駕駛我們的車在彎彎曲曲的牛津大學道路上行走,趕到那家叫"成都映象"川菜館吃了一頓地道成都人做的川菜。
天早黑了,我們出來還要去蘇老家小聚,我主動要求坐蘇老的車。蘇老一邊關車門一邊打趣地問我:"你不怕嗎?"哈!車待開動,我讓吳秀英博士給坐在車內的蘇老和我拍了張照片,作為一個"劃時代"的見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