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審縝密 佳作如云 第十屆國展監審感言
趙學敏 今年八月底到九月,我作為中國書協舉辦的全國第十屆書法篆刻作品展監審委員,參與了上海和廣西兩個展區全部的評審過程,對全國各地書法家及廣大書法愛好者積極參加國展的作品有點滴感觸,特整理出來,以饗書友。 佳作如云,顯示了當代書壇的勃勃生機 這次全國書法篆刻作品展,改變了以往的只在一個地區展出的方式,采取了分地區、分書體評審的辦法,本身就是一種創新,讓更多的人接觸傳統,接觸書法,感受文化的深厚魅力,是中國書協改變評審方式的初衷。可以相信,這兩個地區書法作品最后的展出,將掀起兩個地區乃至全國書法創作的熱潮,進一步推動不同地區的書法發展。 這次評審,兩個地區征集到六萬多件作品,也超過了歷屆國展投稿的數量,顯示出全國的書法家和書法愛好者對書法創作的熱情絲毫不減,而是很旺。兩個地區所征集到的作品中佳作如云,讓人目不暇接,有不少的好作品因為數量的限制,只能優中選優。這是全國有實力的書法家特別是青年書法家的一次大比拼,一次大聚會,一次大展示,一次大融合。有的作品,激情四射,縱橫開合,頗有風采;有的作品,形式新穎,法度井然,不落俗套;有的作品,直現性情,融合傳統,高雅脫俗;有的作品,自然率性,揮寫瀟灑,可見其人。這次國展的一大特點是新人輩出,一批書法界的年輕人通過國展脫穎而出,成為了書法界的生力軍,而且他們底子厚、基本功扎實,對傳統的法帖深入得細致,表現出了不凡的才氣,是全國書壇的大收獲! 書法的繁榮,是通過一個個書法家不斷的創作,不斷的激情投入體現出來的。這次作品,投稿的數量之多,表現風格之多,都是我們第一次所見到的。由此,也可以看出國展在全國書法家及書法愛好者心中的位置之重!六萬件作品,按一人兩件來算,就有三萬人在創作,就有三萬個家庭在為書法而從事著一種對于傳統的學習,就有一百多萬書法家及書法愛好者的親人、朋友、同事、領導在關注,這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這本身就是書法的大普及、大宣傳、大提高。在評審之前,我們就在不同的媒體上看到了全國上下的書法團體都在為國展忙碌,搞活動、辦講座、組織看稿會,全國書法界都在為國展而努力著,兩個地區近十天的評審,是最為重要的一環,而后就要看具體的展出和國展的后繼效應。 這是一次嚴格、規范、縝密、有序、公正的評審 近十天的評審過程中,我們親身體會到國展的評審是非常嚴格、規范、縝密、有序、公正的,經過三十多個評委嚴格的評審,最終選出了可以說是當代書法創作的佳作精品。 這次國展的評審,在評審前,兩個地區的組織者作了大量細致工作,主要是精心登記和對于作品的拍攝,每一件作品都拍攝成A4紙大小,又是專業的攝影人員操作,對于小字作品的細節部分也進行了拍攝,保證了作品效果與原作基本一致。另外,這種評審,在初評時,使每一個評委都能夠見到更多的作品,評委只要給一件作品上打記號,就可以進入到復評,顯示了評委們的權威性和學術性。剛開始評審時,我們還擔心,這么多的作品,良莠不齊,如何把好作品挑出來呢?但經過幾輪的評選程序,當最后四百多件作品擺在眼前時,這些作品的確是完美的、精彩的,是能夠經得起反復審讀的佳作。評委們的眼光的確是獨到的、嚴格的、挑剔的犀利的。整個評審過程就像是大浪淘沙,在那么多作品中,終于有了八百件(兩個地區的合數)入展和獲獎作品,這是評委們眼力考量的最終收獲,是評委們為國展交出的滿意答卷。 這次國展,充分保留了評委的學術性與獨立性,讓評委們選擇作品,以自己獨到的眼光來挑選,最后匯攏到一起,在比較中再進行打分,每個人只有四百件的權限,每一件作品最后至少是在六位評委以上的肯定中入展。五票都不行,保證了這次評審的民主性和公正性。能夠進入終評的作品,的確都是經過過五關、斬六將的過程。我覺得入展作者的確要珍惜這次榮幸,被選中的確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啊! 這次評審機制的形成,是中國書協領導經過反復的論證和推敲取得的,為以后的評審積淀了經驗。尤其是國展的評審,能夠經過這么多的程序,經過評委們精心的評審,的確是代表了評審的權威性和公正性。 作品功力與形式的和諧統一及其示范性和指導性意義 對獲獎和獲獎提名的一百二十件作品,我們都經過了認真觀察和學習,大家認為,的確是寫得好!這些作品無論是功力和才情;還是其獨到的形式、布局,都達到了一種完整的統一,都顯示了當代書法作者審美追求和審美理想,顯示了在不同書體上當代人的表現手段與技法,對今后的書法創作具有示范性和指導性。 每次說及書法的時候,大家的話題都是離不開傳統,離不開功力,傳統怎樣去繼承?功力怎樣發揮出來?這些獲獎和獲獎提名或入展的作品做出了最為切實的回答。追求古意而又能夠表達現代人的情感,深入傳統又能從傳統中融入自己的個性與理解,在繼承中探索創新,于作品中都能夠體現出來。形式上的精巧與自然,表現上的大膽與充沛,神采上的奪人與魅力等諸多的因素,深深打動了評委。 在參加這次國展的評審之前,我們將全國第七、八、九屆的作品集翻閱一遍,仔細讀過,很有意思,中國書協所組織的這幾屆國展,可以說一屆比一屆好,一屆比一屆的作品精彩。這是時代的進步,是書法事業繁榮發展的象征。從一九八○年的首屆到二○一一年的第十屆,書法家的隊伍不斷壯大,這應該說是幾屆中國書協領導們共同努力的結果,是大家集體智慧與時代融合的結果。 在那一張張獲獎和入展作品面前,作者和大家一樣很激動!為我們這些年輕的作者們激動!為我們這個時代激動!為我們長足發展的書法事業激動! 書法事業是要靠我們幾代人共同努力才能發展的,第十屆國展無疑是我們這個階段最重要的收獲。后面的工作還有很多,任重道遠,讓我們每個人都為此努力,為中國書法事業的發展盡心盡力,將我們民族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