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艹人人摸97在线视频-久久综合色综合-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三级特黄床戏试看50分钟|www.feigov.com

中國書法在線

 找回密碼
注冊
查看: 33991|回復: 26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蘇軾 梅花詩帖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于 2005-4-26 21:53:1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太喜歡東坡先生了,再來一個:
2#
 樓主| 發表于 2005-4-26 21:53:36 | 只看該作者

蘇軾 梅花詩帖

0

135_3_1.jpg (57.95 KB, 下載次數: 21)

135_3_1.jpg
3#
發表于 2005-4-27 15:52:35 | 只看該作者

蘇軾 梅花詩帖

本來想點擊這里拜讀堂主研究心得,不想只有貼圖。如此這里豈不是名作貼圖區了。供參考。
4#
發表于 2005-4-27 22:07:37 | 只看該作者

蘇軾 梅花詩帖

黑乎乎的把蘇書給糟蹋了。
5#
發表于 2005-4-27 22:17:06 | 只看該作者

蘇軾 梅花詩帖

東坡草書佳作不多,此其詠梅詩,曰:春來幽谷水潺潺,的皪梅花草棘間。一夜東風吹石裂,半隨飛雪渡關山。其書初頗平緩,心漸激蕩,終竟狂草,所謂曲終不見只顛狂。好啊。
6#
 樓主| 發表于 2005-4-29 10:38:10 | 只看該作者

蘇軾 梅花詩帖

河套山人此語可真令我慚愧了。一來當時貼的匆忙,未及多想;二來也是想先多聽聽各位方家的高見;三者自己偏愛于此,恐怕說出來的均是主觀之辭,于研究無益。
東坡先生少作草書,而此帖一出,既成經典,實不能不令后世人嘆服。觀此帖字體、用筆的逐漸變化,不難看出其當時心態的復雜變化,由平緩而漸恣意暢達,筆氣洋溢,有法亦無法,見情見性,實乃書中精品。若能結合詩中意境和當時的時代背景,則更能窺得字中真意。
竊以為,為書者,若能以真心注入筆墨,方為上品??蓢@當今世人,再無此高手。
7#
發表于 2005-5-8 14:31:52 | 只看該作者

蘇軾 梅花詩帖

感謝堂主解說。這梅花帖我是初次見,已下載了并放在計算機桌面上,每日細細觀賞。
8#
發表于 2005-5-14 10:01:29 | 只看該作者

蘇軾 梅花詩帖

最喜坡翁!
9#
發表于 2005-5-18 10:24:21 | 只看該作者

蘇軾 梅花詩帖

坡翁有一"楚頌帖"傳世,不知哪位可有?
10#
發表于 2005-5-18 11:12:14 | 只看該作者

蘇軾 梅花詩帖

蘇軾的字中總是有一種拿人的東西(透徹骨髓,深入心底),或可名之曰“文人氣”,純粹自然流露,用不得半點作意,一般人效法只能是作態,弄不好令人作嘔。令人驚奇的是,蘇軾的這種藝術表現,在現代仍然如此有生命力,受到如此喜愛,真是只此情境萬古同了,個中緣由值得深思。近日讀到聽雨齋主人一篇談孔子的文章,以下轉貼在這里,我覺得可以作為理解蘇軾書法的一個參考。以下為聽雨齋主人的文章(未征得本人同意,如有冒犯,請諒解):
                                 由著性子的圣人
                            聽雨齋主人 @ 2005-5-9 20:58:37
       孔子絕對不是太上忘情之人,他的感情,包括喜怒哀懼愛惡欲,在古代圣賢中,表現的最為強烈和突出,且傳諸弟子,載諸典籍。而且這種情緒一點也不矯飾,完全出于普遍的人性,令后人不時深有同感,不禁覺得我和圣人想得也差不了許多了,頓生“人皆可以為堯舜”的向善之心(孟子·告子章句下)。

      《中庸》開篇便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毙?,即是性情;率性,就是任其自然,不矯飾;修道,就是保持好這種符合人性的自然狀態。中,就是恰到好處的性情;庸,就是用?!吨杏埂?,就是說了如何把人的性情用好而已。中庸之道,這是孔子認定的人生最高境界。他說:“中庸其至矣乎!民鮮能久矣?!彼哉f,任何教育都應是本于人之性情,都應是順乎性情,陶冶性情,而不應是違背性情,戕害性情,泯滅性情。朱熹把“性”解釋成“道心”、“理”,這不是“我注六經”,完全是“六經注我”,把一段活潑潑的話解釋得生意索然。極高明而道中庸,真正的中庸之道,就是性情中人之道。

       孔子正是性情中人。他的言行背后,都有一種勃然情緒。他說:“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論語·里仁第四)。他寫《春秋》,行文之中寄寓褒貶,實際上就是一種喜怒愛恨情緒的具體表現。《論語》上記載的他的很多言行,簡直就是情緒化的東西,閱讀時一定得參照當時情境才能準確理解其本意。而圣人得偉大之處,也正是在此:喜怒哀樂未發之時,謂之“中”,固然正好;而一旦發作出了,又都合乎義理禮節,謂之“中節”,又是好。孔子稱之為“從心所于不逾矩”(論語·為政第二),朱熹所謂:“圣人作止語默,無非教也。”這話他說對了。一般人隨心所欲很容易墮落為小人,而孔子隨心所欲竟然出落成了圣人。

       我崇拜的孔子,正是這種由著性子的圣人。(全文完)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QQ|時事點擊|中國書法全集|小黑屋|松竹書院|養晦書塾|劉正興畫苑|藝術展廳|學術研究|收藏鑒賞|自治社區|休閑社區|Archiver|書法在線 ( 京ICP備17008781號

GMT+8, 2025-5-15 11:22 , Processed in 0.31738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