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艹人人摸97在线视频-久久综合色综合-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三级特黄床戏试看50分钟|www.feigov.com
書法在線
標題:
隴右名家朱克敏研究 杭州高偉
[打印本頁]
作者:
高偉6461
時間:
2011-10-26 12:52
標題:
隴右名家朱克敏研究 杭州高偉
隴右名家朱克敏研究
杭州高偉
今年暑期某日,我去杭州圖書館看書,在三樓的書畫閱覽室,偶然看到一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06月出版的線裝本《甘肅省圖書館藏書畫作品選(精)》,就翻了起來,其中一幅隸書聯:“云山供養門庭敞,文史風流地位清。”引起了我的關注,其書者是隴上朱克敏,本人因為在搜集明清的書法資料圖片,幾年來把杭圖的所有書畫和收藏類的書都翻遍了,這幅對聯引起我的關注顯是其隸書的水平與筆法很符合本人的審美觀,當時我把照片拍了,回家后尋找朱克敏的更多的材料與作品,此人的形象越來越在我的心中清晰起來了。
后來發現此聯的作者是姚元之。道光九年朱克敏赴北京,前典陜甘鄉試,時任翰林院學士姚元之贈以隸書聯:“云山供養門庭敞,文史風流地位清。”并題云:“時軒精漢隸,乃癖喜余書,益其師生情篤,故不免阿其所為耶!紅葉齋生姚元之書于都中小紅鵝館”。
朱克敏(1792—1873)字石軒,號頤道人,鳳林山樵,游華山人,晚號重游青海太華山人,艮道人,朱五等。甘肅皋蘭人,生于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卒于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終年81歲,自稱五朝老人。半生科場徘徊,半生教書育人,其自治印謂其生平“乾隆年生,嘉慶秀才,道光優貢,咸豐教官”,基本上概括了他人生軌跡和命運。這有些像揚州八怪鄭板橋的一方印曰:“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他們時代相近或許受到板橋的影響,不論鄭板橋還是朱克敏在仕途上都是小官小吏,不是什么尚書、侍郎、大學士的顯赫官銜,而都是文人墨客而已,鄭板橋棄官以書畫謀生,朱克敏授徒以書畫自娛,二人行徑,亦頗相似。
朱克敏早年父母雙亡,他們姐弟五人受繼母顏氏夫人撫養,顏氏夫人秉性忠厚,疼愛先房子女如己出,顏氏夫人系名門閨秀,頗知禮儀,勤儉持家,備嘗艱辛,終于將他們一一撫養成人。朱克敏以書畫為名家,其弟朱克敬以詩文名世,可稱一代才人雙峰并峙,這是顏氏夫人辛勤教育之結果,而朱克敏兄弟蔬水承歡,克盡孝道,頗得顏氏夫人歡心,雖家境貧困而家庭和睦融洽。封建時代的文人,大都把科舉作為進身的階梯,朱克敏當然亦不例外;因此他潛心讀書研究儒家經典以博取功名,古來名師出高徒,他曾拜進士出身的湖北天門人程德潤為師,程曾任甘肅按察使,布政使,是當時學問淵博的官員,朱克敏經程德潤先生指點,學業日進,不久即考中秀才。
蘭州人把朱克敏稱為“朱爺”。據說冬天穿著破氈鞋的朱克敏走在蘭州街上,時常被人“堵住”,“朱爺,寫一個。”于是,被喚作朱爺的朱克敏就抽出插在氈鞋旁的筆,書就一幅作品,當然,能換來的是一頓美食。
道光七年赴西安鄉試,時林則徐署理陜西布政使,在試院發現朱克敏文藝頗佳,兼工楷錄而與之敘談,從此訂交,引為知己,這在朱克敏一生中是一件大事,古人云:“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林則徐慧眼識人才,而朱克敏亦以得知音而自慰。首次鄉試未中,于次年經歲科兩考以品學兼優考中優貢生,以后屢試鄉試不中,但朱克敏并未消沉,他一面教書課士,一面以書畫謀生,生活雖貧困而恬淡樂道,不改素志,此期間他觀光青海湖,遍游河西走廊領略邊塞風光,由于西北交通阻塞,使他未能暢游名山大川交結天下豪俊,但他襟懷坦蕩,并不以未博得功名而志餒,不久應友人邀請赴陜西藍田縣主講玉山書院,課讀之余以書畫自娛,他的畫均有詩文題跋,如他繪墨菊題詩云:“書畫消磨四十年,三秦到處姓名傳。而今再寫輞川菊,猶是秋風八月天。”可見當時他的聲譽已經遍傳三秦了,關中乃西北人文薈萃之地,長安為歷代建都之所,朱克敏以一介寒儒被聘為書院山長,足證其學問淵博人品高潔,絕非濫于士林者可比,林則徐曾說朱克敏陜甘上下垂青,朱克敏以其高尚的人品和書畫才能,贏得了當時不少名人學士的青睞。
道光九年朱克敏赴北京,結識了祁雋藻等一批政要、學者。光緒元年左宗棠督辦新疆軍務,過蘭州時朱克敏已去世,左對朱克敏人品、學問深為欽佩,尤其對其書法更為喜愛,曾大量搜求朱書,足見其對朱克敏書法的賞識。道光二十六年備受投降派打擊之林則徐自伊犁戎所抵蘭州代理陜甘總督,故人重逢歡欣異常,林則徐見朱克敏神采奕奕一如既往,而筆法與年俱進,深為欣慰,仍鼓勵他赴鄉試博取功名,為國效力,時朱克敏以繼母顏氏夫人新逝,未能成行,林則徐發唁函慰問并撰壽序以表彰顏氏撫育子女之苦心,足證林則徐對朱克敏之厚愛異于常人。咸豐七年,朱克敏赴西寧府就任大通縣訓導,出制錢辦義學,后任寧瑁府首縣教諭,同治十二年卒于任所。朱克敏一生仕途雖未顯達,教育授徒終其天年,著“訓蒙簡要”及“賦律入門”,此乃專為后進考試而作,乃為他人作嫁衣。如果說其弟朱克敬以詩文勝乃兄,而朱克敏則以書畫勝乃弟,成為雙峰并峙之兄弟,此朱克敏生平之大略耳。
朱克敏是一個非常清苦的人。他一生從事教學事業,業余研習書畫,除交流、贈送外,也賣字鬻畫,所得潤格,供養家人,日子過得非常節儉。但他在教學之余,孜孜不倦地創作詩文、書畫,每游覽一地必有游記,所讀文章、畫冊,多有感想。70歲那年,他在讀一本《名畫大觀冊》時,寫了很多的讀后詩,他尤其對清初著名畫家王原祁崇拜之至,在讀了王原祁的山水畫《雪景》后,寫下了這樣的詩篇:
宣紙一幅剛尺一,中有千山高律萃。摩挲象軸認蟲文,喜是麓臺老來筆。
麓臺年老筆亦老,洗盡鉛華存秀質。當軒為展玉屏幛,別有石荀天邊出。
朱克敏的書法以隸書為最,他以個人的審美趣味來改造隸書,其‘朱隸’發展成為自己氣魄博大的風格。受清代碑學的影響,朱克敏書法宗《衡方碑》、《西狹頌》等漢碑用筆多取鄧石如,桂未谷,鄭谷口、楊峴山、伊秉綬之影響,形成穩健茂密,寬博平直,激蕩雄偉,獨具個性。
朱克敏之隸書人稱“朱八分”,朱克敏之隸書造形方整美觀,善用硬鋒斗筆,每字必有主筆,主筆按鋒緩行,縱屬之筆提鋒輕過,行筆干脆利落,絕不拖泥帶水,這是朱克敏隸書的特點,這種造型法極合乎辯證法原則,即主要次要分得清楚,提安變化,從容不迫,隸書難于活潑有生極,一味按鋒則易板滯,純以提鋒,側易飄浮,朱克敏之隸書,提安互用,巧于結體,其用點則如高峰,墜石,險絕可畏,朱克敏可稱精意結體,大膽落筆。朱克敏的隸書以對聯為最多,且多為長篇大字,氣象雄偉,深厚雅健,他的隸書得力于漢碑之張遷,西狹而稍參唐隸筆意。
作為一代名書家自然不限于臨習先輩諸家,朱克敏臨魯公爭座位及米襄陽蘇東坡、趙孟兆頁行書亦頗得趣。隴上非無才人,西北亦多碩彥,漢末草圣張芝,西晉章草大家索靖,均出西北,故漢唐之世,隴上人才輩出,斐聲藝壇,蓋因宋室南遷之后,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南移,西北乃成邊陲閉塞之區,更兼交通阻塞,與全國名流無交流之機會,故即有英才,亦不為全國所知。
朱克敏著有《雨窗消夏錄》,其中有記曰:曾文正公嘗謂吳敏樹、郭嵩燾曰:我身后碑銘必屬兩君。他任捃飾,銘詞結語,吾自為之,曰:“不信書,信運氣。公之言,傳萬世。”曾氏一生皎然孔孟,服膺程朱,每以“圣言”訓人,為人洗腦。一部《曾文正公家書》,哪一封不是教訓子弟之“金扣咒”?然臨終吐真言“不信書”,豈不滑天下之大稽。左宗棠對曾的評價,可謂一針見血:“貌似君子,實為小人。”孟子云:“人之患在好為人師。”曾時時刻刻不忘“為人師”,何為孔孟之徒?王陽明云:“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一代理學大師嘗吐此真言,曾卻總是以圣人面孔出現,其曾于咸豐死時,娶一房小美人,豈是“圣人”所為?
作者:
高偉6461
時間:
2011-10-26 12:52
朱克敏作品一
(, 下載次數: 21)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作者:
高偉6461
時間:
2011-10-26 12:52
朱克敏作品二
(, 下載次數: 13)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作者:
高偉6461
時間:
2011-10-26 12:53
朱克敏作品三
(, 下載次數: 16)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作者:
高偉6461
時間:
2011-10-26 13:46
朱克敏作品四
(, 下載次數: 15)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作者:
高偉6461
時間:
2011-10-26 13:46
朱克敏作品五
(, 下載次數: 16)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歡迎光臨 書法在線 (http://www.feigov.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